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中國,后者已變成了現實。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服務已能夠讓你用面部識別技術來轉賬支付。在中國,這款移動應用程序擁有1.2億個用戶。在9月初,阿里巴巴的螞蟻金融服務與肯德基合作推出了基于面部識別的支付服務。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將錢包和手機放在家里。但是,基于面部識別的支付服務在美國能夠受到追捧嗎?這種可能性可能超出你的想象。下面讓我們來談談為什么。
1. 面部識別技術已很成熟。
由于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面部識別技術在過去幾年中獲得了長足發展。在今年1月,百度利用其面部識別技術在中國推出了一檔電視節目。該節目讓人工智能與人類比賽,看誰更擅長識別人的臉部和聲音特征。迄今為止,百度的人工智能系統在節目中已大敗它的人類競爭對手。
現在,即使在低光環境下或從刁鉆的角度,面部識別技術也可以準確地識別人臉。在中國,這種技術已得到了普遍應用。甚至連一些銀行也開始利用面部識別技術來發放貸款。中國人搭乘火車,購買車票,只需要出示他們的臉就可以,而不必掏出錢包付費。
2. 蘋果、Facebook、谷歌(微博)和亞馬遜都已開始采用這項技術。
蘋果iPhone X將會采用面部識別技術Face ID,從而讓用戶用自己的臉來解鎖手機。蘋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確保用戶的面部照片不會被保存到云端。而Facebook的立場可沒有這么鮮明。該公司利用龐大的用戶面部照片數據庫來進行人工智能研究,并最終可能會利用這些數據來了解用戶的愛好、偏好和興趣,從而推出針對性的廣告。谷歌在其安卓平臺中也采用了面部識別技術。它可能會共享面部數據,從而讓你朋友們的照片出現的你的臉能夠被立即標示出來。Facebook已開始采用這項功能。雖然亞馬遜還沒有利用公眾的面部數據來開發其面部識別技術,但是該公司的面部識別項目正開展得如火如荼。
3. 這種技術將提供極大的便利性。
想象一下,你走進一家商店,取下你想要的東西,然后沖著攝像頭微微一笑就完成了支付過程。例如,你將能夠非常方便地在星巴克購買咖啡或在地鐵站搭乘地鐵。在未來,你的手機將變得不如現在這樣重要。事實上,不用手機,在智能手表上,你就能夠利用Apple Pay或Samsung Pay支付服務處理大多數你想做的事情。你將來的手機將擁有像你現在的筆記本電腦那樣強大的功能,主要被用來處理工作。
當然,這種技術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面部識別數據庫是反烏托邦的東西。如果政府和頂級科技公司能夠在任何地方認出你,那么無論你走到哪里,你都會留下數字痕跡。這樣一來,你還有什么隱私可言呢?
事實上,我們的隱私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智能手機上的數據在離婚官司中已被用作指控對方出軌的證據。在一起謀殺案審判過程中,亞馬遜將其智能音箱Echo上的數據提交給法庭作為證據使用。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需要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的Echo音箱一直在監聽在我們,我們的iPhone一直在監視我們。
現在的問題是,消費者愿意在多大程度上犧牲其隱私來換取便利性。至少,在美國,他們愿意犧牲很多的隱私。因此,中國將很快不是唯一一個讓你用臉來購物的國家。(編譯/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