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個行業都有競爭,這促使他們互相進步。正如汽車霸主的奔馳與寶馬、快餐行業的麥當勞與肯德基、航天領域的美國與蘇聯(俄羅斯)……而智能手機產業鏈同樣有這樣“亦敵亦師亦友”的競爭,最激烈的莫過于智能手機的核心“處理器”。
本文鏈接:http://www.manmachine.cn/news/show-htm-itemid-22184.html
新(芯)的競爭:華為麒麟PK高通驍龍
根據國際知名調研機構IDC數據:三星(獵戶座+高通驍龍)、蘋果(A系列)、華為(麒麟芯)、OPPO和vivo(高端高通驍龍+中低端MTK)這五家包攬了2016年全球出貨量前五名。可以發現,前三名的三星、蘋果、華為都進行自研芯片;另外,三星由于獵戶座不支持全網通,國行版采用高通驍龍處理器。
新晉小生“麒麟”與老牌勁旅“驍龍”的你追我趕
成立于1985年的高通掌握大量通訊專利,故而在手機芯片的基帶研發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技術壁壘。目前高通驍龍芯片已經實現高(8系)、中(6系)、低(4系)的全面覆蓋,不僅在高端持續發力,低端擠占聯發科份額,大有一統芯片江湖的野心。
比起老牌勁旅高通驍龍,華為麒麟絕對算是新晉小生。早在八年前(2009年)華為便意識到:想做高端智能手機,必須有自己的“芯”。于是,從2009到2017年間,華為麒麟默默努力、不斷進步:
2009年初試牛刀的華為推出第一款手機AP芯片——Hi3611(K3V1處理器);
2012年,華為推出當時業界體積最小的高性能四核A9架構K3V2處理器;
2014年初,華為麒麟910芯片面世,采用Mali 450 MP4和28nm制程,解決兼容性和功耗問題,成為華為麒麟首款SoC手機芯片。一舉奠定華為麒麟長續航和高性能的特點(高通發布28nm制程的驍龍801,配置四核Krait 400 CPU和Adreno 330 GPU,性能相當強悍。此時,麒麟910和驍龍801差距巨大);
2014下半年,華為推出麒麟920系列芯片,讓華為成功入住高端市場的華為Mate 7便搭載這顆芯(而高通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激進的選擇當時最強勁的A57內核和20nm工藝制程,推出驍龍810處理器,后被大家譽為“火龍”。由于高通的失誤,麒麟與驍龍的差距大幅縮小);
2015年3月,華為推出小幅升級的麒麟930,集成8核A53和28nm制程;
2015年11月,率先采用全球最先進16nm工藝的麒麟950正式發布,搭載A72*4+A53*4,讓麒麟950奠定長續航與高性能的再一次突破。憑借著麒麟950芯片,華為Mate 8手機也獲得了四個月銷售400萬部的佳績(15年底,高通驍龍820處理器推出,采用四核Kyro CPU 內核、Adreno 530和14nm工藝,再次拉開和麒麟950的差距,然而,此時麒麟已經全面趕超驍龍,基本沒有差距了);
隨著一代一代的交替升級,我們不難發現麒麟和驍龍已經沒有差距了,特別是由于高通驍龍810的發熱問題,使得堅持長續航和高性能的麒麟950一舉超越。此外,麒麟芯片由于自研自產自銷,11月剛發布麒麟950,12月便可搭載到華為Mate 8上發售;而高通驍龍820年底發布,次年6月份才在市面上廣泛可見,這中間的斷檔期足以讓華為終端和麒麟芯片占領足夠多的市場份額。
而在2016年10月,麒麟960正式發布,首次配備A73*4+A53*4 CPU內核,Mali G71 MP8 GPU,16nm工藝,配備全網通基帶,整體性能相當出色,已經完全超越高通820/821處理器。這時候,差距已經追平,甚至迎頭趕上。
麒麟960獲譽無數
2017世界智能手機大會及移動終端產業大會上,華為麒麟960榮獲產品技術進步獎;搭載麒麟960處理器的華為P10榮獲智能手機行業突出貢獻獎。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麒麟960被推薦為“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此外,麒麟960還被美國權威科技媒體Android Authority評為“2016最佳安卓手機處理器”。
今年6月底中國移動公布的“終端產品白皮書及終端質量報告”顯示:旗艦芯片評測上,在通信性能高通驍龍835與華為麒麟960全面領先,都得到了五星評價,高通的抗干擾功能突出,麒麟的語音質量性能優良。
寫在最后
華為麒麟和高通驍龍均是世界級領先的高端旗艦處理器,代表當前安卓手機處理器的最高水平。而兩家均堅持對技術的不斷精進,每年秋季麒麟新品發布,領先驍龍一些;每年春季驍龍新品發布,某些方面又領先麒麟一點點。這樣的良性技術比拼和競爭,不僅僅讓自己進步,更帶領整個手機SoC芯片行業飛速發展,受益的無疑是咱們消費者。轉眼又到秋季,不知道麒麟970又會帶來怎樣的突破,會不會直接上到7nm或者10nm進程呢?讓我們一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