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立訊精密而言,在蘋果的增持下,立訊精密近些年來業績暴增,哪怕是在2018年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立訊精密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全年凈利潤預計在26.2億元-27.9億元,同比增長55%-65%。據立訊精密表示,公司持續高速成長且超預期發揮,主要是基于公司一直以來短中長期的市場、產品和客戶規劃比較完整,內部經營管理及智能制造的不斷提升,成長較為明顯,也相對容易的扺御個別市場和產品的成長不良因素。
而我們都知道,從2017年到2018年,立訊精密可以說是備受蘋果厚愛,先是拿到了蘋果的耳機訂單,隨后又拿到了蘋果電腦的金屬外殼訂單。可以看出,立訊精密為蘋果供應的產品種類更在逐漸增多。
在立訊精密拿下蘋果耳機訂單的同時,近來也有消息傳出,英業達也計劃重新從立訊精密把蘋果耳機訂單搶回來,日前,英偉達更是對外表示將在南昌建立新的工廠,這也從側面證實了英業達計劃搶奪立訊精密蘋果耳機訂單的傳聞。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南昌工廠的完善,以及上海成本較高等多方面原因,英業達或將上海工廠轉移到南昌!
英業達南昌建工廠應對對手低價策略:上海工廠產能轉移至南昌
據手機報在線得知,1月11日,據英業達旗下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表示,英業達已設立江西南昌廠,作為上海廠的輔廠,為全力搶單美系大客戶的智能手機裝置產品作準備,預期2019年上半年就可以出貨,使得英華達2020年的業績可以期待。
據悉,日前英業達舉行年會,英華達是負責英業達智能手持裝置生產與制造的部門,其中美系大客戶過去的MP3隨身聽、耳戴式的耳機,以及智能音箱等新產品,全部都是由英華達負責。
據外界傳出,國內廠商立訊積極低價搶單美系大客戶(蘋果)的耳戴式耳機,使得英業達的出貨受到沖擊,不過,何代水今天駁斥此一說法,他強調,英業達的耳戴式耳機并沒有受到搶單沖擊,出貨量沒有下滑。
事實上,此前市場就有傳聞,英業達的蘋果AirPods訂單遭陸廠立訊大搶單,對此,英業達不評論單一產品與客戶,不過旗下負責智能裝置的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強調,今年中國啟動南昌新廠,主要服務美系客戶,上半年即可量產,應對大陸競爭對手。言下之意,似乎暗示透過南昌廠量產,全力鞏固AirPods訂單。
市場之前盛傳,英業達手上AirPod訂單遭陸廠立訊發動殺價大搶單,就連歌爾也搶到一部分訂單。對此,英業達不評論單一產品及客戶。但2018年下半年已規劃在上海周遭地區啟動二廠計劃,應對陸廠價格戰,此次公布新廠地點,座落江西省南昌,定位為輔廠。
此外,展望2019年,他認為智能手持裝置出貨量將與2018年持平,主要是貿易戰變數多,不過,該公司在南昌設立10萬平方米的廠房,其生產成本比上海廠低30%,未來大客戶如果有新的機型,可以移到南昌生產,使得2020年業績值得期待。
何代水指出,上海廠的人工成本一直比較貴,有了南昌廠之后,勞力成本明顯下降,使得未來接單可以更有競爭力,大客戶的新產品可以先到上海廠試產,完成后移到南昌廠量產,滿足客人對成本的需求,因此,看好2020年英華達的業績增長。其強調,未來會擴大南昌廠規模,但不放棄上海、南京廠,從設計產品到試產在南昌廠都有發揮空間,不但有英業達集團的研發團隊投入,更加上客戶的研發群一起開發新產品。
他解釋,南昌廠與上海廠都是在綜合保稅區,客戶要的新機型直接到南昌廠生產,南昌廠一期占地10萬平方公尺,相當于上海廠區的一個大廠,且隨時可擴大建設為標準廠房,是支撐未來英華達業績成長的動力。另外,5G應用在電動汽車、無人駕駛車等市場,5G搭配車用電子將是英業達集團未來的重要產品,南昌廠將會先有一兩項產品出貨。
英業達主管表示,筆電市場趨于飽和,因此PC事業群推出消費與商用結合的產品,例如人工智能翻譯機,是與中國大陸知名企業科大訊飛公司合作,推出的高階筆電機種,一臺要價新臺幣40萬元。
據手機報在線查詢得知,2018年7月10日,英華達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生產制造基地項目落戶南昌簽約儀式在前湖迎賓館舉行。該項目為移動智能終端配套產品生產,主要為國際知名企業配套,項目投資規模巨大,使用廠房面積約6萬平米,未來視市場與客戶需求,將進一步提出擴產要求。同時,該項目將結合英華達自主產權技術與國際知名公司的戰略合作打造成為南昌工業4.0智能制造示范性基地,建設成為中國制造2025代表型企業。
盡管前文已經提及,何代水已經強調,南昌工廠只是上海工廠的輔廠,不過,其也表示:先在上海工廠試產,完成后移到南昌工廠量產。從這方面來看,南昌工廠將會成為其今后生產的主力所在。而在上海英華達貼吧中也有信息表示,“聽說英華達要搬到南昌,但不知道真假。”從成本等多方面來看,南昌更具優勢,不僅僅可以服務于蘋果等客戶,同時在南昌還有其他的知名手機組裝廠,也可以為這些廠商提供產品服務。這也意味著,南昌工廠將替代上海工廠成為主要量產基地!
英業達:5G和AI驅動業績,全球布局工廠應對貿易戰
而從業績來看,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表示,2019年筆電、服務器與智能手持裝置三大產品線出貨量將與2018年持平,主要是中美貿易戰的變數太多,不過,該公司布局5G、人工智能(AI)與自駕車等新產品2019年陸續出貨,預期新產品占2020年至2021年營收比重將超過10%,相當看好2020年的業績。
卓桐華表示,2018年該公司營收破心態吧5000億元,創歷史新高,尤其去年12月單周出貨量達到高峰,沒有因為中央處理器缺貨的問題而無法出貨。展望2019年,其表示,今年將是變化的一年,主要是中美貿易戰的挑戰非常大,未來要先觀察中美雙方在貿易談判的進展如何。他強調,2019年的目標是創造價值,追求利潤,并培養年輕干部,為接班布局做準備。
面對貿易戰,英業達在產能調配上已經準備好了,例如筆電部分產能已經移回到臺灣桃園來生產,每月產量15萬臺,同時,桌上型電腦也要生產,因為客戶一直要求,預定今年6月開始出貨,使得目前臺灣的產能很滿。至于服務器成品從墨西哥廠生產,部分智能手持裝置移到馬來西亞檳城生產。英業達全球布局,只要客戶一聲令下,在臺灣、東南亞、墨西哥都能配合生產,但不會放棄中國工廠。
他直言,英業達在中國臺灣生根,在中國大陸及全球各地發展,建構良好的投資機制;至于服務器回臺生產計劃,要看美國方面怎么說,因為每個客戶需求都不一樣,有客戶說從臺出貨就在臺做,客戶說在墨西哥做就在那做,要在美國出貨就在美國做,東南亞也有布局,能夠及時應變。
他說,2019年就是變化的一年,變易的過程,猶如易經的易,包括不易、變易、簡易,英業達不會堅持在何地生產,只能配合客戶選擇最適合的地點。他強調,過去服務單一客戶,到現在是服務消費者,但還是以最終消費者的滿意度為依歸。現階段創造公司價值,英業達不只是組裝公司,更要創造利潤,培養核心干部;技術產品部分,未來看好的電動汽車、汽車電子產品都逐漸出貨,初期營收不會很大,但去年集團營收首次突破5000億元,是對公司全體員工很大的激勵。此外他還透露,英業達未來的人事大調整,快則一年半,慢則4年半,核心干部注人新血。
卓桐華指出,盡管面對中美貿易戰的不確性,但英業達投資在5G、AI與汽車電子等新技術不手軟,例如汽車電子、健康醫療與5G等新產品今年將開始出貨,預期2020年就可以看到大幅成長,未來新產品營收占比將達10%以上,以2018年5000多億元營收來看,至少500億元起跳。
其表示,英業達與全球自駕車(ADAS)知名廠商合作,已經打入全球知名車廠供應鏈,在汽車的里面,使用英業達的邊緣運算裝置,以達到自駕車的功能。另外,2018年12月也開始出貨一臺售價高達40萬元的AI語音翻譯機給科大訊飛,這些將可以明顯提升毛利率水準。
英業達PC事業群總經理張輝則說,2019年該公司筆電出貨量與2018年持平,將是優于產業的平均水準,因為整體產業出貨量持續下滑,但英業達因為在商用與消費性機種達到很好的組合,使得表現不錯,2019年的主要目標是創造利潤,而不是提升出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