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韓國電子巨頭的LG和三星在2014年的經營業績上出現戲劇性的變化,一個增長近五成,一個下降超三成。
LG電子28日公布的經營業績顯示,2014年銷售額為59.0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73.5億元),同比增長4%;2014年營業利潤為1.8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5.6億元),同比增長46.4%,創2009年以來的最高值。
其中2014年L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增長了24%,達7820萬部,智能手機5910萬部。
LG電子方面表示,MC手機事業部推出了戰略型智能手機G3等G系列和L系列手機,HA家電事業部推出了超高清電視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電視等高端產品,是業績攀升的主要原因。
三星1月29日也發布了2014年第4季度財報,第4季度利潤為5.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2.8億元),利潤同比下降36%。全年運營利潤總額為2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29.2億元),同比下降32%,為2011年以來最低。
其中,三星移動業務的利潤為1.9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2.1億元),同比下降64%;三星半導體部門利潤達到2.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54.4億元),為4年來最高。
業界一度把中國廉價手機和競爭對手蘋果的增長,認為是三星遇到困難的主要原因,但同樣的原因卻沒辦法解釋經營模式相似、同為韓國廠商的LG為什么會逆市增長。
根據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李星觀察,2014年處于權力交接下的三星手機業務,明顯出現泛諾基亞化:三星新出的旗艦機型GalaxyS系列和Note系列只是簡單地升級一下處理器、屏幕、攝像頭,與諾基亞巔峰時期的"換殼游戲"如出一轍;而在原有龐大的機海型號下,又另外新增自主操作系統的低端機型系列和學習中國小米模仿蘋果外型的低價安卓系列,則更是跟諾基亞后期功能機與智能機打架的情形一樣,讓三星手機的市場部署、品牌識別十分混亂。
在市場上不學習小米的電商推廣之路,反而跟隨小米在開放市場打擊高仿機,則更是自污自己的高端機型品牌,打擊高仿和水貨的同時,也傷及正品的品牌識別度。(其實三星早期的品牌識別度,正是高仿機、水貨機給推廣開來的;蘋果仿得更多,也沒見它打擊,反而培養出一大批品牌識別度強烈的中國消費者來,在中國市場持續受益)
在功能手機時代,LG手機一度是僅次于諾基亞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然而在智能手機時代,LG手機在中國市場逐漸被邊緣化,曾經差點退出中國市場。
自2013年開始,LG利用給谷歌代工nexus手機所積累下來的成本控制優勢,全力打造高規低配的G系列機型,并學習小米加入京東JDPhone計劃,通過電商渠道集中投放G系列單品型號,低價和渠道的結合,讓LG手機在中國市場重新被認知。
特別是2014年新旗艦手機G3發布后,利用京東大數據平臺、移動互聯網、O2O和虛擬運營商優勢,積極推廣G3爭奪市場,給用戶帶來較好的手機體驗同時,也帶來了較高具性價比的消費體驗。
在市場策略復制小米的電商推廣之路,很快補全了LG缺乏渠道的短板,LG手機入華速度明顯加快,也把LG手機快速打造成了一個國際知名智能手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