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前蘋果開始在手機上用上三星的柔性OLED,全行業對LCD的末日顫顫驚驚的時候,李星曾寫過一篇《模組廠別怕,三五年內OLED在中國市場上沒啥威脅》的文章,當時很多人認為李星十分短視,認為OLED面板產能很快會爆發。
然而三年過去了,當時李星所預料到的OLED行業問題,到現在也并沒有真正的解決,LCD顯示屏在智能手機上仍然大行其道,即便是蘋果在下一代新機出來之前,也沒有完全放棄LCD顯示屏。
OLED顯示技術在蘋果沒有動作之前,行業里對它的看法一直是毀譽參半。然而蘋果開始下單對競爭對手三星采購OLED顯示屏后,業界的贊美聲幾乎是全面倒向了OLED顯示技術,而且原來大家熱捧的LCD顯示技術,也一夜間成了"老"、"舊"的落后技術。
當時李星曾以自己的從業經驗推斷,表示行業極大的低估了OLED的技術難度:包括量產設備的生產難度和量產技術的成熟難度。
當時曾對業界最終會限制產能的蒸鍍機裝機進度做了比較悲觀的推斷,并表示即便2018年、2019年這些新建的產線,能夠拿到Canon Tokki的OLED真空蒸鍍設備,極有可能也是每條線先給你一臺去試車、磨合工藝。
而且,由于OLED顯示屏的技術仍在不斷的更新之中,面板廠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在前期,與面板線一起同步建設自己的模組后段工廠,提供可測試的帶顯示驅動IC產品,以規避上下游產業鏈的品質糾紛,這跟蘋果原來對LTPS LCD面板供應商所提出的要求,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在2020年以前的這段時間內,除非是與面板廠有深度關聯交易的模組企業,能拿到部分OLED后段模組加工的訂單外,其它中國大陸的后段模組加工企業,基本上無緣OLED后段模組加工訂單,能夠分享到的OLED產業紅利,很可能僅僅只是部分的保護玻璃蓋板全貼合訂單。
回到OLED產能與良率爬坡上來,當時李星曾警告業界不要小看了OLED真空蒸鍍工藝的復雜性,培養能夠熟練操作OLED真空蒸鍍設備的技術人員,不太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事實上,這三年中國國內面板廠商的經歷,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即便是一臺真空蒸鍍機的OLED工藝在產能與良率爬坡上來,并不能迅速復制到另一臺蒸鍍機或另一條產線上,短時間內就把產能與良率弄上來。
據了解,即便是有了一條OLED產能的完整工藝,要復制到另一條產線,并獲得相同的良率與生產效率,OLED面板與LCD面板相比,至少要延長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行,這還是團隊有相當的凈房管制經驗的情況下。
這與OLED面板特性是密切相關的。現在-SiLCD面板制程基本上可以簡化到5MASK工序,即使是搭載了觸控的LTPS LCD面板制程,也可以簡化到10~12 MASK工序。而OLED面板制程,由于多了相素沉積環節,搭載了觸控的OLED面板制程,一般都在20 MASK工序以上。
雖然在柔性OLED面板環節,業界都得到了三星和蘋果的面板技術與驅動技術授權,可以快速得到相關的參數模型,對產線和產品的設計與量產進行快速復制,基本上目前行業內所建的OLED面板產線,只在不犯LGD那種設備上選型不對的錯誤,一般都能正常進入量產狀態。
然而,影響產線產能與良率爬坡速度的另一個關鍵,還是要有充足的產能,而在這一點上,或許中國國內的OLED產業鏈上下游,都十分糾結。
事實上除了蘋果外,所有的品牌手機廠商,都把柔性OLED顯示屏往3D曲面屏和折疊顯示屏上靠,以打造區別于iPhone的旗艦機型。這其中除了智能手機走到了創新天花板,很難打開新的應用場景,所以設行硬件的創新就成為刺激消費為數不多的招數。
從近三年智能手機的創新上來看,幾乎都集中在了顯示屏與攝像頭上,并且除了硬件上的堆疊外,就只有一個與生物安全認證功能集成算是一點創新,其它的核心應用場景創新,幾乎沒有任何的突破成份。
同時,OLED產業鏈的上下游廠商,也可能認為國產OLED產能爬坡期間的這點出貨量,既然數量不多,不如全部用在出貨量本來就不多的高端旗艦機型上。
這就導致了不但柔性OLED面板產線的產能與良率爬坡期并不短,甚至為了迎合終端的所謂3D曲面屏、爆布屏、可折疊屏等需求,把后段OLED后段模組的產能與良率爬坡期也弄得很長。
最終的結果是到今年年中,中國國產柔性OLED面板還沒有進入狀態,就形成了產能過剩的局面。有的廠商解釋為柔性OLED顯示屏的投產進度符合行業量產規律。另外由于OLED行業發展迅速,包含折疊、卷曲、屏下集成等技術不斷推出,為規避技術不確定帶來的損失,對投資節奏進行控制。
事實上在柔性OLED顯示屏領域,除了三星與LGD仍然在努力為蘋果的面板調整產能外,為安卓陣營的柔性OLED顯示屏產能,基本上是中國國內的面板企業在爭奪。但由于市行情并不如意料中的快速增長,業內傳出有些面板廠將于今年下半年減產柔性AMOLED顯示屏現在產能的傳聞,基本上中國國內的OLED顯示屏企業減慢了相關的推進進程,由前兩年的急切量產轉為了邊產能良率爬坡,邊觀望市場發展動向的狀況。
而三星也基本上采取了差不多的策略,即便是中國市場出現了較大的屏下光學指紋OLED顯示屏配套需求,供應的也以硬式OLED顯示屏優先,這其中除了這些機型的屏下光學指紋認證只能在中國市場上使用,配備的是一些中端機型外,三星刻意把自己的硬式OLED產能排滿以得到更佳的量產經濟效益也有關。
三星此前曾有一段時間的策略,也是把柔性OLED顯示如蘋果當作減薄顯示模組的策略來進行,以快速提高柔性OLED面板的產能與良率爬坡速度,從而得到更充裕的行業調整時間。因此有一段時間,三星的千元機,也配備了2D玻璃蓋板+柔性OLED面板。
只是到了現在,行業在柔性OLED面板上的采用率一直上不來,在產能過剩之下,能夠讓硬式OLED的產能排得更多,減少些損失,對于三星來說可能是更有利的。
當然,三星也有供柔性OLED配屏下光學指紋的產品,不過一般都是在頂級的旗艦機上采用,出貨量更低。
然而對于中國國內的OLED產業鏈上下游來講,如果新的應用場景打不開的話,何不學習蘋果使用柔性OLED的方式,除了繼續開發3D玻璃+柔性OLED的低良率高價格產品外,也以開發相對廉價的2.5D玻璃+柔性OLED組合產品,以求更快的打開市場,提升產線產能利用率,反過來降低柔性OLED顯示屏的量產成本與整體產線的運營成本呢。而終端品牌也同樣可以借助OLED面板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中端機型的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當蘋果手機開始降價,并且很大可能重啟低端SE產品線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的終端品牌廠商在同等價位的最好應對方式,或許就是以2.5D玻璃+柔性OLED顯示屏裝置的SE高仿機型來迎接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