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7電池起火爆炸事故,炸出了一家手機用鋰電池制造行業的隱形冠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9月19日,總部位于香港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發布公告稱,針對2016年9月18日在中國媒體報道的GalaxyNote7電池燃燒問題。“我公司會同客戶三星電子對發生問題的樣品進行了初步研究,判斷該樣品的燃燒與我公司生產的電池無直接關系。根據樣品上燃燒的痕跡,我們推測發熱源來自于電池本體之外,很大可能存在其他外在因素引起發熱問題。”
ATL,這家低調的中國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
這是ATL首次公開承認,自己是三星Note7的電池供應商。
稍早之前,三星已經披露,這次發生爆炸的Note7電池,均由三星自家子公司SDI生產;而ATL為Note7生產的電池,迄今尚無經過廠方確認的燃燒爆炸事故記錄。為此,三星不僅拒絕召回使用ATL電池的Note7手機,還將更多Note7的電池訂單交給ATL。
業內人士認為,在Note7電池爆炸事件中,ATL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技術實力。在消費電子領域,ATL的聚合物電池目前已經做到全球第一。
這家手機電池生產商,有何秘密武器。
創始人:畢業于上海交大船舶工程專業
ATL是一家鋰電池代工企業,創始人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曾毓群。
曾毓群是福建寧德人,在業界他有個廣為人知的英文名Robin。
曾毓群1989年從上海交大船舶工程畢業,畢業分配回福建一家國企。據說只干了3個月,他就辭職,跑到廣東一家電子廠做工程師。
這家工廠名字為東莞新科磁電廠(SAE旗下制造基地)。現在SAE是全球最大的獨立硬盤磁頭供應商。
在新科,曾毓群遇到了一起創辦ATL的另外兩位合伙人。一位是SAE執行總裁梁少康,一位是曾毓群的頂頭上司陳棠華。
據說,有一天,梁少康來找曾毓群讓他幫著看一個電池項目,曾毓群雖然覺得鋰電池可以做,但自己無意加入;后來梁少康找來陳棠華做曾毓群的工作,隨后3人決定創辦ATL。
1999年,ATL正式成立,并在廣東東莞成立工廠,主要業務方向是軟包聚合鋰電池。
因為當時索尼、松下等硬殼、圓柱形電池已經做得很好,ATL決定通過差異化產品來開發市場。
那就是,聚合物鋰電池。
ATL成立以后,曾毓群帶著資金飛到美國,購買了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
這也讓ATL的技術,獲得了諸多大手機品牌的青睞。
但買到技術后,ATL發現,貝爾的技術做出來的電池容易鼓包變形。當曾毓群再去詢問貝爾高層,得到的答案是確實如此,貝爾對此也沒有。當時全球二十幾家企業購買了專利授權,但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ATL后來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也是后來ATL能夠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據悉,曾毓群從美國回來后夜不能寐,趕緊研究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后來從改變電解液成分入手,讓生產電池溶液的企業弄出了七個新配方,排除了原本配方里面低沸點的化學物質,造出來的電池就不鼓包了。
聚合物電池的好處是可以隨意改變電池的形狀,可以為客戶量身定制電池。加上本身過硬的技術,ATL開始不斷贏得國內手機廠商的訂單,逐步發展做大。
被TDK收購
ATL是一家中國公司,但從資本角度上看,ATL是一家日本控股的中國公司。ATL的大股東是日本電子原材料及元器件制造商TDK,也就是新科的母公司。
ATL的發展還算順風順水,2002年6月份,ATL實現了當月盈利,且當年實現了盈利。同年,ATL進行第一輪融資,風投機構是臺灣漢鼎;2003年,又找了第二輪投資,美國凱雷投資和英國3i集團投了2500萬美元。
但后來大股東想要撤資,缺乏資金的ATL必須尋求另外的投資人接盤。當時有兩家機構愿意接手,一家是TDK,也就是新科的母公司;一家是美國公司。最終這部分股權賣給了TDK。
一位ATL內部人士證實:ATL是TDK的子公司,但整個管理團隊大部分還是中國人。應該說ATL盡管被認為是中國企業,但也有濃濃的日本味,這與創始團隊的新科出身有關,也與TDK這個大股東有關。
供貨蘋果
2004年,蘋果找上門,ATL為他們解決了當時鋰電池循環壽命過短的問題。據悉,ATL為蘋果的一款MP3供貨,共計1800萬多個。
隨后,隨著蘋果進軍智能手機行業,ATL也順利成為iPhone電池供應商,直至今天。
如今,ATL已經是高端智能手機首選的電池供應商,三星、蘋果、華為、OPPO等企業都是ATL的客戶。
從規模上來說,ATL如今已經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2015年的營收高達百億元。
2011年,曾毓群進行二次創業,ATL的汽車動力部門剝離出來,在福建寧德成立CATL,中文名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則是一家純中資公司。如今CATL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動力公司,僅次于松下和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