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個手機市場,現在搭載指紋識別的手機產品中早已不是以前那樣千遍一律將其置于背部。尤其是國產手機廠家,這些產品的指紋識別都發生翻轉了,開始從后置的指紋識別改為前置。
上個月,華為的P10成為了P系列首款正面指紋識別的華為旗艦手機,算上華為Mate 9 Pro和保時捷版Mate 9,華為已經在旗下兩條高端產品線,完成了后置指紋識別到前置的轉變。
與此同時,分別占據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份額冠軍和季軍的OPPO和Vivo,在去年也逐漸推出了前置指紋識別的手機,這其中包括了OPPO R9以及Vivo X7。
此外,小米、一加、努比亞、榮耀、錘子等其他的國產手機也開始為新的產品搭載前置的指紋識別技術。
為什么前期的指紋識別是后置的?
事實上,最早采用指紋識別的手機公司是西門子,但真正將這項技術引領成風潮的,卻是蘋果。自2013年9月蘋果發布搭載正面指紋識別技術的iPhone 5s后,越來越多手機廠商開始推出帶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
但與iPhone 5s不同,這些效仿者大多都采用了與iPhone 5s相反的背面指紋識別技術。即便是在手機指紋識別技術已經足夠普及的今天,使用后置指紋識別的手機機型依然占據著市場上不小的比例。
就體驗而言,正面的指紋識別顯然更適合多數人的操作習慣,從亮屏解鎖到指紋支付,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相當方便。而背面的指紋識別由于位置以及握持姿勢的不同,在一些場景下,則會出現些許不便。
手機廠商當然知道前置指紋識別更好,只是在當時,想要做前置指紋識別,并不是說做就能做的。
手機業內人士“鄧鄧大人”告訴愛范兒,如果把指紋放在前面的話,首先它會與Android手機的三大功能鍵產生沖突,如何布局菜單和返回按鍵變成一個棘手的問題,同時兩者并存的話也會對手機的美觀造成影響。
(Moto Z就是一個反面教材,圖自:Engadget)
鄧鄧大人表示:
這一點是比較次要的,因為現在指紋前置的手機,要么集成了類似魅族mBack的功能,要么在Home左右兩側增加兩個觸控按鍵。
其次是當時前置指紋識別受到了技術的限制,由于蘋果收購了當時唯一一家在前置指紋識別技術比較成熟靠譜的Authen Tec公司,這讓其他想要使用前置指紋識別的手機廠商無路可走。
與此同時,以Validity為代表的指紋技術公司看到了iPhone 5s指紋技術的成功后,才發現了這個市場的前景。時機慢了,要想在技術上追上蘋果肯定要花更多的時間。于是,這些指紋技術公司開發出落后老舊的刮擦式指紋識別方案,雖然具備指紋識別功能,但體驗卻差很多。
(三星S5采用的正是刮擦式指紋識別,圖自:Ars Technica)
在期間的一段空白期,瑞典FPC公司的后置指紋識別方案開始成為Android手機的主流,包括華為、小米、360等多數國產智能手機都用了FPC指紋傳感器。
直到匯頂科技的出現,正面指紋識別技術開始實現反轉。它也讓魅族MX4 Pro成為了全球第一款正面按壓指紋識別的Android手機。
最后一點是成本的制約,后置指紋的結構很簡單,就是一個指紋模塊,放在手機背部,只需要在手機后蓋上面開孔,固定就可以。相比正面指紋,需要在玻璃上破孔,而且手機正面有屏幕+聽筒前置,需要放個指紋模塊,對結構設計的難度要求更高。
鄧鄧大人認為:
當時的后置指紋并沒有集成按鍵功能,結構簡單,也就是成本更低,研發難度低,沒啥挑戰。而這些后置指紋的模塊大多都是公模,要換成前置,在當時你得考慮個形狀是吧,然后要定制是吧,這些東西加起來,換言之就是成本的問題。
高屏占比讓指紋識別來了一次從后到前的逆勢回歸
然而并非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堅持指紋識別前置的做法。
三星S8的指紋識別模塊卻從正面來到手機的后蓋,以此換來了一塊沒有了「SAMSUNG」Logo,沒有「返回」、「多任務」鍵,手機的上下邊框壓縮到了最小,屏占比高達84%的全面屏。
從手機的結構上來分析,影響手機屏占比的幾個東西無外乎就是:前置的聽筒、攝像頭、顯示屏的驅動模塊以及前置的指紋識別。而想要獲得這84%的高屏占比,意味著要把這些東西做小或者移到別的地方。
按照手機業內人士“鄧鄧大人”的說法,以目前指紋識別的技術前提下來看,三星S8指紋識別放在正面并做到極窄不是很現實。此外,即便是實現了,過窄的指紋識別,可能會影響識別效果和手機美觀。
現在,我們看到無論是三星S8,還是小米MIX,LG G6,這些高屏占比的手機無不例外都采用了后置指紋識別。
“鄧鄧大人”認為,未來手機的高屏占比會是趨勢,只是現在的高屏占比手機都有點戴著鐐銬在跳舞的感覺,為了實現高屏占比,只能犧牲部分指紋識別功能的體驗,而這種方式只是一種過渡方案,在未來是不會大規模普及。
(圖自: CNBC)
在某種程度上來理解,三星Galaxy S8是為了更高的屏占比而暫時放棄前置指紋識別。但事實上,這正是所有高屏占比手機要面臨的問題。
未來,手機的指紋識別何去何從?
雖然指紋識別與生俱來的高安全性、方便性確實給智能手機帶來了極好的體驗。但撇開指紋識別前后的利弊之爭,其實我們會更想知道指紋識別未來的發展趨勢。
其實現在指紋技術已經做得足夠優秀了,然而,對于完美的追求始終沒有終點。要知道,只要正面指紋識別按鍵存在一天,對于未來屏占比的提高始終是一個阻礙。按照目前現有技術的發展情況,愛范兒(微信ifanr)認為,指紋識別的未來存在兩種可能:
進化為屏幕內指紋識別技術
近年來,有傳聞稱一些屏幕內光學指紋傳感器正在研發中,據悉它可以集成屏幕中,這意味未來像三星S8這類高屏占比的手機也能將指紋識別放置在正面手機屏幕內。
(圖自:Digital Trends)
手機業內人士“鄧鄧大人”也認同這種可能,他認為真正迎來高屏占比手機高潮的時候應該是指紋識別能夠做進屏幕里面,那樣這個鐐銬就被徹底解除,可以做到正面很漂亮,背面也很漂亮。
另外,他還表示目前屏幕內指紋識別匯頂有工程機展示,新思也有技術原型機展示,但真正要用到手機上量產,他預計要兩年以后。
被虹膜識別、面部識別等技術取代
在屏幕下指紋識別技術效果尚未得到驗證的情況下,一些諸如虹膜識別、面部識別等新興技術有望取代指紋識別。
前提是,這些技術能在體驗和安全性方面做得更好。
早在三星上一款旗艦Note 7身上,我們已經體驗了虹膜識別帶來的高效實用的解鎖效果,現在如果三星S8的虹膜識別能在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有所保障的話,說不定它有可能取代指紋識別,完成智能手機的解鎖、支付等功能。
不過,三星自己似乎也更傾向于這種可能,在最近三星S8指紋識別體驗不好的事實下,三星官方也表示,用戶想要避免這樣的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用指紋識別來解鎖手機,而是更換其他方式,比如密碼或者是面部識別。
從某些角度來看,或許三星未來更希望以其他解鎖技術來取代指紋識別。
此外,一些指紋識別公司也支持這種可能性 ,Synaptics 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盧兵認為,虹膜這種技術的安全性比較高;但它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必須要求有特殊的攝像頭。如果把前置攝像頭換成可以解析虹膜的,那么前置攝像頭的拍照功能又會減弱。如果再配備更強大的前置攝像頭,這樣成本就會上升。
針對這樣的情況,盧兵表示Synaptics開發了一個叫“多種生物特性融合引擎”的概念方案,預計最近一段時間會推出來,在 12個月左右可能會在手機產品上看到。
利用傳統攝像頭的,就是現在的前置攝像頭就可以,體驗非常好,并且沒有硬件的成本。我們將面部識別和指紋合起來的方案,不需要加入任何新的硬件,只需要升級算法,它的精度可以達到虹膜的效率。這個方案就相當于用了“兩道門”。我們的算法上不光是兩道門,還有一些融合的技術在里面,使它達到了1+1大于2,甚至1+1大于4的概念,達到跟虹膜相類似的安全標準。
但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我們不必過多擔心指紋識別的未來,用一句經典的話來說“科技終究還是以人為本”,不管怎樣,一切都是往更好的方向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