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手機業界的東莞市“長安鎮三大金剛”的金立,一口氣推出了多達“八”款全面屏手機,涵蓋了幾百元到二千元以上的低、中、高三檔次的消費區間,這是另兩大金剛OPPO\VIVO分別推出備貨量千萬臺級別的全面屏手機R11S和X20之后,金立力挺全面屏手機的大動作之一。目前金立是首家實現全系全面屏產品的廠商,這一戰略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將全面屏進行全面普及,讓更多的消費者都能將享受全面屏產品帶來的全新體驗。
目前中國市場上,出貨排名前五的國產品牌里面,華為、OPPO、VIVO都在下半年開始主推全面屏手機,而其它品牌中,除了金立、360、錘子外,甚至眾多小的二、三線品牌如大象、小辣椒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機。更讓人意外的是,即使是異形切割的全面屏手機價格區間,也早下探到千元機以下,幾百塊錢就可以在市面上買到。然而,讓人耳熟聞詳的兩個品牌,一個是小米,一個是魅族,卻在今年下半年的全面屏手機大戰中,遲遲沒有動作。
其中小米還曾一度以自己是全面屏手機概念推手的品牌自居,去年以一支限量版的小米Mix,挾全面屏概念讓小米重回人們眼前,一洗前年去年銷量持續下滑,出貨量跌出前五的恥辱。小米手機由于銷量不佳,在2016年還曾一度擬推出自嘲意味甚濃的“Others”品牌來吸引市場關注。但進入2017年后,小米帶著小米Mix的明星手機效應,出貨量節節攀升,重新回到中國市場出貨前五以內。不過2017年小米手機除了推出所謂的全面屏2.0手機的小米MIX2之外,就在全面屏手機市場上銷聲匿跡了。
就在不久前,雷軍在給內部的信件中指出,經過兩年的“補課”調整,小米的精細化管理已初見成效,今年十月份已提前完成1000億的年度銷售目標。 第三季度,手機全球出貨量2760萬臺,位居世界第五,增速102.6%;印度表現尤為突出,市場份額升至23.5%,已成為印度第一;剛進入俄羅斯市場一年時間,已躍升為排名第三的手機品牌。(據IDC 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
但也是在這封信中,雷軍表示基于公司目前迅猛成長的局面,為了進一步推動業務全面協同,不斷邁上新臺階,小米對組織結構做出了調整,任命總裁林斌兼任手機部總經理,接替直接管理手機部的研發和供應鏈工作已一年半時間的雷軍自己,汪凌鳴為公司副總裁兼銷售與服務部總經理,黎萬強為品牌戰略官,同時還出任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強化小米和順為在投資領域的協同,洪鋒、劉德、王川和祁燕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唐沐為生態鏈部門副總裁。至于小米手機是不是覺得在這場全面屏手機大戰中失分,因而調整組織結構來應對,目前還不得而知。
而魅族今年只交出了魅族Pro 7/Plus一份成績單,而且已經確定魅族品牌今年不會再有新品。甚至在楊柘這個以M7讓華為一炮而紅的老將加盟下,魅族的產品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清晰的思路。事實上,2017年魅族的內部動作很大,除楊柘加盟外,黃章復出,魅族、魅藍分立兩個事業部, Flyme獨立出來等,對于一家小眾品牌來講,已經夠折騰的了。然而這些折騰中,好象并不包含市場一致看齊的全面屏手機布局,魅族Pro 7是一款完全與全面屏無關的一大、一小雙屏手機,小眾的不能再小眾了。
據供應鏈的消息稱,這兩個手機品牌今年都沒有跟上全面屏這一波,很大程度上也是受限于供應鏈資源。如果說小米是受制于全面屏手機面板資源的話,那么魅族很可能是受限于CPU主控芯片資源。
小米今年一改在紅米系列手機上引入亂七八糟的“低成本黑科技”風格,大量采購低價的標準品手機配件,力推低價機搶市場份額的意圖十分明顯,可以說在全球市場上都取得了極好的成效。
然而一利必有一弊,在大量的采購低價標準品,應付大出貨量的同時,供應鏈猜測小米一來沒有了更多的精力來為全面屏手機做系統適配與服務,二來紅米系列手機一般都采用聯發科的芯片,而聯發科的芯片是什么時候才支持全面屏大家都知道。同時全面屏顯示模組初期的成本上升,對于只有“性價比”的小米來說,如果強推全面屏手機也會讓其采購策略與思維十分混亂,破壞其剛剛平息的供應鏈風波。
魅族的情況其實與紅米差不多,魅族雖然今年與高通達成了和解,但是其今年唯一的一款旗艦機魅族Pro 7/Plus都還是用聯發科的芯片。魅族與小米十分重視它的手機OS系統MIUI一樣,也十分重視自己改造的手機OS系統Flyme,并且Flyme還整合了部分阿里的OS系統在里面,據業界傳出來的消息顯示,實際上魅族為了保證Flyme的運行穩定性,都已經讓其現在一個頭兩個大,更別說在聯發科才開始支持全面屏不久,就為全面屏去做深度的適配。
其實說到應付全面屏這種面板規格變化,魅族還應該是業界老手。魅族其實有一段時間就是以不同于行業規格的顯示屏來區隔市場,也是業內采用訂制面板規格的代表。只是現在手機產業狀態早已不是當初的樣子,魅族也已不是當初的魅族了。
而小米更是標榜了全面屏概念的推手,說起來其推出全面屏手機要比其它品牌還容易一些,然而沒有了KPI,不代表沒有低的采購價格紅線,還有那不知深淺的“黑科技”開發與磨合成本。
事實上,供應鏈對這兩家品牌何時能真正大量推出全面屏手機,都持比較謹慎的態度。因為小米接下來可能只能先顧得上出貨量不太大,采用高通芯片的小米手機,而維持出貨量采用聯發科芯片的紅米手機,面板廠商還很難接受小米的采購價格,小米的MIUI團隊能不能快速完成深度適配也是個問題。
而魅族無疑只能先行讓Flyme團隊對全面屏進行深度適配,問題是如果明年魅族再不上高通芯片手機的話,魅族2017年的內部大幅度調整就成了無用功,因此接下來魅族的Flyme團隊會很忙很忙,很難說能顧得上多少款全面屏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