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調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和印度管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目前在印度銷售的手機僅約6%在當地制造或組裝,但未來5年可望攀升至逾30%。該研究還建議印度政府利用激增的國內市場需求,吸引制造商在印度設廠制造電池、鏡頭、芯片等更高價值的零組件。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印度在2016年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預計未來5年智能型手機銷量將達10億支。但與分別有70%和50%手機在當地制造的中國和韓國相比,印度當地制造手機產生的附加價值微不足道。
印度電子資通訊科技部次長Aruna Sundararaja表示,印度有機會成為手機制造業生態系統的世界領先者,但須分階段達成。對此,印度政府已派遣近100名工程師到臺灣學習產品設計和客戶需求。
Counterpoint報告指出,未來5年內在印度銷售的智能型手機和功能型手機需要價值逾800億美元的零組件,較目前的110億美元大增。印度若能將手機價值鏈從簡單組裝升級到更復雜的制造階段,到2020年對印度國內產值貢獻可達32%。
政府智庫Niti Aayog執行長Amitabh Kant表示,在良好的政府政策鼓勵下,更多本地化和研發方面的投資對印度經濟和品牌資產都將大有裨益。
印度還試圖借由提高零組件和手機進口關稅鼓勵廠商在當地制造。印度電子資通訊科技部助理次長Ajay Kumar表示,印度政府下一步政策改革將鼓勵更多當地工作以滿足不斷成長的智能型手機需求,最終目標是降低進口總額。
印度在吸引更多組裝廠方面已取得進展。在印度制造計劃(Make In India)之前,印度只有兩間手機組裝廠,目前已增至約50間,其中80%為本地工廠,10%為中國大陸和臺灣工廠。這些公司主要是替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華為等全球知名品牌組裝手機。
Counterpoint估計,2016年逾1.8億支手機將在印度當地組裝,占總銷量2.67億支的67%,較2014年的14%大幅成長。
不過印度當地市場成長速度驚人,因此不大可能挑戰大陸的最大手機出口國地位。彭博情報(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表示,印度光國內需求就足以消費當地制造的所有產品,暫時不會對大陸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