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在應用場景難有突破性的進展情況下,吸引用戶購買和換機需求,也由原來的硬件配置升級大戰,轉為外觀設計等"顏值"套路大戰。柔性OLED顯示屏由于可以提供更自由的外觀設計,成為了智能手機行業關注焦點之一。
而顯示行業在顯示技術發展遇到瓶頸的情況下,柔性OLED顯示屏更復雜的生產技術與更低的產品良率,也成為消化行業過剩產能良藥,并且也可以因此持續得到資本的追逐熱忱,新增更多的產能配置。
其中三星SD計劃投資約27億美元把L7-1LCD面板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升級,成為第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一期產能每月3萬片,明年二期擴產后,產能增至4.5萬片;另外計劃投資約27億——36億美元擴大A3工廠的柔性OLED面板產能,約9億美元對越南模塊工廠進行擴產。
三星SDI目前是全球唯一量產中小尺寸柔性OLED面板的供應商,自2012年起,每年投資36-45億美元用于顯示面板生產線升級,但自去年開始,每年近90億美元的投資,全部都用在了柔性OLED面板產能擴張上,快速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三星SDI在手機OLED面板市場上占據95%的市場份額,行業預計三星SDI今年擴產完成后,到年底柔性OLED的月產能將達到12萬片,明年隨著新產能開始釋放,舊的產能持續轉換為柔性OLED產能,三星SDI將在該領域繼續保持行業絕對領先地位。
在行業其它廠商沒有實力挑戰三星SDI的情況下,蘋果iPhone手機的OLED顯示屏也只有其獨家供應,三星SDI抓緊擴大產能,也是為了滿足蘋果后續的巨大需求,穩住這個行業最大的金主。
不僅蘋果手機需要柔性OLED顯示屏來提升產品性能,在外觀與續航的市場需求推動下,安卓陣營的手機廠商也在積極布局柔性OLED顯示技術,這讓處在智能手機制造業中心的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們也毫不猶豫的砸下巨資,一座又一座的蓋新廠來為未來能夠生產柔性OLED顯示面板做準備。
繼去年京東方新蓋兩座OLED面板廠、維信諾、天馬、和輝、信利各新蓋一座OLED面板廠后,TCL集團發布公告稱,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在今年3月31日再次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簽訂合作協議,投資350億元建設6代LTPS——AMOLED柔性顯示面板生產線,產能釋放后,東湖高新區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出規模將有望達到全國第一。
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即武漢華星光電二期項目(t4),生產3-12英寸產品,擬于2017年6月30日前開工建設,預計2019年第二季度投產,2020年上半年量產,預計滿產后將達到月產4.5萬。
華星光電2014年已在武漢投資160億元建設了一條6代LTPS-LCD面板線(t3),并已于2016年底投產,由于AMOLED面板的背板基板主要也是采用LTPS工藝,華星光電t3項目的量產將為t4項目建設提供技術積累,同時華星光電此前還專門建設了一條4.5代柔性OLED研發產線,來積累相關量產技術與經驗。
華星光電在深圳與三星合作建了兩條8.5代面板線t1、t2,共同投資的第11代面板線t5也已開工建設。至于華星武漢的OLED面板產線,會不會得到三星的技術與設備支持,其產能釋放后,會不會也并入三星的采購計劃內,暫時雙方并無明確的表態。
華星光電在業內以低成本規模量產標準品出名,t1、t2LCD生產線由于有TCL和三星的巨額采購量支持,一直滿負荷運行,產出率和利潤率都較高。而柔性OLED市場也還是一個增量市場,相信華星光電仍會采取同樣的策略,復制t1、t2項目的經驗,用最成熟的技術來生產柔性OLED手機顯示屏標準品,最快的收回其投資。
總的來說,在資本過剩的中國市場上,OLED產業最不差錢。一座又一座工廠狂蓋,也讓國際上的同行十分郁悶。除了臺資面板企業幾乎不在投資OLED產業外,日本面板企業則一直苦于沒錢經營,剩下的就只有中國面板企業與韓國面板企業競爭。
即便這樣,整個OLED產業擴張仍受日本的設備廠商產能限制,包括中國在內的設備廠商幾乎難以從中受益。日本的面板廠商JDI近日宣布與JOLED合并,一起耕耘OLED市場,外界普遍認為是JDI也拿不到生產OLED面板的關鍵設備,希望能借OLED的打印技術,差異化的往OLED照明方面發展。
同樣,同為韓國面板巨頭的LG,雖然的OLED電視面板上領先全球,但在手機OLED面板上仍然沒有跟上三星的腳步,受限OLED關鍵設備的限制,其投資的第一條OLED第6代產線,投產日期也遲遲未能確定,預計可能要推遲到今年底生產線才能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