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CES上,智能技術和智能硬件無疑是一大看點。聯想VibeBandVB10、索尼SWR30等智能手環,WithingsActivitéPop、阿爾卡特等智能手表,索尼SmartEyeGlass、東芝眼鏡、聯想newGlass等智能眼鏡,都是智能技術和智能硬件的展示。
這股以GoogleGlass、FitBit、咕咚手環等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浪潮,在業內人士看來遠沒有達到頂峰,而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和“好點子泉涌、新技術井噴”。看看國內外多個眾籌平臺,智能室內木門鎖、帶觸摸屏智能手環等,不缺新產品涌現,不乏新資本進入。
“智能硬件這個行業真的有這樣需求?”“智能硬件行業適合創業?”“智能硬件是互聯網巨頭還是傳統硬件制造商在做?”“這個行業是設計引領還是技術引領?”。哪怕是在業內人士看來,也都沒有明確答案。智能硬件行業充滿激情也充滿不確定性,其中不乏“路線”乃至“主義”之爭。
大市場與“小天地”
智能硬件發展至今,其概念外延已被放大太多。這是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一個科技概念,通過軟硬件結合方式,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造,進而讓其擁有智能化功能。改造對象可能是電子設備,例如手表、電視和其他電器,也可能是以前沒有電子化設備,例如門鎖、茶杯、汽車甚至房子。其產品則可以包括穿戴設備、智能電視、智能家居、智能汽車、醫療健康、智能玩具、機器人等領域。
梳理今年CES展認為,今年展會繼續由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等主導。智能家居上,三星、聯想智能家居平臺、家用傳感器、華為智能路由等成看點;可穿戴設備則有聯想、索尼智能眼鏡、英特爾(智能手表、智能耳塞、藍牙智能耳機)、LG手環、中興手表等;智能汽車領域則有奔馳自動駕駛汽車、高通/NV車載芯片、大眾手勢控制車載系統、中興微投等新技術和新產品,如此等。而這其實只是眾多智能硬件產品中的一小部分。
大概念之下顯現大市場。據瑞信集團分析師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全球智能硬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同時,根據市場調研公司JuniperResearch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僅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就可達到15億美元以上,到2018年將達190億美元。
這樣的市場前景是行業創業者希望看到的,但在大概念下市場仍有不確定因素,其中很多來自于對市場需求預期的不確定。千家網CEO向忠宏就曾表示,智能硬件創業失敗率極高,“從產品角度高達95%,從公司角度也至少有85%”。而這背后的原因則被部分歸因為市場是否有真實需求。易觀智庫報告顯示,在整體看好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的同時,60%受訪者沒有用過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是大市場還是“小天地”仍存疑。
巨頭鏖戰與千舟競發
智能硬件發展前景已引來各方布局。資料顯示,2014年,從互聯網巨頭到硬件制造商等行業巨頭,在智能硬件產業布局之意更為“昭然”。其中,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設備公司Nest,Facebook則以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設備商OculusVR。此外還有亞馬遜推出智能音響Echo及蘋果公司發布的Watch。
而在國內已形成行業的幾大“門派”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家以及小米、360等謀求市場地位的動作更為頻繁。梳理公開資料可以發現,百度在智能硬件布局較早,2013年6月,百度與咕咚網聯合推出“咕咚手環”,8月與映趣科技聯合發布inWatch智能手表;9月則發布小度WiFi、小度路由和小度TV。2014年,百度發布愛奇藝電視和高清云攝像頭小度i,并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筷搜、BaiduEye等硬件產品。阿里布局則多圍繞家庭場景展開,天貓魔盒(機頂盒)、天貓魔盤(隨身WiFi)、天貓魔筒(智能路由器)等,而與上汽集團(600104,股吧)合作造互聯網汽車,阿里則欲將汽車智能化,在智能硬件領域,阿里正進行“跑馬圈地”式的布局。
盡管稍顯謹慎,騰訊在2014年發布了路寶盒子和“全民WiFi”等智能硬件產品。此外,360已成立智能硬件事業部,360隨身WiFi、360智鍵、360安全路由、360防丟衛士、360安全手環等是其核心產品。小米也在智能硬件領域勢頭迅猛,已推出智能電視、智能電視盒子、智能路由器、米WiFi、米鍵等產品。
但上述行業巨頭不是智能硬件領域的“全部玩家”,智能硬件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還來自于重要的民間草根力量。近期,深圳“深谷”稱呼被提出來,這個類似于美國硅谷的叫法背后,實際上是聚集在深圳一群智能硬件領域創業者。就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深圳開始創業,三四個人,頭腦風暴、畫產品圖、采購產品部件、制模制造樣品、調整設計如此等,循環往復,只為追求自己的創新夢想。
“軟硬”間的競合形成深圳優勢
深圳在智能硬件領域崛起,得益于硬件產業基礎與輸送而來的創新思維之間的碰撞,硬件之都正在日趨“智能化”。據《2013年深圳IT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深圳IT產品產值12430億元,同比增長9.3%,這個相當于全國電子新型制造業的1/10左右;IT產品出口額占全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的19.2%。而且深圳正在擺脫之前盲目擴大硬件產能的低效發展模式,追求硬件應用端高附加值及軟件相關新技術、新產品。這樣的硬件基礎之上,依靠滾滾涌入的新創意,再加上“洶涌而上”的投資,深圳在智能硬件領域優勢凸顯。
深圳將軟硬件結合作為自己的優勢,在智能硬件領域,軟硬件之間的關系多是“競合”。“現在市場上看起來是幾個互聯網巨頭勢頭強勁,但我們這些硬件制造商也在尋找自己的機會,首先是吸收一些開發設計人員進公司”,上海張江一家電子芯片廠商負責人稱。事實上,行業發展已為傳統硬件制造商提供與互聯網結合機會,國內硬件制造行業上市公司也趁機“謀篇布局”。
2014年11月,傳統觸摸屏制造商*ST合泰公告稱擬打造智能硬件互聯網孵化平臺,圍繞智能家庭生活、智能出行生活、智能線下主題消費場景生活三個板塊來孵化創新智能硬件。8月卓翼科技與果殼電子簽署合作協議,成為果殼電子旗下產品魔豆路由的供應商,海康威視也在8月與樂視網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云服務、智能硬件、視頻內容等方面展開合作。此前6月,和而泰則與喜臨門簽署戰略合作,拓展智能家居業務,共同規劃、研究、開發、生產系列科學睡眠與智能臥室產品等。查閱公司資料可以發現這些公司之前主業多為電子制造。
“現在和互聯網企業之間是競爭與合作共存,蛋糕放在那里,看誰有本事去吃,這個過程中取長補短很重要,互聯網企業有思維模式、營銷能力等各方面優勢,值得學習”,上述企業負責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