日前,小米一口氣請了三個代言人,讓業界咋舌。
對于以互聯網思維著稱的小米而言,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因為啟動代言背后,是小米顛覆其作為互聯網品牌的特性,是小米強攻線下渠道的決心與野心。
小米的線下野心
此次,小米為紅米請了吳秀波、劉詩詩、劉昊然三位代言人,覆蓋老中青年齡階層,目前平面廣告已迅速開始推廣,小米高層直言除了請代言人除了宣傳外更利于線下渠道的銷售,尤其為二三線城市拓展服務。
此外,小米今年也多次發聲表示要建設線下渠道,在近日舉辦了外部專家研討會上,據悉3小時的會議雷軍用了大篇幅在談線下零售店,他表示,未來小米將銷售渠道的重心將從線上營銷轉向實體門店。
目前而言,小米的目標是:原本只是充當售后服務點的小米之家,現在正以每個月50家的速度增加,未來三到四年時間開到1000家;每家店250平方米,月銷售額5000萬元,現在最高的門店一天能做到143萬元。
除了自營實體店外,小米也與蘇寧、國美、迪信通等大型賣場進行合作,如小米MAX頂配版蘇寧、國美、迪信通三家賣場開啟了線下首賣。
國內決心與野心表現滿滿,在小米的重點海外市場印度,也同樣向線下發起總攻。
7月11日,小米在印度與JustBuyLive、富士康旗下的InnoConn建立了合作關系,將采用小米專門為印度市場設計的由渠道商向小米采購的直銷模式,并直接以應需模式向零售店供貨,目的是砍掉中間環節,使得小米得以在保持低價的同時擴大觸角。
小米亦表示,新增這兩家合作伙伴后,在印度的渠道將立刻新增5000家實體零售店。
野心是否撐得起現實?
無論國內或海外,小米對于線下渠道的決心夠足、野心夠大,但做好線下渠道絕非易事。
數天前,有位業內人士在微博上透露,其在與迪信通高層交流時聽聞,小米也開始做線下渠道,只有迪信通給小米開專區,小米就給他們供新品,不過1999元的新品,小米給迪信通的價格是1990元。
當然,上述信息的真實性有待考究,不過據《手機報》了解,除了大型賣場,小米也與很多渠道商接觸過,但給渠道商留出的利潤空間是非常少的。
"小米它以互聯網思維起家,根本沒有做線下渠道的理念,其產品的價格透明,小米自身也不給渠道商讓利,我們怎么給它做?我為何不做其他如OPPO、vivo這些幾百塊讓利的?"一位渠道商如是說。
話雖如此,小米與賣場、渠道商還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間。
《手機報》了解到,小米雖然讓利很少,但它不管控賣場以及渠道商自身賣產品的價格,也就是說,賣場和渠道商可以自行加價賣,但這種情況需要小米的產品有足夠的品牌溢價能力,同時也導致另一個后果:將價格與市場做亂,這無疑非長久之計。
那小米有沒有可能在國內也像印度那樣采取砍掉中間環節、由渠道商向小米采購的直銷模式?但即便如此,小米的讓利也是難以讓渠道商滿意,如上文迪信通的9元讓利。
換言之,小米難以解決其產品線上性價比與線下讓利之間的矛盾。
倘若小米不依靠賣場與渠道商,以自己的實體店為主,那么以小米所說的"現在正以每個月50家的速度增加,未來三到四年時間開到1000家",恐怕難以與OPPO、vivo、金立等廠商抗衡。
且不說OPPO、vivo兩家以線下渠道為主的廠商,就魅族目前已有2000家的專賣店、各類銷售網點5萬多個。
然而,正如上述渠道商所言:
OPPO、vivo、金立等數家線下渠道做得好的廠商,都經過了至少七、八年的沉淀累積才迎來去年、今年的爆發,而如今發展速度迅猛且飽和的中國手機市場,是否還有時間等小米用三到四年的時間開1000家的實體店?
不過,互聯網滲透率低、實體店雜亂且有待"教育"的印度市場,或許才是小米轉型線下渠道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