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官方售后是個坑,虧本運營
數月前,美國國會眾議院對四大科技巨頭(蘋果、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展開了反壟斷調查,其中對蘋果的調查涉及到了產品維修、軟件商店“蘋果稅”等爭議熱點問題。
在回復中,蘋果表示,實際上從2009年之后,蘋果每年從修理業務中就沒有獲得利潤,即投入的成本超過了收回的費用。蘋果指出,其維修規程相當嚴苛,即便是三方授權廠商,也需要接受充足的培訓之后才能有資格拿到蘋果的備件以及提供Apple Store外的補充維修服務。其中有數萬名蘋果授權的維修技術人員在蘋果零售店和第三方零售商工作。
另外蘋果也對在某些情況下拒絕維修設備進行辯護,包括某些原始組件(如主邏輯電路板板和外殼)已被非原始組件替換的設備。這是因為要更換這些部件,必須將設備拆卸到需要蘋果特殊工具和工藝來重新組裝設備的程度。
如果使用非蘋果專用工具來重新組裝,將導致設備出現問題;當提交維修的設備已經被被拆卸到需要特殊工具和工藝來重新組裝的程度時;當蘋果正品組件已經被假冒組件替換時,而且假冒零組件外觀看起來像蘋果正品組件,但卻是沒有任何作用的組件(例如,假揚聲器或虛假攝像頭機模塊);當設備超出經濟修理范圍,即修理故障設備比更換設備會給客戶帶來更大的成本時;缺少組件的設備;故意篡改設備,旨在欺騙蘋果公司。
每年蘋果售后維修市場規模高達500億
事實上,蘋果的售后維修價格十分昂貴,從蘋果官網的維修價格上可以看出,在最容易損壞的屏幕、后蓋與電池上,蘋果給出的OLED屏幕維修一般在2000元人民幣以上,LCD屏幕維修一般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玻璃后蓋板維修一般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電池維修一般在500元人民幣左右。
不過,蘋果所聲稱的數萬名蘋果授權的維修技術人員顯然不包括公開市場的售后維修市場。據李星從行業中了解的信息顯示,蘋果手機的年維修率一般在7%~9%左右,按市場保有量約15億臺來算,每年有超過1億臺的蘋果手機需要維修。
而真正由蘋果或其三方授權廠商所受理的維修產品,其實不到2%,另外的5%~7%受損蘋果手機,主要由公開市場消化掉了。
據了解,如果按蘋果的維修費用來算,蘋果手機每臺維修費用在15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000元)。而在公開市場上的維修價格,一般只有蘋果或蘋果授權廠商的一半左右,也就是約500元人民幣。
這也意味著,即便是按照公開市場的維修價格,蘋果的售后維修市場規模也達到了每年500億人民幣。
蘋果售后維修策略的變化與后果
在iPhone 4以前,蘋果手機由于市場份額不大,出貨量也較低,公開市場上對蘋果手機的興趣并不大。然而iPhone 4作為蘋果首個爆款出現在市場上后,不但銷量劇增,其雙面玻璃設計,也讓iPhone 4的售后維修率幾乎翻倍。
這種巨大的市場需求,不但讓眾多服務華強北的廠商看到了商機,開始配合公開市場生產iPhone 4的屏幕、蓋板、電池等配件,同時也開始催生了市場利用這些配件組裝iPhone 4手機的市場。
最開始,蘋果也積極尋中國國內的執法部門對華強北市場的蘋果售后維修產業鏈進行打擊和清繳。不過在實行了一段時間后,蘋果突然發現,相比由于這些組裝機的出現影響蘋果正品手機的銷售來,由于維修不方便所導致的銷量下滑,更讓蘋果損失更大,所以蘋果果斷的放棄了對公開市場的售后維修市場剿殺,并把原本計劃在前蓋板上加上自己LOGO的設計也取消了,重新用回白版設計,以方便公開市場為其產品服務。
蘋果這一策略的改變,讓華強北的蘋果售后維修產業鏈得以迅速壯大,并通過線上淘寶和線下電子城批發服務全球市場,而蘋果的iPhone 4S手機也在美國本土以外的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由于蘋果的售后維修政策比其它品牌更加完善,所以也導致了有部分人員利用公開市場的零配件組裝成手機,去蘋果的官方售后換新機獲取利益,也就是前面蘋果提到的故意篡改設備,旨在欺騙蘋果公司。
因此蘋果為了保護自己,在后續的機型中,開始把充電器的配碼技術擴大到其它主要零組件上,如果不是蘋果正品零組件,接上蘋果的主板后,除了會失去售后保障外,并且蘋果還會限制一些功能的使用。如顯示屏如果對不上碼的話,點對點顯示功能就不能實現,電池如果對不上碼的話,快充或電源管理功能也不能使用等。
僅管如此,由于公開市場上能夠很方便的快速維修蘋果手機,讓消費者的后顧之憂得到極大的緩解,所以蘋果手機的銷量得到了極大的刺激。
公開市場的售后維修不方便,曾絆倒某些品牌
在公開市場上,銷量大的手機品牌一般都會得到優先的配合。因此對于市場來說也十分敏感。
當時三星和小米也學習蘋果早期的方式,在廣州和深圳大量收買線人,并組織龐大的“打假隊伍”來舉報公開市場上涉及自己品牌的廠商。由于三星和小米的零組件都帶LOGO,所以很容易被執法部門給抓到。
為了避免被執法部門清繳,公開市場上的廠商也很快避開了小米和三星的手機配件。然而三星和小米看似打贏了打假仗,實際上卻輸掉了市場。
而且當時也正是三星手機把顯示屏由LCD轉換為OLED的時期,公開市場上也拿不到OLED顯示屏,所以從事三星維修的人員迅速轉往維修蘋果手機。而小米則更甚,當時也基本上沒有線下維修點,打掉公開市場后,小米手機用戶的售后維修體驗極差,而安卓手機比蘋果高一倍,約15%的售后維修率,更是讓消費者的用機體驗迅速變差。
三星和小米從2015年開始手機銷量開始下滑,與兩家品牌的其它因素相比,由于手機壞了很不方便維修的因素至少占了一半。
雖然這些品牌自己不會承認這些因素的存在,但發現了原因的小米第一件事就是把前面板的LOGO去掉,然后打假部門也不再針對公開市場上的配件廠商,只對整機進行打假。讓小米手機從2017年開始銷量回升。
受到事件啟發并受益的,是對市場極為敏感的BBK系,BBK建設了龐大的線下系統,除了市場銷售十分出色外,其比公開市場更方便的售后維修服務,是吸引消費者沒有顧慮購機的最大動力。
所以可以看到,2015年后,BBK的銷量猛增。而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了復制BBK線下渠道的華為手機上,2017年后,華為與榮耀手機線下銷量瘋漲。
只有三星手機,仍然堅持線下打假的同時,還遭遇了主要零組件沒有第三方生產的情形,售后維修體驗急劇下降同時,又遇到了價格戰與政治因素,在中國國內市場迅速敗退。
事實上,蘋果近兩年在美國以外市場上的銷量下滑,也同樣有著類似的原因。首先是無碼零組件功能受限原因,公開市場上蘋果手機售后維修體驗開始不佳,而在美國以外的市場,蘋果網點的不足,以及不能無條件更換新機的政策,開始影響蘋果的銷量。
另外,蘋果轉換OLED顯示屏,和后蓋玻璃功能集成度增加,也讓公開市場上很難生產同樣的配件,因此公開市場上對蘋果手機的支持也快速退潮。
事實上,華強北的公開售后維修市場近兩年來縮水的很歷害,遠沒有三年前的那種喧囂程度,隨著近期華為也開始向當年蘋果、三星、小米一樣打擊公開維修市場,華強北的公開售后維修市場吸引力更低。
隨著手機零組件技術的升級,加工難度的提升,以及市場便利性的下降,加上各品牌的售后維修政策改變,除了象BBK系一樣收編公開售后維修市場的品牌,將會繼續在銷量上領先外,其它的手機品牌,終將在手機創新乏力的大市場環境下,在保證銷量的同時,為自己的售后維修虧損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