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加工企業,鴻海僅旗下富士康,在很多城市都有分廠,現在富士康全球員工數量已經達到了120萬。其中在中國內地的雇傭的員工數量接近100萬。
在6月22日股東大會上,鴻海(2317.TW)董事長郭臺銘先生回答投資機構代表發言請問時,針對鴻海集團在人力規劃的進展問題時表示,未來5年內8成鴻海旗下企業的產線員工可用機器人取代,若5年做不到,未來10年也可做到。按照這個比例,其中富士康在中國內地的雇傭的接近100萬員工崗位將消失70~80萬個,未來幾年內至少80萬中國農民工將何去何從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郭臺銘先生表示,中國大陸勞動法令有規定加班上限,但是當初法令規定加班上限,主要是希望每個人都有加班的機會。但中國大陸加班上限的規定,高于美國和歐盟的規定,相對不合理,鴻海集團從10幾年前就希望中國大陸修改加班上限規定,但很難修法。郭臺銘先生表示,年輕員工其實自愿加班,希望多賺一些錢,但是受限于加班上限,每天平均才能加班不到2小時,員工回到宿舍,幾乎95%比重都在打游戲。
郭臺銘先生說,鴻海積極深耕機器人產線,現在目標5年內把產線8成的員工用機器人取代,若5年做不到,未來10年可以做到。
另外郭臺銘先生也表示,旗下工業富聯(FII)與鴻海本身有相加相乘效果,工業富聯在中國大陸成長一定有加分效果,工業富聯一定會成功。他認為工業富聯在中國大陸上海掛牌,主要是希望透過工業富聯股票、吸引中國大陸更多工業互聯網人才。
對于近期工業富聯股價回落,郭臺銘先生指出,主要是受到國際外部環境競爭、美中貿易糾葛、以及外界尚不完全了解新經濟等因素。工業互聯網不僅只存在于工業富聯,鴻海其他子公司都要加入工業互聯網基因,鴻海本體也有很大制造比例。
郭臺銘先生指出,工業富聯的人才也可以做鴻海的事情,工業富聯的研發成果,鴻海也可以使用,工業富聯和鴻海的人才可以相加相乘。工業富聯主要針對中國大陸,國際性的鴻海集團也布局美國、日本、歐洲和東南亞等全球各地。
郭臺銘先生表示,全球都在走實體經濟加上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他認為,工業富聯一定會成功。工業富聯有的資源,鴻海集團也有,成果可以相互享用。鴻海集團也會深耕智能化。工業富聯在中國大陸成長,對集團一定是加分,重要是中國大陸政府如何看待發展實體經濟加數位經濟的趨勢,政府怎么看比較重要。
針對被動元件缺料問題,郭臺銘先生表示鴻海比誰都先知道缺料,可是不能對外張揚,集團內部有大數據資料計算,日系大廠轉向布局汽車電子,預先知道中低階被動元件缺料現象出現。鴻海集團透過分析大數據資料早先掌握到,但是不能對外張揚。鴻海集團在全球高科技資訊電子產品研發制造,占有很大比例,例如鴻海制造全球前3大游戲機。但是部分訊息牽涉到客戶和供貨大數據機密,不能隨便揭露。
談到工業人工智慧(AI)創值架構,郭臺銘先生表示,鴻海集團擁有實體制造場域平臺,以及制造核心經驗與技術,是工業人工智慧推動的必要關鍵。工業互聯網與工業人工智慧技術突破,包括工業大數據、云端智慧、資料安全管控、區塊鏈金融、智慧制造、智慧供應鏈等。
在去年的經營業績上,郭臺銘先生表示去年營收沒有達到年成長10%目標,在股東會現場向股東鞠躬致歉。郭臺銘先生指出,集團每年要增加新臺幣3000多億元營收,同仁都非常認真,不過沒有達到目標,沒有任何理由回避。
展望今年,郭臺銘先生表示,全球經濟成長維持向上成長格局,全球經濟在美國稅改、歐洲及亞洲發達經濟體的成長,將穩定擴張,不過須留意通膨及升息速度的不確定性。此外,中國大陸經濟持續受到調結構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經濟增速將放緩。其他新興國家也面臨通膨、失業、成長變緩等不同問題,再加上科技產業生態結構的快速變遷,都將使今年面臨挑戰。
郭臺銘先生表示,今年鴻海集團在營收和獲利部份,因應之道有好幾套方案。其中鴻海集團必須以跨廠區、國際化的運作規模,開發工業物聯網的實際應用,協助加快集團轉型為科技平臺公司。
郭臺銘先生重申,今年起的未來3年,是鴻海集團走向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的「工作年」。鴻海將以實體經濟為核心,首波布局三張網:智能制造、健康互聯網及資訊安全。
鴻海將以提質增效及降本減存的競爭力,以「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為戰略方向,整合工業大數據、云端智慧、數據安全管控、區塊鏈金融、智慧制造、智慧供應鏈等,藉由人流、技術流、訊息流、過程流、物流、金流等六流大數據為基礎,邁向萬物聯網的智能社會。
此外,郭臺銘先生強調,鴻海將持續深耕技術創新,廣納全球英才,在世界舞臺上追求卓越。除了在全球建立高速運算云端中心,未來鴻海集團將在5年之內,投資百億元,要在全球陸續成立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室、機器人研究院等,全力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郭臺銘先生表示下周即將要去美國,在美國設人工智慧實驗室。
鴻海2017年合并營收新臺幣4.7兆元,同比增加7.98%,2017年獲利新臺幣1387.34億元,同比減少6.68%。
實際上,鴻海的業績不佳與并購整合的夏普業務關系十分緊密。根據夏普(Sharp)21日公布的2017年度(2017年4月-2018年3月)有價證券報告書顯示,2017年度期間夏普和母公司鴻海(2317)旗下鄭州市富連網電子科技之間的交易額達1,909.25億日圓、較2016年度(582.38億日圓)暴增2.3倍。
富連網是夏普產品于中國的總代理商,夏普在中國販售的液晶電視大半由富連網負責,而夏普與富連網的交易額暴增,也顯示由鴻海主導、積極擴大夏普產品銷售的動向鮮明。夏普2017年度全球液晶電視銷售量達1000萬臺,較2016年度(543萬臺)增加近一倍。夏普并未公布中國市場的液晶電視銷售量數據,而據日經新聞指出,2017年度夏普于中國市場的液晶電視銷售量約400萬臺、較2016年度增加1倍。
據夏普關系人士表示,夏普在中國賣出的大量液晶電視都是「鴻海買的」,鴻海擔任「中國市場銷售公司的角色」。結果就是,以低價在中國擴大電視銷售時所產生的損失由鴻海承擔,這是「集團內的利益轉移」。而除了液晶電視之外,夏普龜山工廠、三重工廠生產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部分似乎也成為鴻海購買的對象。
實際上鴻海除了實行低價傾銷,要求鴻海員工主動購買夏普家電產品外,鴻海在啟動夏普產能后,一直就有利用其在產業鏈上的采購數額較大優勢,把供應商的訂單與夏普家電產品掛鉤攤派,強行以不等數量的夏普家電產品攤銷采購金額的行為,讓全球的鴻海供應商對此也有所詬病。
另外鴻海為進行策略性投資,6月20日透過子公司AFE及旗下面板大廠群創(3481.TW)共同投資北美電視品牌VIZIO,合計斥資約7000萬美元(約新臺幣21.12億元)取得VIZIO約7.24%股權,三方聯手重新拓展北美電視市場版圖。群創新任董事長洪進揚指出,此案為整機及品牌發展策略的重點投資,群創整機事業透過此策略合作,將有穩定且成長的出海口,更可平緩面板景氣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VIZIO曾是中國大陸電視品牌樂視2016年7月宣布擬斥資20億美元(約新臺幣603億元)收購的標的,后來樂視爆發資金鏈斷裂危機,2017年4月宣布放棄收購,VIZIO隨后倒閉重組。此次鴻海集團入股VIZIO,配合規畫于威州設立先進面板廠,顯示鴻海規畫切入北美電視市場的布局計劃。但前期的目的,仍是希望能把夏普的產品盡快銷往美洲市場,減輕夏普和鴻海的經營壓力。
針對夏普家電的庫存清理行動,鴻海在股東會宣布第3年的郭董感恩季內容就是主要為購買夏普家電的購物金,包括鴻海、鴻準(2354.TW)及群創等3家公司股東,只要注冊成功,就可享有6.6萬元新臺幣的購物金。以鴻海股東人數約40萬人,群創約37萬人,鴻準約7萬人計算,總值達新臺幣554億元。
至于購物金可使用的范圍,主要為購買電商富連網的夏普商品,另外今年也增加了鴻海旗下品牌及更多商品,鴻海表示希望讓股東一次享有結合家電和有機生鮮食材的軟硬整合服務,打造全新健康生活模式。
其中特惠商品主要包括今年初同步日本上市的世界首發AQUOS真8K超高畫質顯示器,再加贈APPLETV4K32G;另外首次在臺灣上市的冷氣空調及DC涼風扇也都有優惠。其他夏普生活以及廚電相關特惠產品,還包括0水鍋、水波爐、微波爐、車用離子產生器、吹風機、超音波清洗棒、洗衣機、吸塵器等,再提供夏日組合超值福袋。
另外鴻海旗下生鮮品牌,永齡鮮生&夏小姐為回饋股東,除了推出股東獨享專案,除了家電加生鮮產品可現省8000元再加送36000元加菜金,還有加碼贈活動,凡活動期間,全站消費不限金額即贈永齡鮮生&夏小姐500元加菜金。為了盡快銷售完夏普的產品,鴻海可謂是費盡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