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I估值約72億人民幣賤賣
2019年4月12日,臺灣觸控面板廠商TPK-KY宸鴻對外發布公告稱,擬投資2.3億美元,并且與中國內地嘉實基金和富邦蔡家攜手,取得JDI近半數的股權,成為JDI的最大股東。
TPK的主要公告內容如下:
本公司與Suwa Investment Holdings LLC(下稱“Suwa”)簽訂意向書。
依該意向書,本公司擬透過Suwa參與Japan Display Inc.(下稱“JDI”)之私募增資(下稱“本增資案”),同時本公司與JDI另簽署LCD商業合作協議。
依目前計劃,Suwa對JDI預計投資金額為日幣600億元,其中以日幣420億元認購JDI之普通股,每股認購價為日幣50元,預計取得JDI 49.82%之股權,并以日幣180億元認購JDI之可轉換公司債。
此外,Suwa日后可能依JDI之營運需求,另行認購日幣200億元之JDI可轉換公司債。本公司對Suwa的出資上限預計為美金2億3仟萬元,占SUWA股權41.8%。
除本公司外,預計另有嘉實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Harvest Tech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Ltd.)(下稱“嘉實”)及富邦蔡氏家族之私人投資公司Cosgrove Global Limited/Topnotch Corporate Limited(下稱“CGL Group”)共同參與投資本案(下合稱“投資團隊”)。嘉實及CGL Group分別占SUWA股權34.5%及23.6%。
如果以Suwa對JDI投資600億日元預計取得49.82%股權來計算,JDI的估值約為120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2人民幣左右。而目前JDI約有兩條與蘋果合建6代LTPS LCD產線,都可以為蘋果供應手機面板,工藝水平和品質狀況都比較好。
另外,JDI成立時還接收了東芝和索尼原來的面板產線,主要用來生產工控和汽車面板產品,在此之前,JDI也是全球第二大汽車面板廠商。同時,JDI還有一條OLED試驗線,有消息稱,這條產線的產品可能在今年秋季供應蘋果手表面板。
日本TFT面板產業發展概況
在全球平板顯示器行業由黑白LCD顯示器進化到彩色STN LCD的時候,歐美產業界不但從CRT顯示器制造中完全退出,全面轉向芯片和LED半導體行業,還推動整個產業界把TFT LCD液晶顯示器的專利與技術進行完全授權化,以防止面板產業形成不必要的行業壟斷。(事實證明即便是這樣,后來歐美國家產業界也還是受到了日、韓、臺面板界采用“價格同盟”的方式,讓全球承受了變相行業壟斷的影響。)
在TFT-LCD大面板產業發展過程中,日本是最早大規模進行投資的國家。1992年,TFT-LCD液晶面板開始在日本大規模生產。NEC、松下電器、三洋電機、夏普相繼投入第一代TFT-LCD生產線,至1994年為止,日本約有九條第1代TFT-LCD生產線,月產能約為25.3萬片(玻璃基板);至1995年,日本液晶面板出貨量占據全球90%市場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產業霸主。
然而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后,日本企業由于生產成本無法降低,投資資本萎縮等原因,日本廠商已經不愿意或無法繼續對需要龐大資金做后盾的液晶面板生產線進行投資,因而決定通過技術移轉的方式將生產技術移往海外,其合作對象就是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臺灣。
從那時開始日本選擇將生產成本高而利潤低的產品轉給臺灣,同時與臺灣廠商簽訂回購合同,使日本可保有下游應用市場所需面板的供應不出問題,又可借此收取高額的技術轉讓費,進行更具前瞻性的顯示技術開發研究。
隨后日本企業隨著原來產線的老化或達到退役年限,開始逐漸退出液晶面板制造行業。2004年三洋和精工愛普生合資進入液晶面板產業,2006年三洋電機轉讓股份給愛普生,退出了該行業,而愛普生在2012年退出了液晶面板制造。
日本NEC在2009年關閉了其鹿兒島液晶面板工廠,2011年將旗下生產中小液晶面板的公司股份70%出售給了中國深圳天馬集團,退出液晶面板制造。
2011年12月27日,索尼和三星達成協議,三星支付約10800億韓元(9.35億美元)現金收購索尼擁有的全部S-LCD公司(索尼和三星合資的液晶面板公司)50%股份。通過收購,三星將全資擁有S-LCD公司,索尼也退出了液晶面板制造。
隨后三菱電機也在2014年退出了液晶面板制造。2017年,日本松下的最后一代8.5代電視面板線也停工,正式告別面板制造業。
夏普由于2008年巨資投入等離子技術,犯了方向錯誤,加上太陽能業務的拖累,漸漸走向衰落,2016年被鴻海集團收購。而鴻海已經決定把工廠設在中國廣州,向中國搞技術和制造業轉移。
剩余的其它日本面板企業,2012年4月在日本INCJ(產業革新機構)的主導下,把東芝、索尼、日立將旗下液晶面板制造設備相關事業整合成立日本顯示公司(JDI)。同時東芝2012年退出液晶顯示業務,日立2016年退出液晶顯示業務。
日本INCJ是一家日本官方背景的投資基金,類似于中國的政府產業大基金就好了。除了主導JDI外,還主導了JOLED的投資,同樣是把東芝、索尼、日立的相關OLED資源整合在一起。于是,JDI和JOLED現在就成了日本最后還在大規模生產顯示面板的企業。
TPK的如意算盤
TPK宸鴻原來是一家液晶顯示器后段模組加工企業,在蘋果推出手機之前,原本沒有想過要投資前段做觸摸屏。
蘋果要推出手機的時候,業內幾家生產電容觸摸屏的廠商產品,要么達不到蘋果的要求,要么不看好蘋果做手機,不愿意為它研發新的產品或擴充產能。
而當時正在尋求轉型的TPK宸鴻,在給蘋果手機進行觸控顯示樣品貼合加工的時候,在臺灣工研院的推動下,買下了工研院的專利,開始與蘋果一起開發新型的互容式觸摸屏,從此成了行業專業生產電容式觸摸屏的大型觸控面板企業。
也正因為如此,蘋果在后續的合作過程中,一直把TPK宸鴻列為重要的合作廠商,在第一代電容式觸摸屏階段,即便是專業顯示面板企業勝華以更好的品質和更低的價格切入,蘋果仍然保持了TPK較大的訂單份額。
而在蘋果手機轉向in-cell觸控顯示之后,TPK宸鴻仍然拿到了其全貼合后段模組加工訂單得以維持下來,沒有走上勝華的關門之路。直到現在,雖然蘋果的大部分訂單都要跟業成分攤,TPK宸鴻仍然是蘋果觸控面板的御用供應商。
不過,TPK宸鴻僅靠蘋果的后段觸控顯示模組加工訂單,要想獲得較好的營運業績已經越來越吃力。TPK宸鴻此前也曾償試轉型做安卓陣營的訂單,但結果與后來其它蘋果陣營的供應商一樣,做安卓陣營的訂單越多,虧損越嚴重,TPK宸鴻只好早早的結束了安卓陣營業務,繼續專心做好蘋果的訂單以維持生存下來。
這樣一來,TPK宸鴻對于整合蘋果供應鏈的顯示觸控資源一直十分感興趣。在此之前,TPK宸鴻還與生意上的死敵歐菲光一度和解,并擬合資成立公司來承接蘋果平板電腦的前段生產訂單,后來由于多種原因,合資合作案并沒有成功。
而在JDI運營得不到日本INCJ的支持之后,僅管蘋果把部分手機訂單轉向了OLED,同時LCD的訂單仍然還有LGD在生產,TPK仍對蘋果表示出了可以接手JDI的意向。此次JDI不再堅持經營主導權,正式對外尋求真正的出售,在找不到更好的人接盤的情況下,TPK主動參與相關接盤事宜,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為了滿足蘋果的意志。
與JDI還想借出售的機會,尋找更多的資金來發展OLED面板制造不同,TPK宸鴻更實際的目標,除了能夠繼續從蘋果的LCD手機面板訂單中獲得更大的份額之外,JDI全球市場第一的車載面板業務,是TPK宸鴻關注的另一個重點目標。
TPK宸鴻在公告收購案的目的時表示:本案之目的系為強化觸控及顯示器產業供應鏈上下游合作及垂直整合,以提升生產及新技術開發之綜效;并拓展觸控螢幕于車用電子市場之滲透率及擴大客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