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手機品牌發展突飛猛進,從一躍而起的小米,到慢慢發力的華為,或商務專精的金立,還是守著年輕人的OPPO vivo,整個手機市場份額已經被蠶食大半。雖然蘋果三星還是照樣堅挺,但也不乏像IUNI和大可樂這樣的角色。
對于迅猛發展的中國手機品牌,ARM還有一個特定的詞來形容——China speed(中國速度)。
ARM或許你聽著有點陌生?沒關系,你只要知道安卓手機用的處理器,包括高通、三星、聯發科、華為,基本都需要它的架構支持才能運行。
在近期推出新一代ARM Cortex-A75和A55 CPU之前,ARM在英國劍橋舉辦了一個會展,展覽上代表們在談到如今處理器需要不斷變化來適應新需求時,ARM的渠道總監Ian Hutchinson談到了“中國速度”。
他說當初華為在準備推出Mate9的時候,需要更好的Mali-G71圖形處理器的支持,在這方面需要ARM加快速度。
最后,華為在原本需要一年研發周期的芯片領域,僅用了8個月就發布了搭載該芯片技術的新品手機,把原本需要的研發的時間砍掉了三分之一。
這種迭代的速度在中國市場十分常見。位于深圳的一加科技,幾個月的時間,就用性能稍微好一點的一加3T取代原來的一加3,而且在最近還準備發布新款的一加5。
OPPO vivo也是如此,在原作的基礎上,可能一個小修改或者小升級,就可以一躍成為一個新版本。
在被問到為什么中國手機發展能如此迅猛的時候,ARM表示,國內廠商并沒有做多少測試和調查,他們只是在積極地劃分與規劃。也就是說,當一個芯片被設計出來了,根據預期的功率和發熱控制的數據做參考,等芯片能夠實現量產時候,其實就離裝在手機上發售的日子不久了。
這里面肯定會有一定的風險,想當初,驍龍810燙壞了多少手機?看看小米的過山車式命運,還有聯想的多線收購就知道了。
埃森哲最新的一項數據顯示,國內的電子產品消費者數量,以及每年購買新手機的意愿都在增長。不過在入手新品的門檻上,國內消費者大都扎根于就是功利主義,也就是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東西。所以國內的手機型號都在性價比的基礎上升級參數表。這樣一來,國外大多手機品牌即使有實力,也難跟上國內的發展速度。即使是國內都認同的iPhone,一年一升級的情況下,也在面臨著銷量的下滑。
試圖冒險,是在激烈競爭中國手機市場活下去的必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