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機器視覺檢測對象物體的表面會發出雜亂的眩光(如拋光金屬表面、煙盒、晶片等),這會嚴重影響成像質量,降低機器視覺檢測特征的對比度。為了減弱或者消除雜散光、眩光等干擾,在很多視覺檢測、測量、定位等系統構建時,我們在鏡頭前面需要搭配偏振鏡來使用。我們簡單的看兩幅效果圖,以下圖片是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相機參數情況下拍攝的。不同點就在于一個沒有使用偏振鏡,下面的圖片拍攝時采用了高質量德國schneider的偏振鏡片。效果之區別一目了然。
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偏振鏡的光學原理和應用。
光是一定波段范圍的電磁波,是由與傳播方向垂直的電場和磁場交替轉換的振動形成的。我們的眼睛能夠看到的只是電磁波中的一個很小的波長范圍,即380納米到780納米左右,這個范圍的電磁波稱為可見光。電磁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是垂直的,我們稱之為橫波。橫波就必然有一個偏振的問題。由于和光學發展歷史有關的原因,人們常把磁矢量的方向叫做偏振方向,并把磁矢量的傳播方向所決定的平面叫做偏振面。
自然光:雖然光從本質上來說是偏振的,但是自然界的大多數情況下,光表現出非偏振的。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自然光(如太陽光,燈光)是由許多光波串組成的。這些光波串中每一串都是偏振的,但是它們的偏振方向是隨機的,不斷變化著的。在我們的觀察時間段里平均后,在任何一個方向上都沒有優勢。這就是自然光,也叫非偏振光。
線偏振光:讓自然光通過一個起偏振器件后,只有一個方向的偏振光能夠通過這個器件,我們就得到了線偏振光。線偏振光的振動方向是確定的。
部分偏振光:如果線偏振光中混有一部分自然光,也就是說,這種光包含著各種方向的偏振光,而在某一方向的上體現出偏振的優勢。這就是部分偏振光。
圓偏振光:這種光的偏振方向是有規律的旋轉著的。而光矢量在旋轉過程中的強度是保持一定的。也就是光矢量是沿著一個圓旋轉的。這就是園偏振光。在我們的觀察時間段中平均后,圓偏振光看上去是與自然光一樣的。但是圓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是按一定規律變化的,而自然光的偏振方向變化是隨機的,沒有規律的。
橢園偏振光:這種光的偏振方向也是在規律的旋轉著的,但是它的光矢量在旋轉過程中強度也在變化。也就是光矢量是沿著一個橢園旋轉的。橢園偏振光在觀察時間段里平均后的結果與部分偏振光相似。但是與部分偏振光不同,它的偏振方向以及光矢量的大小是按一定規律變化的。
用偏振濾鏡可以消除水面、玻璃面和其他非金屬表面反射光,這是因為在這些介面上反射光的偏振狀態發生了變化。
我們大家都知道,光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質的界面上會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與反射角、折射角的關系分別服從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在非金屬的界面上,當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成直角時,反射光線將是線偏振光,這就是有名的布儒斯特原理。此時的入射角就稱為布儒斯特角。從下圖可以看出,當光線從空氣(介質1,嚴格地說應該是真空)射入介質2時,布儒斯特角的正切值等于介質2的折射率n。由于介質的折射率是與光波長有關的,對同樣的介質,布儒斯特角的大小也是與光波長有關的。以光學玻璃折射率1.4-1.9計算,布儒斯特角大約為54-62度左右。當入射角偏離布儒斯特角時,反射光將是部分偏振光。
園偏振鏡是由一塊線偏振鏡和一塊四分之一波片組成的。四分之一波片是用一種各向異性介質做成的。光在這種介質中傳播時,可以分解為兩種光矢量相互垂直的線偏振光,一種稱為尋常光線(Ordinarylight,O光),另一種稱為非常光線(Extra-ordinarylight,E光)。這兩種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當一束線偏振光以適當的方向(即偏振方向與O光、E光方向均成45度)射入這種介質中時,就能分解成強度相等的O光和E光在介質中傳播(如下圖,紅色矢量表示入射偏振光方向,振動著的紅點分別表示O光和E光方向)。
由于O光與E光在各向異性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入射時線偏振光分解成的O光與E光是同相位的。經過一段距離的傳播后,O光與E光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相位差。
但是,如果O光與E光之間的位相差不是90度,則合成的光就會是不同橢園度的橢園偏振光(或者線偏振光)。下圖列出了幾種不同位相差時的情況。
我們知道,圓周角是360度,相當于一個波長。上述的90度位相差也就相當于四分之一的波長。如果各向異性介質的厚度正好能在O光與E光之間引起90度的位相差,就能把一定偏振方向的線偏振光“變成”園偏振光。因此我們稱其為四分之一波片。如果這種介質的厚度引起了180度的位相差,就會使入射的線偏振光“轉過”了90度(下圖)。我們稱其為半波片。前面說過,園偏振濾鏡就是由線偏振鏡加上一塊四分之一波片組成的,而且,線偏振鏡的偏振方向與四分之一波片的O光(或E光)成45度的。
在風光攝影中,偏振鏡確實有不可替代的用途。絕大部分濾鏡的效果我們都可以通過電腦后期處理來模擬,唯獨只有偏振鏡的效果是無法模擬的,只能一次拍成。這說法本身并沒有大錯,但是這一句“必備濾鏡”卻讓不少攝影初學者誤會了:以為“必備”的意思,就是“永遠都需要用”,于是就老老實實的永遠把偏振鏡擰在了鏡頭前方,再也不摘下來了。
偏振鏡的作用
最簡單地解釋:可以濾除反光。自然光從光源發射出來,被物體的表面反射以后,光的屬性就被偷偷改變了,我們將這種光叫做偏振光。人的眼睛無法辨識偏振光和自然光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直觀的“看到”這個變化。但偏振鏡就像是一個過濾器,它允許自然光通過,卻可以攔截一些偏振光,這樣就可以人為的去除“反光”的影響。
這是非常要緊的事!在拍攝九寨溝的水時,可以去掉討厭的水面反光,拍到色彩斑斕的水底植物;在拍攝櫥窗時,可以消除玻璃上反射的霓虹燈光,拍到櫥窗里漂亮的展品。特別是在拍攝藍天白云時,可以過濾一部分天空反光,加深天空藍色,白云便更加突顯。
偏振鏡的使用方法
偏振鏡通常由兩個鐵環組成,一個鐵環可以安裝在鏡頭的前方,擰緊后就不再運動,另一個則承載著一片玻璃,在鐵環擰緊之后,它仍然可以自由旋轉。在使用偏振鏡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取景器里觀察需要消除的反光,左右掐住偏振鏡的前環慢慢旋轉——很快會找到最佳的旋轉角度讓反光消失。不過,偏振鏡一次只能濾除一個方向的偏振光,可能同一個畫面中濾掉玻璃反光時,水面上的反光就濾不掉;濾掉了水面的反光,玻璃的反光又明顯起來。
偏振鏡使用的誤區
偏振鏡最擅長過濾的是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夾角為90度的反光,越是接近180度的反光它就越是無能為力。比如頭頂正上方的太陽光射在水面上,偏振鏡是無法起作用的。另外,金屬表面的反光并不是偏振光,偏振鏡對這樣的反光也無能為力。鏡子是在玻璃上鍍上薄薄的水銀、銀或鋁做成的,所以也不是偏振光。想象一下,如果面對一面鏡子拿起相機,一旋轉偏振鏡,自己就從鏡子里消失了,這是多么恐怖的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偏振鏡會導致2-3倍的光線損失,這樣一來,相機便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光線而無法使用高速快門,在光線稍不充足的情況下,甚至容易因為相機抖動而拍出模糊的照片來。有不少懶人還將UV鏡與偏振鏡疊加在一起使用,由于兩個濾鏡疊加的鏡框太厚,擋住了鏡頭取景,還在畫面的四個角上形成了嚴重的暗角。
為了達到盡量完美的成像效果,光學設計師費了很大的功夫才終于減少了鏡頭里用到的玻璃片。這個改進的過程有時很漫長,比如花了十年,才終于把一枚原本由6片鏡片組成的鏡頭減少到5片鏡片。雖然今天已經有了多層鍍膜技術來大大改善透光率,但100%透明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成像品質的損失仍然會存在。由于技術和成本的原因,廉價的鏡頭所造成的成像品質損失會更大。
因此,偏振鏡是個好東西,但絕不是可以一直安在鏡頭上的,我們只有在必要時才會請它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