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深耕高端制造產業鏈的消費電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小米,近期又有“大動作”。7月22日,小米在其亦莊產業園展示了一系列智能制造創新成果及其工業應用,在國家級“3C智能制造創新聯合體”成立一周年之際,向政府、行業、社會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3C智能制造創新聯合體(下稱“聯合體”)于2022年7月成立,是在科技部和全國工商聯指導、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小米牽頭組建,并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的國家級創新聯合體。各家成員單位圍繞制造業發展的實際問題聯合攻關,旨在全力推動中國工廠生產線以更加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高效率的方式生產運行。
在聯合體成立一周年匯報會上,小米和合作伙伴展示了工廠數智系統架構、數字孿生動態調優、5G固移融合網絡、屏幕AOI檢測、柔性材料組裝、自動化線體智能控制等領域創新成果,以及一系列具體的技術突破。
自研MES系統實現柔性生產,小米智能制造再邁新臺階
牽頭成立聯合體一年后,小米在智能制造領域的自研能力實現又一次躍升,并有力帶動了創新成果走向產業鏈的推廣應用。
一年來,聯合體在智能制造的先進工藝、高端裝備及數智系統三個領域實現了20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針對10多個具體的生產一線場景打造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極大提升了整個工廠產線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據悉,在前述技術的支持下,小米的智能工廠產線自動化率已經達到80%,綜合效率領先業內30%以上。
以生產車間的柔性化管理為例,小米自研的MES系統能夠全面覆蓋車間業務,與車間的自動化產線緊密銜接,這就使得生產過程數據可被全面采集,產品質量可實現全流程追溯。在全生產過程的透明下,車間可根據不同項目,快速適配,實現柔性生產。
技術突破還為產品質量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以生產車間的測試系統為例,小米自研的創新影像測試和屏幕AOI檢測系統,以更敏銳的感知,更高精度的檢測,更高效地實現了產品功能的檢測。其中,在新技術和創新設備的加持下,小米智能工廠的影像測試效率提升了100%,更嚴格的客觀標準替換人的主觀判斷,保證了手機影像系統的一致性,大幅提升了手機的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口碑。
這些先進工藝和創新解決方案,在小米智能工廠大規模驗證后,將向產業鏈企業推廣,助力實現整個3C領域的產業升級。
技術布局前沿,進軍智能制造優勢突出
小米能夠牽頭組建這一國家級創新聯合體,背后有其必然邏輯。
小米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旗下擁有豐富的智能手機產品線,以及AIoT智能硬件產品。因此,智能制造早已深深刻入小米的基因。龐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矩陣,讓小米對提高產品工藝水平及生產效率有著永不滿足的追求,對智能制造的探索也傾注了重要資源。
具體來說,小米在智能制造領域有著三大獨特優勢。
第一,小米深厚的技術積淀能夠復用于智能制造領域。小米在物聯網、AI、機器人、大數據和云等領域均有長期且持續的技術布局,其中僅AI領域就有超過1200名研發人員。這些技術是制造業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基礎。
第二,小米在產業上下游布局廣、對制造業理解深刻。小米不僅有手機,還擁有龐大的生態鏈產品,在產業上下游擁有強大的資源整合和協同能力,也為小米深耕智能制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22年,小米入選商務部、工信部等8單位共同發布的“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名單”。
第三,小米在研發方面有堅定不移的長期投入。小米公司成立13年來,研發投入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截至3月31日,小米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的專利超過3萬項。小米財報顯示,2022年,小米研發支出為人民幣160億元,涵蓋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機器人等多個領域;5年研發復合增長率達到38.4%。截至3月底,小米研發人員占比超過50%。而2022年到2026年,小米預計總研發投入將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
“自建工廠+產業投資”,小米全鏈路賦能產業創新
入局智能制造領域后,小米正以愈加清晰的全鏈路賦能產業鏈。一方面,小米自建智能工廠,以自身工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探索,帶動供應鏈工廠向前革新;另一方面,小米通過產業投資布局,多層次賦能被投企業,推動被投企業的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
小米傾注大量資源加快自身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探索步伐。截至目前,小米在亦莊自建的首個智能工廠已投產近四年,在多個方面做到了業內領先,其生產效率相較代工廠最先進的工廠還提升了25%。
而將于2023年底正式投產的第二條智能工廠產線——昌平智能工廠,達產后年產能也將大幅提升。
目前,小米已經把部分在智能工廠打磨成型的產線設備及智能工廠系統體系向供應鏈企業輸送,有效提升了供應鏈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
另一方面,小米還將自身擅長的產業投資模式應用在智能制造領域。小米于2017年成立的產業投資基金,已在智能制造領域廣泛投資布局。據了解,小米產業投資基金已經投資了110家智能裝備企業,帶動100余家上下游產品及技術供應商,初步形成了國產制造裝備供給的生態集群,技術賦能產業已成規模。
聯合體科技創新的持續深入,勢必進一步放大這兩條路線的產業賦能效果。更多成員的加入,也意味著有更多的創新力量,推動更多創新成果涌現。而小米持續加碼的科研投入,將為智能工廠的持續創新提供深層動力,也勢必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開拓創新,加快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升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