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傳言兩年多的的小米自研芯片終于來了。
站在演講臺上的小米創始人雷軍,捏起一塊小米自研芯片澎湃S1,對臺下觀眾調侃道:“這不是一個‘PPT’芯片,我們已經量產了。”
做芯片九死一生,小米為什么還要做?發布會結束后,雷軍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道出了澎湃S1自主芯片背后的故事,他透露,該芯片定位中高端,前期研發成本已經花了10億元人民幣。
小米造芯不止于此,雷軍把做芯片比作小米進階版的“補課”,因為手機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的淘汰賽,必須要在核心技術上突破。
不僅如此,雷軍還透露了小米新零售的最新進展,并對前小米副總裁Hugo Barra、陳彤等高管離職作出回應。
以下是經第一財經整理的采訪對話:
記者:去年大家都在傳小說做芯片,有人說小米做芯片是因為雷總不服氣,競爭對手說品牌的作用大于實際作用,這些說法并不完全對。哪種可能性更高?
雷軍:今天已經是市場經濟,我們決定做芯片以后,說實話真的是得到了政府所有相關部門的高度支持,令我們挺感動的。我們第一次做芯片,人家就給了我們200萬的先導資金,這個錢對于芯片來說太少了,但是你第一次做,我跟他們說,這叫送溫暖,至少政府表態支持你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我們決定做了以后,其實也是做了一段時間以后才跟政府匯報的。
我覺得從芯片到系統、到手機,如果全流程一起來做的話,優勢很明顯。比如我認為對一款日常使用的手機來說,功耗很關鍵,所以我們在功耗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這樣我們手機可以做得很輕很薄,不用不停地充電。
第二個,比如說我們在拍照上,我們自己掌握了ISP的算法,我們自己有各種優化的可能性,不用用那么高端的相機就可以拍出很好的畫質。其實小米5c的相機畫質非常非常好,也歡迎大家對比一下,這也是澎湃S1的芯片效果。
還有支持安卓的版本,可能米粉要批評我們,說我們支持動作不夠快。但實際上底層支持首先是芯片廠商支持,然后我們作為手機廠商再支持,原來周期拉得很長,現在我們自己做的話,我們可以第一時間支持最新的安卓版本,速度很快。很多細節我就不展開講了,我覺得如果你從芯片到系統到手機全部自己做的話,其實你能發揮的整合效果會更好。
我覺得最最核心的就是我們是要下決心把手機這一塊東西真正做好,我 手機不僅僅是要投芯片,今天我告訴大家,我們也開始在做屏幕、相機各個核心器件。我們最后未必要自己制造,我們的專利里面有不少是關于屏幕和相機的,我們在屏幕設計上也有非常多的專利。我要求我們實驗室能夠自己做相機、自己做屏幕,我們自己能做,才能跟供應商更好的合作,做出有獨特的東西來。
手機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更激烈,大家都需要在核心技術上突破,你所看到的每一點點技術的突破,在今天手機行業里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把手機做好已經非常非常難了,你把手機做出來很容易,做好其實很難。大家都覺得做手機很容易,今天手機在淘汰賽的階段,大量的手機公司已經被淘汰了,全球在急劇的收斂之中,所以做手機是個很難的業務。
記者:在你的定位中,芯片的業務是要給小米手機供貨,還是要跟小米生態鏈許多的硬件廠商供貨,還是要一個獨立的第三方芯片,未來面向所有的硬件領域?
雷軍:這得看我們的技術成熟度和支持能力,至少現在不在我們思考范疇里面,我們首先要追求把這個產品做得出來,質量能做穩定,技術團隊能力的提升,我覺得這是第一步。
做芯片的十年時間,首先要有團隊,有這樣的技術,有這樣的能力積累,你才一步一步能去做。所以,我叫第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是我們證明我們有這樣的團隊,我們證明有這樣的技術,我們能做出來。第一個叫證明。
但是下一個臺階叫大規模,我們的規模已經很大了,我們還要探索有沒有能力做旗艦芯片,我們有沒有能力做到巨大的規模,比如上千萬只、上億片,這都是一個大的挑戰。
記者:您在演講中提到了芯片的特種部隊,能否詳細您介紹一下小米自研的芯片團隊情況?這家公司是小米全資的嗎?
雷軍:這個團隊是由我們手機部的創始成員朱凌負責牽頭來定方向,我自己也是跟松果團隊溝通得非常多。團隊主要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們小米手機創始團隊的部分成員,就是我們一起做小米手機,芯片跟手機是高度相關的。第二個,我們在世界范圍內找了很多做芯片的專家,初期團隊規模不大,100多人。我們初期做的時候做好了做十年的打算,所以我們初期非常低調,也是免得大家期望值過高。我覺得做芯片很不容易,我認為我們今天在發布會現場,剛才我跟整個團隊合影,我就講像在夢里一樣,都不敢相信我們芯片做出來了,因為這個事情還是挺難的。
這個團隊今天是小米全資的,我覺得長期我們也歡迎更多投資機構一起來參與。
記者:小米今年推的第一款芯片有沒有出貨量的預期?
雷軍:關于出貨量,我更關心口碑和使用體驗,如果這個產品口碑好,自然就賣得多,如果口碑不好,就賣得少。其實這些年,我覺得小米的產品里面,出貨量只是結果,它絕對不是目標。我覺得我的目標,關注的焦點還在于這款手機發布以后的使用體驗。當然我自己很有信心,因為我自己已經用了半年,我覺得質量已經非常穩定,還要接受用戶的檢驗。
記者:之前你也說到你們運氣好,你一開始真正心理預測大概多久能做出這個芯片?中間有沒有一些時候讓你覺得可能實現不了這個目標?
雷軍:最少三年。
我覺得在我決定干之前壓力很大,決定干了以后,蒙著眼睛往前沖,既然都決定干了,這個錢都花了,只能往前沖。最難的一刻,第一個時間點是決策干這件事情,決定之后,我自己的期望值并沒有那么高,三年做完就已經了不起了。
第二個時間點是流片, 這是一個巨大的決定,一決定之后,這么多錢放進去了。他們去流片,我說你們真的檢查好了嗎,真的沒問題嗎,他們說已經檢查多少多少遍了,沒問題。我自己不懂做芯片,我要么選擇相信,要么選擇不相信,最后我選擇了相信,我說行吧,去干。出來以后,心里是七上八下的,因為我們做工程這么長時間,順利流個片,只要付錢就可以流出來,但是流完片這東西能不能用,干個三五次,就成無底洞了。所以,芯片出來那個星期又激動又緊張,但是那個星期之后,就踏實了。激動的是打通電話、點亮屏,能干,到此時此刻,我都不太相信,覺得在夢里一樣 。
記者:有沒有想象十年要花多少錢?從成本角度看的話,小米芯片需要做到什么樣的規模?
雷軍:反正我第一次問的時候,他們就說十億人民幣起跑,越做得高端,花的錢越多,制成越復雜。比如說10納米都是一兩千萬美金。。
我們雖然是創業公司,但是我們還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創業公司,今天還是千億規模的。我覺得十億不是小數字,重要的是如果花十億就足夠的話,那對我來說是個很小的數字。
在自研手機芯片沒上規模之前,我們的成本貴得離譜,主要是研發成本貴。至少得到千萬級,才會有成本優勢。
舉個例子,這么高的研發成本,賣一百萬片,每一片的研發成本是多少?一千塊錢。手機才賣1499,你不得全兜著嗎?你賣一千萬片,100塊人民幣,你賣一億片,每一個的研發成本十塊。所以,芯片自身的加工成本,隨著工藝的提高也越來越貴。
要是計入成本的話,小米5c怎么也得三四千塊錢,能不能賺回來還是個問題。所以這個東西就是看你下不下決心了。需要大家的鼓勵,如果拿放大鏡看缺點的話,這個缺點是一堆一堆的,真的需要大家的鼓勵。
我聽說做芯片的,他們做那種旗艦芯片每一代的投資都在十億美金以上,所以做芯片其實是一個非常高技術的含量和非常高投入的事情。
記者:華為做芯片,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個過程中經歷不少曲折,小米有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有專門做過研究華為做芯片的案例嗎?
雷軍:研究過,我剛才講了,后發優勢,他們作為先行者是因為15、16年前整個技術的成熟度跟今天不一樣。在那個時間點做的時間就會很長。我們中國老談后發優勢,我們當初普及電話普及得不好,但是手機上來以后,我們的普及率有多高,美國的電話普及率高,反而手機的普及率在初級階段都不如中國。包括4G的普及、O2O 服務也是這樣。
所以,我覺得華為做得很出色,海思花了15年的時間到今天,我覺得他們要走的路,他們曾經踏過的坑,搞不好我們也會進入坑里。但是我覺得可以說的,他們前進的道路,我們跨越的概率不是很高,我們也會一個坑一個坑去踏。主要問題是因為切入這個時間點,基礎技術的成熟度比當年他們做的時候要好很多,但這不意味著我們真的會得到大家大規模的認同,從入門級到旗艦都做得很好,我覺得可能我們也需要十年的時間,我們現在只做了一款中高端的,等我們的產品線都做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小米自己造芯片,會改變我們跟高通的關系或者之前的盟友的關系嗎?
雷軍:我們今天只是做了一款中高端的芯片,以小米的全產品系來看的話,我們是以引進別人的技術和自我研發相結合來推進的。所以我覺得處理好跟其他芯片公司之間的關系對我們來說也還是很重要的內容。
哪怕三星和華為,也用高通和MTK的芯片,大家都采用這樣的策略,其實蘋果的基帶用的是高通的,他們只做了AP。所以我認為手機公司最核心的目的是自研芯片解決核心問題,然后內外兼修把產品做得更好,不是說我們要成為一家獨立的芯片供應商,我認為前三名都沒有這樣的計劃,我們也沒有,我們更多的還是掌握核心技術,把手機做得更有特色。
記者:能不能總結一下,小米芯片跟華為、高通相比,大概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雷軍:我剛才已經說了,在中高端產品上,我們已經發布了量產可商用,而且已經做成手機,周五就能買到,對于第一次做芯片的來說,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技術比較,我們只能對比同一個檔次,他們兩家都在做旗艦芯片,他們做的時間比我們長,我覺得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
記者:問一個關于未來兩三年的問題,5G是一個很火的話題,包括像高通、三星現在都已經推出了5G的芯片了,所以我想問一下,小米對于5G未來有沒有布局?從您的角度,您怎么看5G這個產業對于以小米為代表的中國的產業鏈會有什么樣的機會?
雷軍:我覺得5G最快商用估計也到2020年,小米也加入了5G的標準化委員會,在這個領域也有專門的隊伍在研究5G。我覺得5G對今天的手機工業的影響,我們還在評估之中,它所強調的安全性、及時性,研究的穩定性,從今天的技術指標來看,對手機用戶的影響不會像2G轉3G、4G這么明顯,但是它對哪個行業影響?其實對所有設備互聯有巨大的影響,所以對手機行業的影響,我們今天從技術資料的評估,不會超過從2G轉3G、4G這么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有專門的團隊在做5G。
說實在的,5G還有四五年的時間,我覺得對我們一個第一次做芯片的公司,只要能在四五年后趕上這一趟就行,不用說我們今天就出5G芯片。當然,可能對于高通來說,它不一樣,它是全球領導性的廠商,需要在這個領域里提前部署。我覺得我們只要能夠跟上時間表就行了。
記者:您剛才提到手機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去年開始手機市場是大洗牌,尤其是手機廠商向傳統的營銷渠道的發力非常明顯,小米有哪些應對手機市場上的策略?
雷軍:我覺得首先小米做手機的目的是為了踐行新國貨,新國貨我想了兩點第一點,怎么把產品做好,做到感動人心,做要有口碑;第二點,就是效率的革命,怎么通過提高效率,不是降低質量,不是偷工減料,是通過效率的提升來做到超級的性價比,來做到同樣的產品價錢非常便宜,同樣的價錢,性能和體驗非常好。
我們從效率革命上來講,小米首先選擇了電商模式,因為電商模式效率最高,我們遇到的真正挑戰是,電商模式在手機領域只占整個市場的不到20%,甚至有的低于16%,我們在這些領域一直遙遙領先,一直排在第一位。我們遇到的挑戰,就是這個市場全是我的,也排不到前三位,為什么呢?是因為線下市場一直占了市場的80%以上,這是主要問題。
小米怎么應對這個挑戰?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我守住電商就行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就是我們在想能不能用互聯網思維打造高效率的零售模式,去年小米之家的新零售,我們不需要一百塊錢的東西賣250塊錢,不需要,一百塊錢的東西賣110,我們就能打平甚至有利潤,所以整個新零售已經開始了,就是用互聯網的技術和互聯網的思維去重構今天的零售渠道。重構零售渠道的成本很高,一層層下來,大家不怎么掙錢還累個半死。所以,我們的觀點就是,在手機行業前幾年是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現在到了新零售和渠道變革的階段,我們怎么能夠用效率提升線下渠道的效率,所以這就是小米在探索的。
小米之家接下來是怎么在執行上保證能夠放大規模,因為去年一年下來,我們只干了50幾家,今年會達到250家,今年是個大挑戰。
記者:之前一直說小米要補課,小米遇到了很多問題,您認為到今天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雷軍:小米補課跟芯片沒有必要關系,就核心技術上的投入,其實可以不投,但是如果不投的話,想要把產品做出特色,不容易。我覺得核心技術是一個進階版的補課,它不在尋常意義的補課上,核心技術的維度更高。你也可以不做,你不就晚一兩年嗎,其實投核心技術并不意味著省錢,剛開始很花錢,只有做到規模的時候才會省錢。
補課補什么地方?我覺得小米今天要做1000億,在世界20多個國家管理的復雜度、精細化程度的要求、每個細節的要求,我覺得其實我們到了一個要放慢腳步,梳理每一個環節,把每個環節做好的階段,很多公司到了一萬人,1000億都會有這個階段,中國民營企業千億收入的有20幾家吧。
記者:您今年的工作計劃中說,今年要實現營收過千億,您是打算如何完成這個小目標的?
雷軍:我覺得90%把握吧。過去大家對我們的要求挺苛刻的,我們真正一放緩,大家的批評之聲很多,逼得我們秀一下實力。其實真的是被逼的,我并不想講這個數字,是因為在一片批評之聲下,我們要給合作伙伴,給我們的用戶以信心,我覺得小米比大家想象的其實要健康,要好。
記者:這個小目標里面,手機占多少?
雷軍:我覺得有些詳細的任務,我們到今年年底完成了再講吧,當然完不成也沒關系,真的做了990億也不丟人。我自己的觀點,我們去年全年規劃,我覺得90%的概率吧。一千億應該不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今天我們有非常多的業務在100%增長,甚至超過100%增速,比如目前小米手機在國際市場的增長。
記者:小米副總裁Hugo Barra、陳彤的離開,有人說小米對于專業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您自己是怎么看這個評論的?
雷軍:我覺得一個公司有人加入,有人離開,這是很正常的人才流動。因為個人和家庭的原因,我們也蠻能理解的,而且關系也很好,Hugo去Facebook以后,也強化了跟小米之間的合作。
老陳跟我也是老朋友了,在新浪的時候,做內容很強,因為一點資訊小米也是主要股東,他去一點資訊會對小米的價值更高,所以小米派他去做一點資訊的董事和總裁,我覺得這對小米也有很高的價值。小米在這些年里面吸納了不少優秀人才,而且我們在未來吸納人才上還要再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