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小米而言,就智能手機市場而言,無疑是成功的一年!總計出貨量預計達到了9000萬部,但是其中印度市場的出貨量預計達到了3000多萬部,這也就是說,其實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大約在5000多萬部左右!對于小米2018年的出貨量,業界也持樂觀看法,預計其在今年將繼續維持增長!
同時,縱觀手機市場,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上市企業著實不多,除了酷派以外,諸如TCL等最初業務并非手機市場!在2017年,真正對外宣布啟動上市的也只有努比亞,據其宣布計劃在3年內上市!而在2018年初,市場再次有消息稱,小米計劃年底于香港上市,更令人吃驚的是,據稱其市值將達到2000億美元!
市值2000億美元?小米值嗎?
2000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首先來看看手機產業同行的市值!據手機報在線統計,作為全球處理器芯片龍頭老大,高通的市值只有980億美元,也就是說,小米值兩個高通?博通的市值為1100億美元,小米比博通也高出80%?臺積電最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廠商,其市值為2200億美元,英特爾的市值也只有2100億美元,換而言之,小米與高通、英特爾相差無幾?
首先看看手機行業龍頭老大蘋果的市值,其市值為8900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小米的市值為蘋果的市值22.47%!而從營收角度來看,小米2017年的營收預計在1000億元左右,而蘋果的ios開發者在App Store中分到的營收就達到了265億美元(合約人民幣1720億元),比小米整體的營收要高出720億元!
如果和蘋果2016年全年營收相比,更加不具備可比性,以蘋果2016年的營收來看,達到了2156億美元,而小米2016年的營收在700億-800億之間,是小米的17.5-20倍之間!而小米的市值為蘋果的22.47%!
而高通2017年的營收預計在170億美元(合約人民幣1100億元),即高通的營收還要比小米高出100億元,而高通市值不足小米一半?小米憑什么?博通2017年的營收預計在160億美元(合約人民幣1032億),而小米的市值比博通要高出80%?
再如臺積電2016年的營收為2100億左右,小米的營收為臺積電的1/3左右,英特爾2016年的營收為3858億元,比小米更是高出4倍以上,試問小米市值如何與臺積電、英特爾相匹敵?
2018年出貨量有望繼續增長 小米如何去“低端化”標簽?
眾所周知,在國產手機品牌中,小米在經歷了2016年的低迷期以后,2017年更是異軍突起,從出貨量來看,其更是達到了9000萬部,有望成為國產第三大手機品牌!不過,就手機盈利能力來看,小米與華為、OPPO以及vivo相比卻遠遠無法匹及!
據市場保守估計,小米低端手機主要是紅米系列,該部分機型占據其總出貨量很重要一部分,該部分機型主要是委托ODM,可以說利潤相比而言十分薄弱,大量的低端機型限制了其盈利空間!
據旭日大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其低端機型在總出貨量中的占比均超過了80%,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其低端機型的占比更是超過了90%,由此可見,小米出貨量之所以這么大,主要受益于低端市場!
從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三者來看,小米在低端市場的出貨量無疑要超過了前三者,OPPO和vivo主要是霸占中端市場,而華為則向高端市場進軍,從小米3000元以上的機型來看,其出貨量相比前三者而言要少很多,這點光從其發布的機型就可以看出!諸如其發布的高端旗艦機,更多的只是噱頭!
再從其出貨量地區來看,正如前文所言,其2017年總計出貨量達到了9000萬部,無疑較比2016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其就印度市場而言,其出貨量就達到了3000萬部,除去這3000萬部,其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在5000多萬部,這也就是說,印度市場2017年的出貨量增長為小米全年的高速增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此外,據旭日大數據檢測顯示,就2017年上半年而言,第一季度,其中國市場的占比為60%,海外市場占比為40%,第二季度中國市場占比為65%,海外市場占比為35%,由此可見,對于小米而言,海外市場的占比還是很高!
那么,為了提高銷量,小米又是如何壓縮成本的呢?據旭日大數據觀點認為:首先,小米團隊“少而精”,小米團隊采取“小而精”的模式,“小”是指團隊的人數少,精減團隊,“精”是指專注只做一兩款產品,把單款產品的量做大,從而分攤每臺手機的研發成本。
其次,拒絕傳統的零售、線下渠道單獨通過電子商務渠道來出售手機,避免了零售環節和線下渠道的資金付出,從而手機可以以接近成本價出售。其三,基本“零”市場費用,小米基本避免了傳統的廣告宣傳方式,主要通過社交媒體作為宣傳手段,構建社區平臺和消費者參與,采用口碑宣傳的方式,省去了大筆的市場費用。
而從海外市場來看,目前小米在海外市場仍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市場,在歐美等發達地區的表現則欠佳。從旭日大數據提供的全球各地區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小米手機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占其總出貨量的9成以上,其中尤其聚集在中國、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國家。
而在印度市場,近兩年,小米開始注重線下渠道也是迫于形勢所做出的戰略調整。最初的線上“饑餓營銷”模式使小米在國內迅速打開知名度,并在2014、2015年連續兩年成為國內手機品牌出貨量第一名,但單一的線上營銷模式無法長久,隨后被線下門店眾多的OV兩大品牌超過,2016年,小米勁頭不再,國內智能機市場上只占據第五的位置,小米也開始認識到線下渠道的重要性,加快線下門店鋪設的步伐。
在吸取國內發展模式經驗以后,在印度這個潛力巨大的手機市場小米線上線下并重,2017年二月都還未確定拿到印度營業牌照的小米,五月新店就已開張,行動力可謂迅速。事實上,小米在印度對線下的發力也不止于此,早在去年7月,小米與Just Buy Live和富士康旗下的InnoConn合作,拓展分銷渠道,增加小米智能手機在小城市和鄉鎮中的銷售,小米在印度的知名度逐漸打開,并收獲了一批忠實米粉。
其次是中東歐、中東及非洲地區,占其總出貨量的比例分別不足4%和2%,中東歐地區主要集中于包括俄羅斯、波蘭、烏克蘭等國家,中東及非洲地區覆蓋國家包括埃及、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南非等國家。
但北美及西歐等發達地區卻表現較為平淡,合計占其總出貨量還不到2%,出貨量分別不到1萬部和2萬部,主要覆蓋國家包括美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然而,平均每個國家出貨量僅有幾千部。
由此可見,小米在歐美發達地區的布局仍有待提高。然而,小米在進擊海外市場的道路也絕不平坦,專利問題更讓其屢受挫折。其中尤為轟動的是2014年底,因涉嫌侵犯愛立信的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雖然最后受利于“高通傘”的保護,讓小米手機繼續深耕印度市場,但是小米手機對于歐美市場似乎謹慎許多。
事實上,歐美等發達地區也在小米海外市場擴張的目標之一,但由于在專利儲備方面的不足,在該市場寸步難行。2015年底,多款小米手機取得美國FCC認證,但其后又因專利訴訟問題,迫于把小米手機迅速下架。
小米作為全球前十品牌,龐大出貨量容易引起競爭對手和專利所有者的特別關注,因此在專利儲備和技術研發方面必須做好淮備。近年來,小米加強知識產權的管理和自主技術研發,分別與Intel、微軟等國際公司達到專利授權合作,并收購了部分專利,而后又與諾基亞簽署的專利許可協議,似乎讓小米離進入歐美市場又更近了一步。
雖然小米把印度、印尼等東南亞地區作為目前發展重地,主要是看重其該市場的人口紅利、地域相近,可以憑借物美價廉的優勢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最重要的是該片市場對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相比歐美地區更為松懈,會避免很多專利性問題,但這為小米擴張海外市場走好了第一步,有利于其后續進入歐美市場奠定基礎。
整體而言,據手機報在線(http://www.manmachine.cn/)近期與行業人士交流得知,眾多觀點認為小米2018年的出貨量將有望繼續增長!其在海外市場繼續拓展,而在國內市場,將有可能會搶食OPPO和vivo的一些線下渠道的份額!不過,就小米的手機市場定位來看,其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高端市場,其已經倍烙下“低端品牌”的代名詞,這點從其低端市場出貨量的占比也可以看出,隨著小米出貨量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海外市場迅速鋪展開去,其更多的需要考慮如何霸占海外市場,這不僅僅是小米需要著重考量的點,同時也是OPPO、vivo等在海外市場主要布局中低端市場的其他手機品牌需要深思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