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靠價格戰“撩動”蘋果的“歐菲們”,究竟傷害了誰?
集微網消息,2018年以來,終端市場行情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同時,股市融資環境也并不理想。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今年手機產業鏈中許多上市公司都出現業績下滑、資金流減少、負債增加、股權質押比例增加等現象。
集微網消息,2018年以來,終端市場行情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同時,股市融資環境也并不理想。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今年手機產業鏈中許多上市公司都出現業績下滑、資金流減少、負債增加、股權質押比例增加等現象。
其實這些手機產業鏈上市公司在規模、體量上勝過產業中許多企業,除了有明顯的產品、資本優勢外,更重要的是有非常全面的產品線和客戶資源,使得其不斷壯大。
在終端客戶中,打入蘋果公司一直是眾多供應鏈廠商的目標。雖然蘋果對供應商的管控非常嚴苛,但蘋果能夠給供應商帶來的利好之處也還是讓許多廠商趨之若鶩。然而國內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也逐漸在蘋果供應鏈形成“混戰”。
國內廠商引發價格戰蘋果供應鏈難避免
早前,iPhone的多數供應商均為海外大廠。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迅速發展,供應鏈愈發成熟,中國供應商在蘋果供應鏈中所占比例增加,并且有持續增加的趨勢。其中大多數均為國內主板或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由此在A股形成蘋果概念股板塊。
雖然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國內供應鏈起步較晚,目前在一些前端技術上仍稍遜一籌。相比之下,國內廠商只能暫時以讓利的方式來獲取訂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為蘋果砸下重金的歐菲科技。
眾所周知,歐菲科技先是在2016年11月以0.95億元美金收購廣州索尼電子(SEH)100%全部股權,順利得到iPhone攝像頭模組供應商的資質。日前宣布收購的日本富士膠片及其工廠,有消息指出同樣是為了將鏡頭產品導入蘋果供應鏈做鋪墊。
針對歐菲科技一系列動作,有資深供應鏈人士對集微網透露:“能夠打動蘋果,主要還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歐菲科技愿意大手筆進行投資,在這基礎上,又能夠給出低于行業水平的產品價格。”
據集微網了解,蘋果公司為嚴格管控整機成本,所以對于供應商的報價看得非常仔細,常用供應商之間的報價進行比較,直至將同一產品的幾家供應商報價壓到相差無幾。這意味著,歐菲科技低價入場打破了其他幾家供應商之間的價格平衡。
其實,價格戰的行為并不僅僅是出現在這一家企業,加上蘋果公司施加的價格壓力,可見這些蘋果概念股也并不如想象的風光。
除了歐菲科技,還包括瑞聲科技在切入光學業務、立訊精密重金收購光寶攝像模組事業部等。如今,這幾家蘋果供應商都不滿足于單一的產品供應,想盡辦法,意圖將自家其他產品線一同打包處理。
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或許是由于以低價拿到的訂單數量并不算多。
龍頭企業技術超前攝像頭供應鏈紅利難得
事實上,不論是歐菲科技先后收購的兩家企業,或是瑞聲科技重點發展光學業務,甚至是此前立訊精密重金收購光寶攝像模組事業部,當中都有想在iPhone攝像頭供應鏈中搶一份利的影子。
雖然這些企業各自有優勢,但在iPhone攝像頭供應鏈體系中,索尼、LGIT、大立光三家行業龍頭以非常明顯的產品技術優勢,早早將這部分最大利益收入囊中。即便任何一家的產品價格都高出同行水平許多,但三家企業一直占據最大的訂單份額。
從蘋果近幾年不斷嘗試導入其他供應商的行為來看,顯然也是受到這些龍頭企業的價格困擾。尤其終端市場的發展勢頭大不如前,iPhone的成本壓力也開始逐漸顯現,使得蘋果降低材料成本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并沒有太大成效。
同為蘋果供應鏈廠商對集微網透露:“至今為止,歐菲科技拿到的iPhone攝像頭模組訂單份額其實很少。”
顯然,國內企業的低價策略短期內無法動搖三家企業的地位。而其引發的價格之爭,更大可能影響到的應該是基本在同一梯隊的另外幾家國內供應商。在終端市場愈加困難的當下,價格固然是供應商的競爭優勢之一,可是單從這方面著手,很難取代這些技術走在最前端的同行。
不過,以眼下的競爭環境來看,國內廠商短期內實現技術超車比較難,只能通過價格來增加市場份額。然而一味殺價,產品毛利率迅速下跌,長期以來,很可能會對企業本身盈利能力和運營造成較大影響。這樣的現象,其實也是現在許多國內供應鏈廠商正面臨的兩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