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以舉國體制,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本,快速的復制半導體器件與半導體顯示產能,導致全球一半以上的新建晶圓廠和幾乎全部的新建面板廠,都座落在了中國境內。
其中液晶面板廠商近年來新投資的8.5代線或8.6代線工廠幾乎全部集中在中國大陸,而高世代線方面,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惠科、夏普都相繼公布了建造10.5代線工廠(2940×3370mm)或稱為11代線工廠的計劃。
京東方的B9線將于2018年上半年開始量產,產能將達到每月12萬片。華星光電的T6將于2019年上半年量產,完全量產后產能達到每月14萬片。僅這兩家量產后的產能將是目前夏普10代線工廠產能的3到4倍。如果加上惠科昆明的11代線工廠和聲稱將在廣州建全球最大面板線的夏普新工廠,產能完全釋放后,將會再有目前夏普10代線工廠3倍左右的產能出到市場上來。
面對這種局面,有市場人士表示,如果10以上的高世代線全力生產的話,大量的電視面板產能將會從現在的8——8.5代線上轉移出去,那么這結空余出來的8——8.5代線,極有可能轉向生產中小尺寸的平板或手機顯示屏產品。
而中國也將受益于面板產業的全面覆蓋,拉動上游原材料供應鏈和下游的模組、整機產業鏈快速繁榮。與顯示相關的大制造業集群效應下,中國的觸控顯示行業,將迎來每年千億的新增市場空間。
對于這種現象,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類似半導體和顯示行業的生產技術越來越成熟,加工工藝和制造流程的簡化也變得更加簡單,使得整個行業的制造成本得以快速降低。當生產技術所帶來的優勢不再的時候,產業往高效率、低成本的地區遷移也成了必然的趨勢。
資本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地區民眾的文化缺失,保障了這里能聚集到大量的純勞動力人口,以靈活的工作時間來適應大制造業的高效率運行,并持續吸引國際資本把越來越多的快消品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地區來。而且從全球的文化與宗教觀念來看,短時間內仍然很難在全球范圍內,找出可以替代中國地區民眾的這種純勞動力人口,來保證消費類產品的高效率生產運行。
他們對手機報在線(http://www.manmachine.cn/)表示,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大面板顯示產業,其實都是基于這個背景下,被集中到這一地區來。但隨著東南亞其它地區的文化發展越來越快,其本身的制造業也開始往技術和文化底蘊要求更高的前端轉移,而對技術要求較低,對純勞動力需求龐大的產業鏈后端則慢慢舍棄,或進行自動化改造。
在自動化改造沒有完全完成的情況下,類似大面板顯示產業這種大制造業,仍然是中國這種文化欠發達地區的重要工業組成部分。抓住這種大制造業的機會,也成為中國資本與企業家能否享受到大制業紅利的關鍵。
其中,跟隨大面板制造轉移過來最快的,有玻璃基板、液晶、化工原料及成套設備等。這些行業機會,雖然中國沒有掌握到核心的技術,但已經有部分的純物理加工工序或組裝工序,以及售后、維護、修配等工作,國外同行已經開始轉交中國廠商來完成,有這方面資源的中國相關廠商肯定會隨著面板廠的產能爆發,持續受益。
據顯示裝備制造行業人士預估,僅中國廠商參與的國際設備大廠在中國境內的維護與修理環節,就占到了整個設備交易額10%以上,差不多約三成的這類業務,都是中國的本土廠商在配套貼牌生產,或承包其檢修與維護服務,這類業務每年的產值不少于百億的規模。
并且隨著中國的廠商對上游資源的接觸越來越多,對行業理解越來越深,復制國外同行的技術,或以微創新彎道超車國外同行,并漸漸取而代之的趨勢也愈加明顯,特別是一些以基礎通用技術進行集成與開發的業務方面。
而在下游的模組組裝加工與配套方面,除了少數基礎原材料仍然需要耗廢大量的資金進口外,其它的復合、涂布、加工、封測、組裝等加工環節,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也是中國整個觸控顯示產業最有活力的部分。
由于面向終端應用場景的不同,模組組裝加工部分,很難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品質標準來界定產品的品質。因此在品控環節,仍然需要有充足的熟練員工輪換工作,以24小時不間斷的速度,為全球市場生產數以億計的顯示模組產品。
同時,也由于產品應用場景的不同,和終端市場的快速更替,不管是產品的結構設計還是功能設計,都會有著千差萬別的各類規范。這種規范差異,也極大的挑戰了四軸以下的初級自動化設備的兼容性,同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成本來維護大規模生產的持續進行。
而如果升級到五軸以上的中級自動化設備,不但設備本身的成本將增加到原來的十倍以上,其售后維護成本也是接近原來的十倍,而生產效率確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些高精度的小型器件組裝工序,看起來十分先進的設備,實際上真正的產能效率比熟練員工純手工操作的效率還更低得多。
于是,從上一波液晶周期開始,中國土地上就出現了一個全球最大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數以千萬計的中國年青工人,每年組裝著幾千億的產值的觸控顯示器件模組。與觸控顯示模組相關的產業鏈,甚至成為某些地區唯一的支柱產業,成為影響一方民生的最重要經濟活動。
而且,隨著新一個五到十年的液晶新周期開始,全球最主要的高世代面板線都集中到了中國本土,與之緊密相關的觸控顯示模組產業鏈未來在中國本土市場只會繼續爆發。按照現有的行業規律發展下去,基本上每年都需要新增幾百億產值規模的觸控顯示模組產值規模,才能滿足到行業配套需要。
然而,中國地區的非生產性成本增加速度和成本本身,都已經超過全球多數工業化地區,生產性成本也因資源價格與勞動力價格優勢不再,甚至其未來的增長速度也會將因產業過渡膨脹而快速拉升。在這種情形下,按道理來說中國地區已經不再具備長期的成本優勢。并且越往后,隨著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等無法控制的進一步增長,中國地區將徹底失去對消費類產品制造業的吸引力。
不過有制造業精英人士對手機報在線表示,觸控顯示行業的特殊性,不但需要斷續維持數以千萬計的從業人員來保證產能持續擴張,這些從業人員還需要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職業性,也唯有文化貧乏到沒有個體差異,擁有龐大純勞動力人口的中國地區,才能擁有如此規模的勞動力資源來實現。
因此,相比其它行業的自動化制造升級快速普及所帶的產業回遷與轉移,觸控顯示行業相關投資方表現十分淡定。他們認為,只有產品升級緩慢,又容易實現標準化的大批量制品,才容易隨著市場回遷或轉移。至少到目前為止,很難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聚集起這么多的熟練員工來完成產業鏈中間的加工代工部分。
或者消費類產品進化到生產力產品后,功能性的擴展不再受制于基礎材料的限制時,隨著網絡技術升級,以及基于網絡技術的分布計算完善,還有基于網絡技術的人工智能消費品化,也就是真正的智能制造日常消費化后,或許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才會真正的消失。
所以,中國地區目前觸控顯示行業的資本瘋狂程度如此之高,一點都不奇怪。而在未來幾年中,到底誰會從這每年近千億的新增市場中獲取到利益?是國外的基礎材料廠商、基礎設備廠商?還是國內的中間環節代工廠商、應用集成與服務廠商?也許未來幾年新增的上市公司,或正在被資本盯著的行業優秀企業,會在資本與財富市場中,給出讓人羨慕不已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