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推出新機向來是智能型手機產業的大事,但是隨著手機市場飽合,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手機性能與界面朝向穩定化的發展下,沒有什么功能是必需換手機才能使用,因此手機不用再年年換的情況下,智能型手機成長也跟著遲滯,甚至呈現負成長的態勢,就連蘋果也不例外。
蘋果9月下旬才表新機,推出史上最貴的新機,但是市場似乎并不看好蘋果手機的銷售,會如同以往勢如破竹,果粉熬夜排隊,就為了拿到新機。
過去蘋果供應鏈靠著蘋果光,就能吃香喝辣,但是現在的智能手機,情況則是不可同日而語。就像早期的PC或NB代工一般,手機的代工也將逐漸微利化,毛利跟著被壓縮,甚至為了搶單而必需殺價競爭,手機代工如同傳統產業般,恐怕再也無法享受高本益比。
根據市調單位的調查,蘋果智能型手機的利潤高達6成,遠甩其他智能型手機的品牌業者,但代工廠的利潤未必能與蘋果同享,尤其隨著手機的微利化,代工業者的利潤也著被壓縮,讓蘋果供應鏈的壓力跟變大。
《財訊》社長謝金河在臉書PO文表示,過去十幾年來,大家經常會說「一顆蘋果救臺灣」,現在蘋果很可能沒有辦法撐起臺灣電子產業半邊天了!
謝金河說,最近如果大家把全球股市的下跌比對一下,深圳A股跌得比上海A股慘很多,原因是深圳以科技股為主,這兩年以蘋果供應鏈為主的所謂「蘋概股」,一家比一家跌得慘。
謝金河表示,像是供應手機玻璃面板的藍思科技,股價從151.59跌到8.04,藍思科技的周群飛一度是中國女首富,也是面板女王,現在市值大縮水。
同是女工翻身的王來春的立訊,則是從57.8跌到14.08人民幣。
觸控面板的歐菲光從83.99殺到10.7人民幣,聲控的歌爾聲學從71.34跌到7.04人民幣,在香港的瑞聲科技從185跌到68.55港元。生產電池模塊的德賽從79.48下跌到20元人民幣??。
一直以來,我們都覺得陸股本益比較高,但現在愈跌愈低,像新普科技的宋福祥常拿德賽的本益比跟新普比,現在新普12.58倍,德賽是13.49倍,雙方已在伯仲之間。歌爾本益比也只剩12.75倍,臺灣的康控是13.05倍,藍思科技本益比也只剩14.85倍,高的時候是幾百倍。
從這個情勢看郭董,這一周工業富聯不但殺破13.77人民幣的承銷價,全周下跌16%,最低只有11.45元人民幣,在香港的富智康也僅剰0.69港元??。
就像早期的PC或NB代工一般,手機的代工也將逐漸微利化,像傳統產業般,恐怕再也無法享受高本益比。
在這次中美貿易戰,很可能也是郭董代表的代工產業的殞落,很可能也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財經中心/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