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在智能手機市場品牌效益目前基本上大勢已定,最為典型的就是產能集中化,智能手機市場經過不斷洗牌,國內市場前五名手機廠商所占整個市場份額就高達71.0%。盡管當前全球智能手機前十名中中國手機廠商占據7名,但是就利潤而言,蘋果和三星依然吞下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在國產手機品牌中,盡管華為出貨量最大,但是利潤卻不如OPPO和vivo!
整體看來,手機廠商發展至今,各大手機品牌包括小眾手機廠商都已經把利潤追求擺在了第一位,以華為為例,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頻頻對外表示將要大力提倡加大力度提高利潤,甚至在今年還曾對外宣稱可能會放棄海外市占率低于10%的市場,而其目的也主要在于利潤問題。
除了上述智能手機市場產能走向集中化,品牌效益大勢已定以外,手機廠商目前之所以如此注重利潤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硬件盈利空間在不斷的被弱化。從去年開始至今,手機供應鏈不斷傳出各種產品缺貨漲價的消息,一方面原因的確在于市場調控力度不夠,而另一方面則主要受到智能手機整體格局的影響,導致供應鏈端人為因素影響太大!近來,更是有消息報道稱,華為、OPPO、vivo、小米等手機品牌通過打“擦邊球”方式,每年多賺幾十億!
利用“導流”和不可卸載軟件 華為/OPPO/vivo/小米每年多賺幾十億
早在今年幾個月前,手機報在線(http://www.manmachine.cn/)就曾報道過,OPPO由于在軟件方面的一些作法,導致武漢中級人民法院對OPPO發出訴前禁令,并且武漢市江岸區一家手機旗艦店已經被要求暫停出售OPPO手機!
主要原因在于OPPO手機用戶在下載安裝“騰訊手機管家”軟件時,就遭遇這種情況,用戶會反復遭遇彈窗警告提示、或是跳轉至OPP0“軟件商店”鏈接按鈕。針對此事,日前,武漢中級人民法院就OPPO手機發出訴前禁令,要求OPPO公司停止類似行為。而且在停止行為前,武漢市江岸區一手機店已被要求暫停銷售OPPO手機。
安卓手機用戶應該都知道,消費者用手機瀏覽器或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應用軟件完成進入安裝環節的時候,手機屏幕上跳出彈窗,提示該應用軟件可能存在安全風險,建議用戶前往手機內置的應用商店進行下載。
當消費者看到“需自行承擔可能的手機損壞和數據丟失風險“的警示提醒后,不少消費者將不會繼續安裝軟件件。而一些手機廠商正是利用消費者的這種警惕性,借機向自家手機內置的應用商店“導流”從中牟利。
正因為此,導致手機廠商與第三方軟件市場之間的爭奪變得越來越激烈,手機廠商通過類似于OPPO的方式,將流量導入自家應用平臺的事情也屢見不鮮。其實不止OPPO此次在武漢被禁售,包括華為、vivo、小米都有遭遇過類似的控訴。
早在2016年底,安智市場就將華為告上法院,要求賠禮道歉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安智市場方面表示,當用戶通過應用市場或者直接通過原告網站,下載“安智市場”軟件時,華為手機及其操作系統會提示:“該應用未經華為市場安全檢測,請謹慎安裝”,并在該頁面“官方推薦”處推薦“華為應用市場”。
而在今年年初,vivo也因類似行為被騰訊在南京中院申請訴前禁令。法院裁定,vivo在用戶下載安裝申請人“應用寶”軟件的過程中,進行反復彈窗提示、設置倒數讀秒默認取消安裝以及設置跳轉至“vivo應用商店”鏈接按鈕的行為,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責令vivo公司停止前述行為。
上述現象可以劃分為“導流”,此外,還有更為強硬的一種做法則是通過“不可卸載”軟件來獲利。而這種現象在國產手機品牌中普遍存在,手機廠商在產品上市之前內置一些軟件,用戶如果要刪除的話則必須先要ROOT刷機獲取權限!內置軟件現象不僅僅在手機廠商端體現的很明顯,尤其是在通過運營商渠道的手機,則內置了更多的一些軟件!可以說,在這方面,運營商比手機廠商做的更加徹底!
據筆者查詢得知,早在2016年12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工信部信管〔2016〕407號印發《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該《規定》共14條,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簡單說來,該《規定》的目的在于對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分服務進行規范化!
此外,該《規定》還要求生產企業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均明示所提供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相關信息,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可卸載,明確了從事應用商店等移動應用分發平臺服務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以及在移動智能終端中預置了移動應用分發平臺的生產企業對所提供的應用軟件負有的管理責任,還規定了通信主管部門的相應管理職責。
盡管該《規定》已經執行了一個月多,但是近期就媒體報道稱,一些手機品牌的手機在系統升級過后,此前已經卸載了的軟件又重新“自動安裝”好了,此外,系統升級后一些內置的軟件依然無法刪除,如小米視頻、游戲等!而華為、OPPO、vivo在軟件分發方面每年都有幾十億的收入,小米則會更多!而在幾年前,更是有“手機還沒上市賣出去成本就收回”的神奇說法,其背后所指就是通過內置軟件獲得了高額利潤!
據手機報(http://www.manmachine.cn/)了解到,手機廠商通過APP軟件獲利渠道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上述的內置軟件,消費者無法刪除,如某手機安裝了騰訊APP,消費者最終點擊打開,那么手機廠商將能夠獲得1.5元或者多少錢;而另一種方式則是通過上述的導流,最后消費者通過手機廠商自己的應用商店下載軟件,這種情況下,不同的軟件APP價格不一樣,如有些金融APP,消費者每下載一次手機廠商可獲利幾十塊錢!從這方面來看,華為、OPPO、vivo、小米等通過這種方法每年獲得幾十億的利潤則十分正常,可以算得上是零成本的買賣!
除了內置很多如法刪除的軟件以外,還有就是如OPPO被起訴一樣的原因“導流”,同時,現在的手機廠商一般都有內置自己的“應用商店”,如華為手機就內置了應用市場,在這內置的應用市場中,很多軟件無法下載或者完全搜索不到,如“Anyview”閱讀軟件,如果通過瀏覽器下載Anyview的話,在按照環節其就會提示“未經華為應用市場兼容性和安全檢測,請謹慎安裝。”如果進一步點擊“官方推薦”的話,則會進入華為內置的應用市場,但是在華為的應用市場中根本無法搜索到該軟件,這看似是一種善意的提醒,實則也是是一種導流沒事,再如該軟件的競爭對手“安卓市場”。
不過,上述《規定》明確要求,生產企業應約束銷售渠道,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在移動智能終端中安裝應用軟件,并提示用戶終端在銷售渠道等環節被裝入應用軟件的可能性、風險和應對措施。
據手機報在線(http://www.manmachine.cn/)了解到,涉及系統層面的信息全部是由手機廠商自己所決定,據聞泰、華勤等ODM廠商對筆者表示,他們都不會干涉,由手機廠商規定。這也就是說,關于內置軟件的利潤,基本上全是由手機廠商獨吞,而該部分利潤的大小則主要與內置軟件的數量以及手機廠商出貨量來決定!
單純硬件盈利壓力大 手機廠商利潤走向多元化
從國內手機廠商來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手機品牌開始集體上調手機售價,美其名曰主要受到上游供應商產品漲價所導致,不可否認,上游供應鏈零配件在過去的一年中乃至目前,很多配件都存在缺貨漲價的因素!
從供應鏈端來看,主要占據手機硬件成本的當屬處理器以其配套、顯示屏以及內存,這三者在手機硬件成本中所占據的比例高達60%,而在這三種核心配件方面,其中處理器市場劃分十分明確,高端主要是高通霸占,中低端目前則是展訊、聯發科以及聯芯殺價十分嚴重,去年聯發科利潤大增主要受益于全年全產品線缺貨,顯示屏中的OLED面板目前基本上是三星一家霸占,內存更不用說,從去年年中漲價至今且據市場消息稱將會繼續漲下去!此外還有一些其他配件同樣也處于缺貨漲價狀態。
基于上述所言配件的漲價,互聯網手機品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集體調高手機售價。早在今年2月4日,小米甚至還發布《關于紅米4/4A價格調整公告》,據公告表示:“自2016年底起,由于元器件采購成本上漲和匯率波動影響,導致紅米4/4A的成本劇增,之前定制的零售價已經嚴重低于產品成本,為了保證正常供應,我們決定紅米4系列的零售價格上調100元,紅米4A標準版調整為799元,紅米4高配版調整為999元,紅米4A調整為599元。2月4日早上9電在小米商城、小米天貓官方旗艦店、小米之家等渠道開始執行新價格。”
據手機報(http://www.manmachine.cn/)總結所漲價的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以互聯網手機品牌為主,漲價最厲害的基本上是千元機,換而言之即低端機,這些機型原本利潤空間就小,其對外的漲價解釋則在于兩方面:一方面是配件漲價,而另一方面則是受到外匯影響。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在于這些手機品牌此前所殺價十分厲害!
而供應鏈缺貨漲價的原因,主要在于兩方面:一方面在于市場調控,在過去的一年中,手機終端可謂發生了一次大的洗牌,導致很多手機廠商和供應鏈廠商最終破產倒閉,與此同時,諸如OPPO、vivo等新貴迅速崛起,供應商在選擇客戶的過程中有了很大的傾向性;其次,從整個手機市場來看,兩極分化已經十分明確,毫無疑問隨著這種趨勢的進一步蔓延,將會有更多的供應商最終出局,對于供應商而言,此時可謂是最后一波紅利時機,換而言之即人為因素影響很大!
再來看一份數據,以OPPO、vivo、華為為例,其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同比都增長不少,不過就單部手機利潤而言,卻都不足100元,按照前文的說法,其每年通過軟件分發可以獲得幾十億利潤的話,那么,這就相當于其每年多銷售了幾千萬的手機!
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手機廠商的獲利渠道也走向多元化,此前主要是通過手機銷售以及運營商補貼獲取利潤,但是隨著華為、OPPO以及小米等手機廠商的出貨量不斷增大,通過軟件獲取利潤則成為一種重要的渠道!據手機報在線了解到,目前一些軟件廠商正在與一些二三線方案商或者走運營商渠道為主的手機廠商洽談合作!
通過軟件獲利最為典型的就是蘋果!眾所周知蘋果的IOS系統是十分封閉的,對于入駐的軟件而言,都要通過其審核,此外大部分的軟件廠商還必須得繳納一定的利益,而其依托的則是其強大的出貨量或者說用戶!在幾個月前,蘋果甚至還和微信鬧翻要求后者繳納30%的利益!隨著國內前幾名手機廠商出貨量的不斷增加,如果內置軟件現象沒有被壓制的話,其在這方面的獲利將會繼續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蘋果在手機廠商中之所以獲利如此之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三方面:首先是其出貨量,手機銷量目前是手機廠商獲利最高的渠道;其次是對供應鏈的把控,目前蘋果處理器都是內供,不排除今后其更多的核心部件會自己提供,今年已經宣布將會把Imagination踢出供應商名單,而Dialog也岌岌可危;其三則是IOS系統的封閉性,導致大部分入駐的軟件APP都必須得繳納一定的利潤。簡而言之,蘋果已經形成了生態系統,而在軟件方面做的更徹底,與蘋果相反的則是三星在硬件生態系統做的很徹底!
從國內手機廠商內置軟件來看,手機廠商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在打“擦邊球”,而其背后的原因則在于《規定》中的“基本功能軟件”定義并不是十分明確,其規定的是四類軟件:一類是操作系統基本軟件,一類是保證智能終端能夠正常運行的應用軟件,還有就是基本通信應用以及應用軟件下載渠道,而導流明顯就是鉆第四類的空子。其背后所涉及的則主要在于手機廠商的獲利問題,如果最終工信部嚴格審核下來,想必一些手機廠商則會規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