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全球光學巨頭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證實,在明年智能手機旗艦機主攝鏡頭項目中,開始導入1G(玻璃鏡片)+6P(塑料鏡片)的設計,最快今年底出貨,并考慮擴產以適應市場需要。
而就在一年前的投資人會議上,被問及玻塑混合鏡頭的未來發展時,林恩平的答復是“看不到”,直言未來難測。
這一態度的逆轉頗具意義,標志著大立光、舜宇、瑞聲科技全球前三大光學巨頭,已全部進入玻塑混合鏡頭領域,手機“玻塑鏡頭”時代或由此開啟。
01一片玻璃,解鎖塑料鏡頭困局
2007年開始,手機拍攝像素突破百萬,鏡頭傳感器和模組制程的改變,使得手機鏡頭正式進入全塑料時代。
發展至今,手機鏡頭主要由3片-8片塑料鏡片組合而成,鏡片數量越多,光學性能也相對越好,但鏡頭凸起高度更高,不利于手機輕薄化,且塑料鏡頭的光學性能發展到了極限。
要獲得更好的拍攝效果,除了算法需要不斷迭代以外,硬件上也要想辦法,尤其當下消費者越來越摒棄“過度計算”,更為看重“真實攝影”,尋找更好的材料取代塑料鏡片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光學性能更優的玻璃鏡片因此被納入視野,但玻璃鏡片易碎、較重、生產工藝難度大,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使用玻璃鏡片組成“全玻璃鏡頭”的難度太高,因而“玻塑混合”鏡頭成為更優的選擇。
8年前,舜宇采用GMO(Glass Molding optics)模造成型技術,進行玻璃鏡片的研發和生產,而瑞聲科技旗下的辰瑞光學,更是十年磨一劍深耕WLG(Wafer Level Glass)晶圓級非球面玻璃鏡片技術,試圖通過利用玻璃鏡片的低色散、大進光量、熱穩定性的優勢,使得玻塑混合鏡頭獲得更大的鏡頭設計自由、更大的光圈及更強的解析力,從而推動解決目前塑料鏡頭局限所帶來的行業性難題。
02玻塑鏡頭市場競爭格局初顯
大立光雖是光學行業老大,但不可否認此番入局有點晚。
經潮電智庫初步統計,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上應用的玻塑混合鏡頭,基本來自舜宇與瑞聲科技旗下的辰瑞光學。
收集對比2021年以來搭載玻塑混合鏡頭的機型,可以看到,過去兩年半的11款使用玻塑混合鏡頭的手機中,10款機型將玻塑混合鏡頭應用為“后置主攝”。其中,影像巨頭索尼高端機型Xperia Pro-I機型(采用瑞聲科技旗下辰瑞光學1G5P鏡頭),在行業影響廣泛,起到了較大的示范作用。
從規格來看,1G5P與1G6P的使用最為普遍。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辰瑞光學供貨6款,舜宇光學供貨5款,可謂是“兩分天下”。
大立光的加入,無疑將推動玻塑混合鏡頭行業競爭變得更為激烈。
與此前看不到玻塑鏡頭未來前景的言論相比,林恩平在最新的投資人會議上,談論客戶要求的1G6P鏡頭時,提及“極致化”、“旗艦機高規格”、“最快年底出貨”等關鍵信息,并表示“大立光在規格設計及成像品質仍具優勢,不會因加入玻璃鏡片而失去競爭優勢”,頗具來勢洶洶的意味。
與此同時,大立光方面更表示,目前玻璃及非球面模造玻璃部分外購、部分自已生產,已經計劃對兩項產品都進行擴產,以應對未來玻塑混合鏡頭需求。
大立光的加入會否改寫玻塑行業鏡頭發展格局尚未可知,但從各大廠商目前對玻塑混合鏡頭的投入熱情來看,行業的發展趨勢已定,玻塑混合鏡頭正式走入聚光燈下,全球移動影像的發展開啟了被玻璃技術路徑牽引向前的時代。
03等待技術、效果與市場需求的平衡
僅從玻璃制造技術路徑來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WLG與GMO各有千秋,但如何縮短從技術到現實應用的距離,才是獲取市場成功的關鍵,換言之——能大規模量產才是王道。
根據研究機構資料,GMO技術是將玻璃粗胚經過加熱、模壓成型、降溫、取料、鍍膜等工藝后制造成型;WLG技術將玻璃晶圓片通過軟化、高精度模具對位加熱成型、切割、清洗、鍍膜等一系列流程加工成型。
大立光、舜宇光學是采用GMO技術的代表企業,而WLG是辰瑞光學的獨有技術。兩者的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GMO技術是1模1穴,每次只能生產1片鏡片,而WLG是1模32穴至百余穴,在產能上高出數十倍甚至超過一百倍; 此外,WLG技術生產的玻璃鏡片形狀不受限,可以生產多種異形鏡片,匹配度、精度更高。
單從技術特點上看,辰瑞光學的WLG技術更優,但目前玻塑混合鏡頭剛起步,市場規模太小,無論是GMO還是WLG技術,都還需要在量產能力和產品性能上接受更多考驗。
在消費萎靡的今天,想要看到玻塑混合鏡頭市場的突破性進展,我們仍需等到玻塑混合鏡頭“量產技術”、“產品效果”與“市場需求”的新平衡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