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指小米本周三遞交上市申請,最快6月底至7月初掛牌,亦即約6月中招股。小米料為“同股不同權”新股打頭陣,預料集資至少100億美元(785億港元),成為今年集資額最大新股,也是2010年友邦(01299)以來最大型新股。
友邦上市集資千億 掛牌后港股大升
友邦2010年10月招股集資1,383億元,凍資1,100億元,較公開發售金額138億元超購約7倍,而友邦招股期間,港股表現較差,期內挫2.3%;友邦上市后,巨額資金回籠,5日間恒指急升5.7%,并創出該年高位。
不過,抽資效應在兩只大型內銀包括農行(01288)及郵儲行(01658)招股時沒有完全反映。農行2010年6月A+H招股上市,當中H股集資813億元,凍資不足400億元。盡管散戶反應未見踴躍,惟基金大戶若認購農行,或須相對減持其余內銀股,而農行招股至上市期間,恒指跌約1%,但農行上市后港股未見回勇,或與資金回籠效應甚微有關。
郵儲行2016年9月招股,集資近600億元,即使當時市況不俗,但郵儲行招股反應一般,僅凍資83億元,較公開發售金額31.36億元超購1.6倍。凍結資金微不足道,期間恒指升1.5%,郵儲行上市后港股再升0.5%。
另本網早前統計,過去大半年有多只凍資數千億元的新股上市,招股期間港股均表現乏力;近日平安好醫生(新上市編號:01833)招股,大市成交明顯回落,加上貿易戰等陰霾下,市況亦未見明朗。
鄧聲興:暫維持上落市格局 直至加息明朗化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認為,大型新股招股令市場資金抽緊,拆息水平提高,對市況有一定影響,但不至于大跌。惟今次情況不同,小米成首只同股不同權股份上市,有助帶動氣氛,他相信未來兩月維持上落市格局,直至加息明朗化。
未來兩月還有一件‘大事’,就是A股入摩,6月起A股首階段納入MSCI指數,不過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投資者對A股的熱情早已減退,料對港股無甚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