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公告內容顯示,顯示與半導體行業供應商華特氣體昨日開始申購,本次公開發行股份3000萬股,申購代碼:787268,發行價格:22.16元/股。
華特氣體此次擬募集資金4.50億元,其中,2.20億元用于氣體中心建設及倉儲經營項目,9000.00萬元用于電子氣體生產純化及工業氣體充裝項目,6000.00萬元用于智能化運營項目,800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華特氣體控股股東為華特投資,石平湘、石思慧父女為共同實際控制人,直接與間接合計可實際支配發行人股份的表決權比例達到84.99%。
華特氣體主營業務以特種氣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核心,輔以普通工業氣體和相關氣體設備與工程業務,其中公司生產銷售的特種氣體主要包括高純六氟乙烷、高純四氟化碳、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光刻氣等約230余種,普通氣體10余種,氣體設備與工程則主要包括低溫絕熱氣瓶等產品及配套的供氣系統設計、安裝服務。
特種氣體是隨著電子行業的興起而在工業氣體門類下逐步細分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環保、醫療等領域。目前在我國的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高端應用領域中,海外大型氣體公司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尤其在極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面板等尖端應用領域,進口制約尤為嚴重。
華特氣體的主要客戶為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面板等高端領域客戶,特種氣體主要面向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等半導體產業,此類產業具有迭代快速、技術革新頻繁的特點,產品生產過程精細化程度高,對氣體產品的穩定度要求極高,例如應用于集成電路晶圓加工生產線的氣體,純度或雜質含量百萬分之一級的細微波動就會對整條生產線產品良率造成不利影響。
華特氣體是國內首家打破高純六氟乙烷、高純三氟甲烷、高純八氟丙烷、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高純一氧化氮、Ar/F/Ne混合氣、Kr/Ne混合氣、Ar/Ne混合氣、Kr/F/Ne混合氣等產品進口制約的氣體公司,并實現了近20個產品的進口替代,是中國特種氣體國產化的先行者。
華特氣體產品獲得了下游相關產業一線知名客戶的廣泛認可,并實現了對國內8寸以上集成電路制造廠商超過80%的客戶覆蓋率,解決了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長江存儲、武漢新芯、華潤微電子、臺積電(中國)、和艦科技、士蘭微電子、柔宇科技、京東方等客戶多種氣體材料制約,并進入了英特爾(Intel)、美光科技(Micron)、德州儀器(TI)、海力士(Hynix)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供應鏈體系。
實現進口替代的具體過程和表現如下:
特種氣體的主要生產工序包括氣體合成、氣體純化、氣體混配、氣瓶處理、氣體充裝、氣體分析檢測。
各工序具體工作內容與作用說明如下:
氣體合成是將原料在特定壓力、溫度、催化劑等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得到氣體粗產品。
氣體純化是通過精餾、吸附等方式將粗產品精制成更高純度的產品。
氣體混配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效組分氣體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得到多組分均勻分布的混合氣體。
氣瓶處理是根據載氣性質及需求的不同,對氣瓶內部、內壁表面及外觀進行處理的過程,以保證氣體存儲、運輸過程中產品的穩定。
氣體充裝是指通過壓力差將氣體充入氣瓶等壓力容器;氣體分析檢測即為對氣體的成分進行分析、檢測的過程。
據李星了解,顯示與半導體行業的特殊氣體屬于電子氣體,事實上除了在生產過程中,一些惰性電子氣體的主要功用是替代早期半導體工業的真空反應環境,以更低的成本來進行保護性反應過程外,現在的電子氣體更多的是參與半導體器件的生產加工過程,如進入到材料元素結構構建中,參與材料增材或減成加工過程等。
由于電子氣體的最大特性,就是純度十分高,只有極高的純度才能保證半導體材料不會被污染摻雜,從而影響電子遷移路徑與效率,保證電子運行模型在設計范圍內,并獲得準確的測量狀態,才是半導體制造的關鍵。
今年日、韓之間的貿易報復點,主要就是以日本控制半導體材料輸出作為核心武器,而最關鍵的項目里面,特殊氣體就是重要的一項。
因此電子氣體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幾乎就是整個量產工藝的守護神,如果在這方面的供應受阻,整個半導體制程幾乎等于被癱瘓。
而每一種新的半導體量產工藝要實現,都得先取得電子氣體供應商的技術與材料支持后,才有可能在產線中實現,很多時候,半導體的量產工藝,其實就是電子氣體的技術參數再現而已。
目前電子氣體的主要技術,仍由美國和日本把控,即便是華特氣體聲稱打破了特殊氣體生產的國際壟斷,但是如果真的算起來,生產特殊氣體的設備,仍然需要從日本和美國進口,核心的源頭技術,仍受制于美國和日本。
但不管怎么說,華特氣體還是間接的進入到了蘋果的供應鏈,占據了中國電子氣體行業第一位置。
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實際經營情況,華特氣體預計2019年度可實現營業收入約為84,000萬元至86,000萬元,較2018年度的增幅約為2.75%至5.1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約為7,800萬元至8,400萬元,較2018年度的增幅約為14.96%至23.8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約為7,200萬元至7,800萬元,較2018年度的變動幅度為16.13%至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