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科技巨企小米在中港兩地上市進入倒數,消息指小米將會爭取6月25日起在港招股,力爭成為近兩年新股集資王,但受CDR(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中國存托憑證)影響,本港集資額或由546億港元降至390億港元。
首季蝕70億人幣 涉優先股轉換
中證監昨晨公布小米發行CDR的招股說明書,確認創辦人雷軍手持57.9%投票權,并披露截至今年3月底首季錄得70.1億元人民幣賬面虧損,主要涉及100.7億元人民幣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值變動。
綜合市場消息,小米6月25至28日在港招股,爭取于28日晚定價。不過,最新市傳小米在中港兩地的集資規模或會‘五五開’,兩地分別集資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實際分配仍需取決兩地市場的需求。上周有外電指,小米計劃在港集資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
若小米計劃在港集資390億元,將成為歷來第8大集資新股,亦是繼郵儲行(01658)2016年9月上市后最大宗上市個案。
另外,小米在CDR招股說明書首次披露截至3月底的首季營運表現,季度營業收入344.1億元人民幣,其中智能手機收入約232億元人民幣,繼續是主要收入來源,但占總收入比例由去年全年的70.3%降至67.5%。若扣除非經常損益因素,包括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值變動,集團首季經調整凈利潤為10.4億元人民幣。
累計未彌補虧損 達1352億人幣
值得注意是,截至3月底止,小米有一筆高達1,352億元人民幣的‘累計未彌補虧損’,同樣由于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值變動導致。新經濟公司上市前,多數進行多輪融資以支持業務擴充,發行優先股融資是業界常見選項之一,由于上市后優先股將轉換為普通股,以致最新會計年度出現一筆優先股公允值損失,相關損失被歸類為非現金項目,對企業經營活動及現金流影響不大。
小米正在本港進行路演,投資界將焦點放在集團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生態。海通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陳平指,相對阿里巴巴及百度,小米IoT平臺優勢在于智能手機成功打下‘米粉’基礎,令手機用戶的互聯網服務選擇更豐富,相信小米會透過系統平臺MIUI、影視及云服務等多方位布局,更深入發掘互聯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