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雍忠瑋
微軟收購 Nokia ,完全不是令人意外的結果。
在 Google 收購摩托羅拉流動之后,已經宣告終結手機硬件時代的到來。在iPhone崛起之后,以 Apple 為代表的軟硬件一體、完整生態鏈控制者崛起,成為手機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與之對應的,則是HTC、RIM等曾經名噪一時的公司的褪色。即便是 Samsung 手機,也將面臨現實的挑戰:如果不能掌握強大的手機產業生態系統,最大的可能,便是在新一代操作系統來臨之際,迅速隕落,并最終成為軟件和互聯網公司收購的目標。
具體到 Nokia ,我曾經7月4日在創事記上所寫的文章《 Nokia 收購諾西又賭錯了》中明確提出,如果要挽救這家公司,就必須將埃洛普清理出局。
如果說現在的結果有所意外的話,只是埃洛普折騰 Nokia 的速度之快,超過了所有人的想像。在今天,當微軟以7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之后,埃洛普重新成為“微軟的人”。我相信在未來的數日中,會有大量有關埃洛普是否在現實中演繹一場“無間道”的文章討論,但這一切,如今其實已經沒有太多意義。
我們需要看到的現實是:
第一.曾經扮演芬蘭國民經濟重要角色的企業,曾經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公司, Nokia ,雖然名字仍然存在,但其手機業務,將打上美國企業的標簽,更準確的說,是微軟的標簽。
第二.微軟通過收購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并且是如此低價的收購,將一舉進入全球重要的手機廠商控制者行列。必須看到的是, Nokia 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功能手機提供商, Nokia 是支撐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最核心的公司。最重要的, Nokia 在全球范圍擁有的最大的無形資產,其數十年來構建的營銷體系和營銷渠道,是其他手機公司垂涎已久的真實資源。
第三.從深度結盟到現實性的收購,根本性的結果是,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的整體實力,并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強化,這也決定了我完全不看好這項收購所能帶來什么別樣的價值。7月19日,我在創事記所寫的另一篇稿子《我為什么唱衰 Nokia :戰略決策一錯再 ??錯》中提到,微軟和 Nokia 之間空洞的相互冀望,是導致Windows Phone全球性失敗的重要原因,兩個巨頭之間的合作,往往結果就是各懷鬼胎。而如今,當微軟并購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其目的也恰恰是希望完全控制游戲規則,至少是在走出去跟iOS、Android競爭之前,能夠形成內部統一。
71.7億美元的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的出售價,包含了兩個部分:16.5 億歐元(約合21.8 億美元)的專利許可,和37.9 億歐元(約合50 億美元)的具體手機業務。
從某種程度上, Nokia 董事會“賤賣”了自己最核心的業務部門,即便在并購 Nokia 西門子網絡之后,手機業務雖然虧損,但仍然是最大的現金流業務。
從短期來說,曾經給 Nokia 帶來巨大負擔的手機業務部門的持續性虧損,如同狗皮膏藥一般,貼到了微軟身上。微軟在未來數年中,將被迫從其770 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中,拿出相當的資金,為 Nokia 手機供血。但微軟仍然不會覺得這是虧本的買賣,因為至少在結構上,微軟通過收購 Nokia 手機業務,完全復刻了 Google 收購摩托羅拉流動的“樣板工程”。
但對于 Nokia 而言,假以時日, Nokia 手機業務的Logo 將會消失,轉變為微軟手機業務。
而就現今的 Nokia 董事會,我認為他們完全在商言商的做法,徹底拋棄了這家公司對于芬蘭這個國家應當存在的尊嚴感和責任感。依托現有接近30 億歐元的現金儲備,以及出售手機業務的54.4 億歐元的收入,發力于通信和網絡設備市場。、
但問題是,面對著愛立信和華為, Nokia 的前途,又是何等的迷惘?或許,在未來五年內,我們將看到 Nokia 在網絡設備市場同樣慘敗收場,那個時候,是否意味著 Nokia (Nokia )成為下一個北電網絡公司?
微軟收購 Nokia ,完全不是令人意外的結果。
在 Google 收購摩托羅拉流動之后,已經宣告終結手機硬件時代的到來。在iPhone崛起之后,以 Apple 為代表的軟硬件一體、完整生態鏈控制者崛起,成為手機行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與之對應的,則是HTC、RIM等曾經名噪一時的公司的褪色。即便是 Samsung 手機,也將面臨現實的挑戰:如果不能掌握強大的手機產業生態系統,最大的可能,便是在新一代操作系統來臨之際,迅速隕落,并最終成為軟件和互聯網公司收購的目標。
具體到 Nokia ,我曾經7月4日在創事記上所寫的文章《 Nokia 收購諾西又賭錯了》中明確提出,如果要挽救這家公司,就必須將埃洛普清理出局。
如果說現在的結果有所意外的話,只是埃洛普折騰 Nokia 的速度之快,超過了所有人的想像。在今天,當微軟以7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之后,埃洛普重新成為“微軟的人”。我相信在未來的數日中,會有大量有關埃洛普是否在現實中演繹一場“無間道”的文章討論,但這一切,如今其實已經沒有太多意義。
我們需要看到的現實是:
第一.曾經扮演芬蘭國民經濟重要角色的企業,曾經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公司, Nokia ,雖然名字仍然存在,但其手機業務,將打上美國企業的標簽,更準確的說,是微軟的標簽。
第二.微軟通過收購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并且是如此低價的收購,將一舉進入全球重要的手機廠商控制者行列。必須看到的是, Nokia 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功能手機提供商, Nokia 是支撐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最核心的公司。最重要的, Nokia 在全球范圍擁有的最大的無形資產,其數十年來構建的營銷體系和營銷渠道,是其他手機公司垂涎已久的真實資源。
第三.從深度結盟到現實性的收購,根本性的結果是,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的整體實力,并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強化,這也決定了我完全不看好這項收購所能帶來什么別樣的價值。7月19日,我在創事記所寫的另一篇稿子《我為什么唱衰 Nokia :戰略決策一錯再 ??錯》中提到,微軟和 Nokia 之間空洞的相互冀望,是導致Windows Phone全球性失敗的重要原因,兩個巨頭之間的合作,往往結果就是各懷鬼胎。而如今,當微軟并購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其目的也恰恰是希望完全控制游戲規則,至少是在走出去跟iOS、Android競爭之前,能夠形成內部統一。
71.7億美元的 Nokia 手機業務部門的出售價,包含了兩個部分:16.5 億歐元(約合21.8 億美元)的專利許可,和37.9 億歐元(約合50 億美元)的具體手機業務。
從某種程度上, Nokia 董事會“賤賣”了自己最核心的業務部門,即便在并購 Nokia 西門子網絡之后,手機業務雖然虧損,但仍然是最大的現金流業務。
從短期來說,曾經給 Nokia 帶來巨大負擔的手機業務部門的持續性虧損,如同狗皮膏藥一般,貼到了微軟身上。微軟在未來數年中,將被迫從其770 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中,拿出相當的資金,為 Nokia 手機供血。但微軟仍然不會覺得這是虧本的買賣,因為至少在結構上,微軟通過收購 Nokia 手機業務,完全復刻了 Google 收購摩托羅拉流動的“樣板工程”。
但對于 Nokia 而言,假以時日, Nokia 手機業務的Logo 將會消失,轉變為微軟手機業務。
而就現今的 Nokia 董事會,我認為他們完全在商言商的做法,徹底拋棄了這家公司對于芬蘭這個國家應當存在的尊嚴感和責任感。依托現有接近30 億歐元的現金儲備,以及出售手機業務的54.4 億歐元的收入,發力于通信和網絡設備市場。、
但問題是,面對著愛立信和華為, Nokia 的前途,又是何等的迷惘?或許,在未來五年內,我們將看到 Nokia 在網絡設備市場同樣慘敗收場,那個時候,是否意味著 Nokia (Nokia )成為下一個北電網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