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30日增強現實(AR)初創公司MagicLeap宣布與谷歌同意建立戰略技術合作伙伴關系。谷歌發言人證實了這一消息,雙方的合作將把MagicLeap在光學和設備制造方面的專長與谷歌的技術平臺結合起來。
谷歌目前是MagicLeap的投資者之一,但MagicLeap的大部分股權由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持有。MagicLeap成立于2010年,發展以來共籌集了高達26億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最高達到了67億美元。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但MagicLeap打造的產品卻并不如人意。MagicLeap2018年發布了首款產品MagicLeap1(簡稱ML1),市場表現十分糟糕。MagicLeap本想為這款消費級產品定下100萬的年銷量目標,最終在推出后6個月之久,也僅賣出了6000臺左右。由于ML1的市場不認可,MagicLeap在2020年初大規模重組中解雇了700名員工,占到當時員工總數的40%。
ML1的失敗,并沒有動搖MagicLeap對自己的AR設計理念,不過在吸取了ML1的失敗經驗后,MagicLeap對后續定位為企業用戶,以TOB市場為主的MagicLeap2(簡稱ML2)進行了大量的硬件重新設計,先后花費了近4年時間進行產品開發。
為了吸引B端用戶,以方讓醫生、產線工人等潛在用戶群體長時間佩戴并且保持舒適,ML2不得不把設備盡可能做得足夠輕便。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ML2首先增大對角線視場角FOV以實現大視野,從上一代的50度增加到了70度,如果繼續采用ML1的投影儀和目鏡技術將視場角由原來的50°提升至70°,設備的體積將更加龐大。另外要支持更大的FOV視角,計算單元的配置也要更強大,不管是體積,和散熱,都不再容易配置在AR頭顯上面。
ML2首先精簡了AR頭顯的計算單元設計,另外給它配置了一個強大的外置計算系統,這樣即避免了出現類似ML1一樣佩戴不方便、也不舒適的難題。ML2的計算單元搭配了四核AMDZen2處理器和RDNA2顯卡,外置后用戶就可以把它放到褲兜或者背包里面。不再占用AR頭顯本身的重量,AR頭顯本體重量降到了約260g,低于前一代ML1的316g,與市場上普通的自行車頭盔重量基本一致,本體重量也低于當時市面上一些常見的VR頭顯,如索尼的PSVR的重量就達到了600g。
另外MagicLeap花了數年時間設計新的投影形式,包括主流的LBS、μLED陣列和LCoS等,都有進行設計驗證,最后團隊重新設計了一套專屬定制光學光路架構,把LCoS與LEDRGB光模塊和一個復雜的聚光器和偏振器系統集成在一起,最終呈現了優秀的圖像效果以及70°大FOV。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為了讓對角線視場角FOV視野更大,ML2的設計團隊首先讓垂直方向視場角增大可以有效減少頭部上下移動的操作,讓脖子避免不必要的比上下移動以保護用戶,同時也減輕了上下兩個方向的現實世界漏光傾入到AR顯示畫面,與虛擬畫面出現明顯的邊界,從而造成虛擬現實融合失真。
ML2將鏡頭傳感器完美放置于頭顯當中,同時顯示屏盡量靠近眼睛,以獲得更大的視野,并通過這些傳感器對真實世界進行掃描建模和錨定。精細聚焦的顯示屏配有兩個指向瞳孔的傳感器,能檢測眼球移動,讓屏幕所顯示的內容始終位于視場焦點上。
在AR現實透視方面,ML2外置鏡片采取的特殊的鍍層來消除外部光線及內部顯示屏的反光,并且還增加了調光功能,可以實現100倍的光暗度調節,佩戴者完全能夠在各種場景中,如陽光、強光、室內、以及微光下,都能獲得類似的顯示亮度與效果,不會給用戶造成額外的視覺調整負擔,或需要頻繁中斷手上的工作來取戴AR頭顯。
另外為了讓AR頭顯更容易佩戴,ML2的團隊通過深入研究了顱骨生理學,使用亞毫米級精度的掃描設備對近2000個人的頭骨進行了掃描,并收集了18個不同面部標志的數百萬個數據點,如眼睛、角膜頂點、鼻梁、太陽穴和耳朵位置,以及頭部周圍與頭骨相關的19個手工測量指標,從統計學角度把這些數據點之間的所有差異,都加入到了AR頭顯的支架優化中。
ML2設計了一個伸縮式支架,可以張開放置在頭部上方,角度能夠旋轉從而貼合不同的頭部,讓不同年齡、性別、種族和發型的人,不會因為頭部尺寸差異過大,產生佩戴ML2頭顯時,有人舒服,有人根本戴不穩或長時間卡住某個部位造成不舒服。
ML2高質量的AR體驗改變了很多企業在數字內容領域的互動方式,讓其在TOB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也成為目前MagicLeap的主打產品。
2012年谷歌推出首款AR眼鏡“GoogleProjectGlass”,在當時一度引發業界驚嘆。但由于這款產品的價格高昂、應用不足,這款產品的市場反響冷淡,最終在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鏡的“探索者”項目,標志著這一項目的失敗。雖然谷歌采取了跟MagicLeap一樣的策略,后面上架了面向企業的企業版AR眼鏡,不過市場反饋依舊不如人意,去年這款企業版產品也停產了。
然而隨著AI人工智能技術突破,實現端側AI人工智能應用,成為改善AR眼鏡和AR頭顯的明顯助力,可以想象的市場應用場景與應用空間也越來越廣。在前不久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布的萬能AI助手ProjectAstra,讓市場對其抱有極大的熱情。ProjectAstra的工作原理是“連續編碼視頻幀,將視頻和語音輸入組合到事件時間線中,并緩存這些信息以進行有效調用”。
谷歌在這AI項目的展示視頻中,除了ProjectAstra的種種強大功能以外,谷歌還暗示其十年前宣告失敗的AR眼鏡項目即將重新出山。在約半分鐘的演示畫面中,使用者可以通過AI助手向AR眼鏡提問,眼鏡上搭載的智能攝像頭在了解周圍的環境后,可以回答使用者與之相關的問題。
發布會后高管們也對外證實,谷歌正在試驗為“ProjectAstra”制造眼鏡的想法。谷歌讓人ProjectAstra是人工智能AIAR眼鏡的“殺手級應用”,能對十年前谷歌眼鏡方案進行完美的補充,讓AIAR眼鏡成為完美的硬件,把人類的雙手真正的在數字交互世界是解放出來,從事真正的生產力工作。
MagicLeap和谷歌均拒絕透露此次合作是否有望推出消費級AR設備。目前MagicLeap正在打造的ML3基本已經定型,只要植入谷歌的萬能AI助手ProjectAstra,就能證明雙方的合作是否成功,而谷歌也完全可以借用部分ML3的光機設計,重新設計原來的AR眼鏡,打造一個輕便型的簡版AI AR眼鏡。
在過去幾年,微軟、FaceBook、谷歌還有一眾做頭顯設備的公司在VR、AR、MR一眾技術中,荊棘前行了這么久都沒有說服市場接受,沒能打造出一款真正的消費級產品占領市場。其中微軟新一代產品一再擱置,谷歌眼鏡在今年3月正式宣告結束,FaceBook改名meta實施所謂Allin“元宇宙”各種搗騰也沒出啥成績,最后也不得不向華爾街低頭,進行大規模裁員。
蘋果倒是弄出了一個用戶還算接受的空間運算產品VisionPro,但也受限于產能、成本和高昂的售價,目前更多的是吸引企業用戶購買用于技術培訓。
不過目前幾乎大部分的傳統手機品牌和原來的VR\AR品牌,都開始對手上的AR產品進行迭代,雖然市場效果仍不如預期,但集成了智能AI耳和AI眼鏡的AIAR頭顯產品,顯然是大家都認同的下一代“終極終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