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手機
近日,據印度媒體報道,音頻技術研發企業杜比實驗室將中國手機廠商OPPO和vivo告上了印度法庭,原因是兩家公司的手機產品侵犯其專利權,且沒有支付相應專利費。
11月16日,OPPO公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確認,杜比公司的起訴確有其事,法院受理并頒布了禁售令。收到相關信息后,OPPO于第二天向法院提交了相關材料,并申請取消臨時禁令。目前,OPPO向法院賬戶提交每臺設備34盧比(折合3.44元人民幣)的保證金,法院因此取消了禁售令,OPPO手機在印度正常銷售。未來會在尊重彼此知識產權基礎上,與杜比公司展開后續的技術細節溝通。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分析,起訴和應訴是中國廠商出海所必經的。中興、華為等全球化企業每年都要面臨大量專利訴訟官司,中國手機廠商被起訴不是壞事,在價格合理范圍內繳納專利費也是應該的,訴訟不應成為出海障礙。
中國廠商印度擴張
眼下,中國手機廠商正踩著油門進軍印度市場。除了此前vivo、OPPO、金立、華為等紛紛在印度建廠生產外,在剛過去的印度排燈節期間,中國廠商也大手筆投入廣告、促銷等,期望提升市場份額。
OPPO、vivo正在印度市場復制國內路線,大舉鋪設渠道并進行營銷。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及其他大城市,街道上隨處可以看到OPPO、vivo的廣告。
OPPO副總裁吳強此前介紹,“業態市場和國內差不多的、主要以開放市場為主的國家”是目前OPPO選擇海外市場的標準,其中印度和東南亞市場是重點所在。在印度市場,OPPO拋棄了性價比路線,和國內策略一樣,主打中高端。
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領先者三星和印度本土廠商Micromax的市場份額較上一季度下滑至少4%,而中國廠商成為贏家,小米、vivo和OPPO排名提升,位列前十榜單。
分析師TarunPathak稱,受到OPPO、vivo、聯想及其他廠商的推動,過去一年來,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從18%激增至32%。
印度最大的本土手機品牌Micromax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該公司在2015-2016財年營收下降6%,這也是其營收首次出現同比下滑。行業人士普遍認為,主要是因為來自中國品牌的沖擊。
在老杳看來,印度本土品牌缺乏技術、沒有溢價,目前在重復中國10年、20年前的性價比和渠道路線。現在國內手機廠商紛紛去往印度,搶占市場的時機快要過去,致力于進入全球市場的中國品牌,必須邁過專利這道坎,否則市場空間會受到限制。
訴訟新戰場
在增長乏力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里,印度市場正上演“激流勇進”。IDC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達7230萬臺,環比增長18.1%。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環比增長17.5%,達到3230萬臺。
過去,歐美市場被認為專利利劍高懸,這讓很多中國企業敬而遠之。事實上,群狼環伺的印度市場,已經成為歐美市場之外智能手機專利訴訟的新戰場。
在Oppo和Vivo之前,中國的小米、金立、一加等,以及印度本土智能手機廠商Micromax、Intex等,都曾卷入智能手機專利侵權訴訟中。
早在2010年,愛立信和諾基亞聯手起訴崛起于深圳華強北的手機廠商基伍。彼時,基伍的手機銷售量全球第九,出貨量達到3500萬部;在印度市場占有率一度達21%,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諾基亞。然而,在巨頭緊逼下,基伍在印度遭遇禁售,成功曇花一現。
而2014年,因為愛立信揮起了專利大棒,指控小米侵犯專利,要求禁止小米手機在印度銷售并繳納專利費,一路狂奔的小米緊急剎車。隨后,印度法院授予小米臨時許可——在滿足每臺設備向法院預繳100盧比(折合10.12元人民幣)提存的前提下,可暫時繼續向印度進口基于高通芯片的手機并恢復銷售。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印度律師團隊律師李文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訴訟的背后是商戰。在發展中國家,一方面競爭對手不一定申請專利等知識產權,另一方面司法保護力度相對不足,給了很多中資企業發展的機會,但這樣的機會冒著很大風險。在印度,訴訟效率和公平公正的審理可能是利益雙方面臨的最大挑戰。在開拓新興市場時,中資企業應該提前對知識產權的注冊情況進行調查并做好預案,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加大創新,壯大自己的專利武器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