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當下AI手機進入了早期發展階段,部分功能已舉足輕重。據艾瑞咨詢分析師判斷,人工智能成為手機市場增長的新驅動,未來上下游廠商之間將通過進一步深入合作完善產業鏈布局,其中AI頭部企業將在人工智能手機的產業結構和商業模式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并為整個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AI手機行業上游:AI芯片與AI算法是關鍵
AI手機產業結構的角度看,AI手機產業鏈上游由“硬基礎”供應商(主要指AI芯片提供商)和“軟基礎”供應商(主要指AI算法提供商)組成。與傳統手機產業鏈的區別在于,芯片環節由新的AI架構設計商和傳統芯片廠商合作提供AI芯片,集成環節引入了AI算法提供商。
AI芯片已經成為判定AI手機的重要標準。目前,手機芯片巨頭廠商為行業帶來了不同的AI實現路徑。高通通過神經處理引擎NPE對其SoC中的CPU、GPU、DSP進行調度,意圖打造均衡且適配廣泛的AI解決辦法。而蘋果、聯發科、三星和華為海思則研發獨立的AI處理器模塊,對AI應用進行加速。報告認為,目前這兩種途徑在效果上尚無明顯差距。
手機中的AI算法目前可以通過終端和云端兩種方式來運行,其中終端運行是主流方式。終端AI目前有兩種方案,分別是算法在SoC上運行和在局部元器件上用協處理器運行。在SoC中算法可以通過調用通用硬件單元實現多種AI應用,也可以加入獨立處理器單元完成,是當下最成熟、也是應用最多的解決辦法;在局部元器件上的協處理器中實現AI處理并且已經產品化了的,目前只有智能圖像處理的案例,算法主要通過調用處理單元矩陣,在攝像頭上對照片處理進行智能加速,實現單攝虛化等效果,目前谷歌在其自身的手機產品上探索和使用這一方案。
主要的技術發展方面,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達到了實時、可靠等在手機落地的關鍵要求;但是智能語義交互技術只能基本滿足日常應用需求,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AI手機行業終端與應用:注重應用開發者與平臺
從終端角度看,技術提供方與手機廠商的合作日益豐富且深入,逐漸走向高頻場景,另外合作模式也開始清洗成熟。
在AI手機移動應用層面看,各類玩家則注重在上游應用開發者平臺下功夫,以期獲得AI手機乃至IoT行業生態主導權,如華為HiAI、AR Engine及華為與百度PaddlePaddle共建合作生態,商湯科技的SenseAR平臺,小米Mobile AI Compute Engine等,長遠來看都在行業標準上爭取更強話語權的意味。
在落地應用方面,主要包括人臉解鎖、影像處理與拍照優化、智能相冊、互娛特效、3D展示、智能語音助手、隨性翻譯、智慧識屏、系統優化等。這其中,從用戶角度來看,最有價值的AI功能是人臉解鎖,最常使用的功能是語音助手。
|AI手機將成為主流,消費者有更大的期待
AI開始推動手機產品的迭代,市場進入智能驅動階段。報告預測,AI手機出貨量占比將從2017年的不到10%提升到2022年的80%,年銷量將超13億部,AI手機將成為下一輪競逐的方向。
報告同時認為,AI手機的題中之義是通過AI技術讓手機軟硬件升級的效用最大化,重在“升級”而非“顛覆”,并以視覺、語音等重頭應用場景為核心。
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用戶下次更換手機時,95.9%的人會選擇購買AI手機,消費者對AI手機抱有巨大熱忱,并希望通過人工智能讓生活更便捷。在“2018年中國手機用戶對AI手機功能未來的期望”的調研中,中國手機用戶對智能語音助手、智能優化、AI拍照、智能識別、解鎖方式等多項AI功能提出了更多需求。
用戶需求的不斷升級,不但要求技術提供商保持算法的持續迭代,也需要其針對場景化應用落地進行快速創新。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研究院院長王曉剛指出,“人工智能手機的核心價值在于自我學習、自主服務,主動理解用戶需求,甚至成為幫助用戶決策的‘大腦’”。
完整報告下載鏈接: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