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時間1月19日上午5點(北京時間19日晚9點),本年度最受關注的科技硬件VisionPro正式在蘋果美國官網開啟預訂。從當前的情況來看,VisionPro并不難搶,有很多UP主都表示下單成功。不過很快下訂單的人就發現,所有規格的VisionPro到貨時間均需等待6-7周左右,銷售情況可謂十分火熱。
蘋果VisionPro是一個軟硬件都突破行業常規的產品。
軟件上蘋果把VisionPro的系統定義為空間計算平臺,仍然采用了蘋果祖傳的內容重畫功夫,所有輸出的畫面,都是基于蘋果按自己算法重新計算后,再輸出的結果。也就是說蘋果沒有使用業內的所見皆所得的所謂“即時監視取景器”方法偷懶,而是把要展現給你的所有東西,包括你自己編輯的內容、拍攝的內容、以及VisionPro各個傳感器所采集的內容,都通過蘋果的空間計算平臺重新計算后,合理的展示在VisionPro的虛擬顯示屏上。
這也是為什么多數體驗過VisionPro真正產品的人,都會覺得它是一個真正的空間顯示器,而不是傳統的VR產品,同時也沒有傳統VR產品所引起的VR與人腦識別出現“生理不同步”現象的原因,因為蘋果已經把所有需要展示的東西,都按照你的反應速度進行了微調,即便是你要真正看到外面的來跟你交談互動的人或物體,它也是慢慢從畫面中由虛入實切入進來,而不是像傳統VR產品那樣直接“砸”進來。
與傳統的頭顯產品強調便攜和可移動相比,VisionPro更像是一個固定場景下的“宅男、宅女”利器,它雖然能讓在要房間里戴著它走來走去,里面的空間畫面也會隨著你的走動而與實景物理上契合,但它顯然不是一個強調外出移動便攜使用的產品。
據參加過實機體驗的UP主表示,VisionPro的外接電池盒不但是一個充電寶一樣的電池,而且外接電池盒還可以真正連在插座上實現直接供電,讓你不受外接電池盒容量約2小時左右續航的影響一直在線。當然也不會有人真正的在佩戴2小時后不需要解決自己的生理需要,比如拿下頭盔來喝杯水,或上個廁所。也就是說,VisionPro其實完全能平替掉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或臺式電腦,實現完全個人隱私防護下的空間辦公。
對于一個劃時代的產品,蘋果產品設計與制造上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據供應鏈傳出的消息顯示,目前VisionPro的量產難點與外界想象的全部卡在MicroOLED顯示器上不同,VisionPro真正的制造工藝突破,主要集中在了結構件上,包括庫克特別強調的前3D全曲面玻璃蓋板,以及完全不同于行業采用輕便塑料成形的3D異形金屬中框加工、各個攝像頭傳感器的鏡片組裝與所有的點膠貼合、還有可以長時間固定頭顯的編織綁帶等設計與制造上。
據供應鏈人士表示,3D全曲面玻璃蓋板由蘋果和藍思科技經過長時間共同研發而成,蘋果提供了所有的材料性能與設計參數據要求和加工工藝規范,藍思科技則提供了3D全曲面玻璃蓋板的曲線異形機械切割、3D玻璃拉伸成形、玻璃強化、3D玻璃空間曲線/面的打磨/拋光,以及光學鍍膜處理和光學貼膜加工等,都是此前業界完全沒有真正大規模批量量產的新型玻璃深加工工藝,除了需要十分先進的智能化5軸加工設備外,工藝復雜性和工藝難度都前所未有。
此外,由長盈精密加工的3D異形金屬中框部件也一樣,同樣需要十分精密的5軸智能化加工設備才能完成所有的加工步驟,并且加工后的金屬部件重量,還要實現與普通塑料相近同時,保證整個零件剛性強度,同樣需要十分復雜的結構設計與加工工藝才能實現。
另據供應鏈人士透露,博眾精工聯合藍思科技、長盈精密和蘋果一起,攻克了前3D全曲面玻璃蓋板、3D異形金屬中框、各個攝像頭傳感器的鏡片與攝像頭模組的空間尺寸與外觀的全自動智能檢測技術,同時還研發了把這些零組件組裝起來的自動化組裝生產線,同樣需要多軸空間定位、檢測、計算技術。
產業界的專家表示,與其它顯示屏、傳感器、芯片等早已經在生產制造工藝上實現標準化量產規范相比,蘋果為了真正的實現VisionPro與人臉及人頭部高度契合,在長時間佩戴后不會給人頭部帶來不適的壓迫、煩悶、累墜等負面體驗的同時,還能保持使用過程中VisionPro的顯示內容不會因為VisionPro與用戶頭部佩戴松動、移動造成的中斷與失焦等,深度的優化了VisionPro各個結構件空間尺寸與用戶頭部臉型與頭型的適配,才是蘋果VisionPro給業界最大的硬件層面突破,也彰顯了蘋果在VisionPro實實在在的產品誠意,而不是多年來其它VR\AR或MR硬件產品的簡陋設計,甚至到現在其它VR\AR或MR硬件產品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敷衍味道。
或許這也是蘋果不管是在對內部員工培訓,還是在對外部市場培育時,都不愿讓VisionPro與其它VR/AR或MR硬件產品產生關聯的原因,而且VisionPro也確實做到了無論在軟件創新,還是硬件設計上,都與其它VR\AR或MR產品有著天淵之別。
從業界的分析來看,蘋果VisionPro的成本三分之一在空間計算平臺OS系統上,三分之一在顯示屏與芯片上,三分之一在上面幾大空間結構件上,而以藍思科技、長盈精密、博眾精工為主的中國供應鏈企業,則是攻克幾大空間結構件量產工藝難題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