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媒體報道,富士康和鄭州市相關領導舉行簽約儀式時,外面有成群結隊的省市領導耐心排隊,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富士康能去自己的轄區投資建廠,但郭總轉來轉去依舊喜歡留在河南,這塊名聲并不是太好的土地,魅力究竟在哪,能讓富士康如此青睞,若干年后他們又該以怎樣的狀態面對彼此呢?
服務到位,員工是中國制造業的根基
談到制造業,普通人腦海里最先浮現出來的就是自動化、大數據或者工業4.0這些高大上的名詞,沒錯,這些的確是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但就眼下來講,員工依舊是中國制造業的根基,同設備、廠房、政策相比,當地的人力資源才是一個巨型制造業入駐的核心條件,或許,這也是富士康選擇河南的最重要原因,沒有之一。事實上,當年富士康要內遷的時候,河北、山西、四川等地都參與了招商大會,他們都希望能引進iPhone,作為本地的高新支柱產業,以增加出口額,像山西、河北等地都有之前富士康投資興建的廠房,配套的周邊體系也比較成熟,照理來說,這些地方獲得富士康投資的機會應該更大一些,但郭臺銘非常精準地預測到了蘋果未來巨大的人力需求,于是,果斷地選擇了鄭州。
與之相呼應的則是河南人民的熱情,從上級領導到普通員工,無一不把建設新園區作為自己的使命。傳說2010年的時候,鄭州施工隊僅僅用了3個月就把K區7棟廠房建設完畢,郭臺銘非常滿意,并稱贊之為鄭州速度。基礎設施完成以后,河南籍員工如潮水般從全國各地回歸,當時富士康在冊人數大約80萬,有15%的人來自河南,巨大的用工需求讓這些人回到了家鄉,事實上,鄭州富士康現有的中層干部有一大部分都是來自于其他廠區的河南人,比如煙臺、昆山,最多的來自于深圳龍華。
其實,河南人向來有能吃苦、肯吃苦的特點,早在改革開放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南下打工,他們在廣東、福建等地非常活躍,也因此形成河南幫,還因一些誤會把自己在東部沿海的名聲搞臭了,比如防火、防盜、防河南人的說法就是這種臭名聲的真實寫照,也讓這個群體在外地的孤獨感愈發地強烈,于是,富士康大舉內遷,算是給河南幫一次重新塑造形象的機會,而他們也抓住了這次機會,不單富士康內的河南幫回來了,其他沿海制造企業的打工者也都紛紛轉頭,結果非常欣喜,最終造就了現在三贏,乃至多贏的局面,也即蘋果贏、富士康贏、河南政府贏,同時,普通的河南人也因此受惠,最大的好處在于,大家終于回到自己的地盤,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有員工甚至打趣道,現在的工作較之以前,簡直上了幾個臺階,最恰如其分地描述莫過于:活少、錢多、離家近!
除了人力資源這個核心優勢之外,河南省各方面的服務也幾乎做到了極致,當年,為了談成富士康的生意,相關部門組建了專門的團隊,跑去深圳一談就是兩個月,項目落地以后又以非常飽滿的熱情投入建設之中,前文所提到的“鄭州速度”非常拉風,頗具審美性,但背后卻是河南工人的勤懇、不眠不休,淚水和血水。如果有幸親身經歷那種瘋狂的狀態,絕對終身難忘,非要媲美秦始皇建設萬里長城顯然是有點夸張,但大概就是這么回事兒吧,要知道iPhone之于生產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正是這樣快節奏的工作才讓河南的工人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此外,鄭州乃至整個河南的基礎設施也是非常完備的,中國制造業玩的是效率,交通尤為重要,河南是一塊大平原,高速公路網笑傲全國、高鐵四通八達,也正是這樣發達的物流才保證了重達幾頓的iPhone順利出貨,要是換了一些其他城市,估計果粉們的購買時間要大大推遲了,總之,河南這片古老的土地與傳統制造業的要求簡直是絕配。
如膠似漆,河南式制造能火多久?
這兩年,隨著iPhone手機的熱賣,富士康和河南的關系非常甜蜜,前者的營收再創新高,后者的出口額則笑傲中部,甚至在全國排名前列,大佬們高興了,底下的人也跟著受惠,年終獎在折扣完通脹比例之后還是有明顯地增長,總之,大家都賺到錢了,關系自然甜蜜,但據知情人人士透露,加上,一些專家的預言,iPhone7可能會成為蘋果的拐點,這個預測將會影響整個供應鏈上數以百萬計的從業者,富士康和河南自然也在其中。
其實,拐點之說自2010年就開始了,那時候的蘋果甚至還沒有火,最高潮的部門莫過于iPhone5前后,先有喬幫主的駕崩,后有iPhone5糟糕的市場表現,那個時候河南工人也都處於夢魘之中,大家都不知所措,甚至做好了天要塌下來的準備,好在,蘋果挺過來了,富士康也挺過來了,自然,河南工人也跟著挺過來了,自那次危機以后,整個產業鏈變得更加團結,比如生產外殼的部門要幫助組裝部門,形成一條線上的螞蚱,眾志成城地又愉快地過了三年。如今新的拐點再次出現,這應該算是盛世中的未雨綢繆,事實上,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品牌沒有理由存活100年,從業者也不能有這樣的奢望,更明智的做法在于盛世之中就開始謀劃未來,或許,富士康這次在河南投資液晶顯示器生產線正是未來的一部分。
如前文所述,人力資源是富士康落戶河南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決定于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特點,但眾所周知,未來制造業將漸漸走向自動化、無人化,用機器代替人工,把人類從繁重的作業中解放出來,而這個趨勢勢必也會成為富士康與河南工人關系的拐點,正如富士康和深圳,在完成了原始的資本和技術積累之后,傳統制造業幾乎是被趕出了沿海,倘若現在不提前布局,河南和富士康遲早也會在員工問題上遇到麻煩,甚至引發社會問題,要知道,給30萬人安排工作崗位可能只需要5年,但要搶走他們飯碗可能需要50年!
事實上,富士康以及河南已經遇到一些麻煩,最大的問題來自于最大的優勢,也即員工問題,管理30萬員工,讓他們有序的工作、吃飯、睡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高層管理者和相關部門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種永遠不會穩定的平衡。最后,我們必須清楚,河南式的制造業最該控訴的地方正在于,他耽誤了一代人的成長,試想,正當美國的青年泡在實驗室和圖書館里研究未來10年的新技術之時,我們的青年還在機械重復地組裝iPhone6s,現在的成績是富士康和河南人的甜蜜,同時,也是未來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