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為的上半年財報直播內容顯示,華為上半年消費者業務收入為2208億元。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臺,同比增長24%。華為董事長梁華表示,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凈利潤率為8.7%。
另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剛剛發布的趨勢分析顯示,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86億部,同比下降5.1%,上市新手機246款,同比下降38%。
而數據分析公司Canalys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019年二季度報告中,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出貨量為9760萬臺,同比下降6%。排名前三分別為:華為、OPPO、vivo。其中,華為手機出貨量為3730萬臺,市場份額占38.2%,位居第一。
從數據上看,華為在中國市場上是大殺四方,把后的OPPO、vivo、小米給殺得市場份額狂跌,蘋果也不意外被斬下馬。數據顯示華為第二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其總出貨量的64%,已經達到了華為原定拿下中國市場一半的目標還多得多。
除了在中國的銷售市場上,大家殺得難分難解之外,今年中國的手機制造產業鏈也出現了與經往不同的地方。
自從去年三星開始轉換策略,把部分機型由自研自制,轉交給中國內地的ODM廠商貼牌生產后,嘗到甜頭的三星,今年決定把約4000萬臺手機訂單下給中國內的ODM廠商生產。
三星高層近日對外表示,三星將把販賣給特定國家和地區的一些機型,將陸續交由中國國內的ODM廠商貼牌生產,以圖能控制好供應鏈成本,形成競爭力。外界對三星此舉的動作,理解為三星是在復制紅米和榮耀的外包策略,自己則專心營銷服務來進行市場競爭。
其中三星所指的特定國家和地區,應該也是此前三星被中國國內品牌擠占歷害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及東北非市場。
并且,三星為了去除公司內部與供應鏈上游讓步的阻力,從去年開始分階段的把天津和惠州的手機制造基地策略性的關閉,相關研發人員全部轉往了越南基地。
據三星的供應商表示,三星要求原來給這兩個基地的工廠,要么自己尋找新的業務出路,要么開始與中國國內的ODM廠商去合作。三星每年約有3億臺的手機制造訂單,4000萬臺的份額,相當于三星把一成多的業務給分拔給了中國內的地ODM廠商,這對上游的供應鏈廠商來說,無疑是很大的轉變。
而據產業鏈傳出的消息顯示,三星基本上已經協助好中國內地的供應商,與中國內地的ODM廠商繼續合作,但不再提供任何的商務中轉或商務條件擔保,與原中國內地的其它供應商一起進行品質、價格、服務競爭。
而一些原來在韓國本土生產加工的供應商,除非自己在面對中國國內的供應鏈還能有部分優勢,采取了繼續供應中國國內的ODM廠商貨品,用在三星下單的機型上外,有一部分的廠商則在尋求也轉往越南基地配套,或者從手機制造領域離開,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實際上,除三星外,LG也早已經把部分手機制造業務轉包給了中國國內的ODM廠商,而且今年LG還宣布把全部的手機制造業務都轉往越南。
與中國國內的品牌手機不同,三星和LG不但自己研發生產手機,而且手機中的零組件里,太多數的核心器件都有自己的產能,如三星幾乎可以生產自己手機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組件:CPU、存儲內存、顯示屏、機殼等。
因此三星把手機制造業務外包,說明在智能手機硬件性能達到瓶頸之后,手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主線已經偏離了技術創新層面,更多的競爭,將是存量市場上的價格與品牌競爭為主了。
這個現象在印度市場也開始呈現了出來,同樣是Canalys的數據,第二季度小米以3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與2018年第二季度相比,同比增長了4%;三星以2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同比下降了27%;vivo緊隨其后,以1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同比增長了63%。另外,OPPO、realme以9%、8%的微小差距分別位列第四名、第五名,并且和2018年相比,兩個品牌的手機出貨量都有所增加。
看來目前小米、OPPO、vivo正在印度擠占三星的市場份額,避開了在中國國內與華為正面剛。
而三星還能保住印度份額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下給中國國內ODM廠商的貼牌手機,在印度賣得遠比三星自己想象的要好。
三星雖然從去年開始在印度建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基地,但是目前產能并沒有完全鋪開,與中國國內的手機制造廠商帶著上游產業鏈一起去印度抱團投資不同,三星的供應鏈往印度配套,不管是時間還是商業環境,遠還沒有中國國內的手機制造廠商得心應手,反而還不如把訂單交給中國國內的ODM廠商,再由它們決定是在中國國內交貨還是在印度本土交貨來得更加方便。
從數據上看來,今年上半年比較難看的品牌當屬OPPO、vivo,與小米被華為趕到印度去不一樣,小米的性價比手機在印度市場上的價格也基本上是與中國國內差不多價位,對整體的營銷收入或利潤影響相對小一些。
OPPO、vivo原來在中國國內市場一直是以所謂的中端市場為主,價格區間集中的2000元左右,雖然目前也被華為趕到印度市場上去跟小米、三星正面比拼了,但是在印度市場當前的智能手機價格上,明顯下拉了一個臺階,主力機型不再是2000元左右的機型,而是變成了1000~1500元之間價位段競爭。
而這還是在華為上半年被美國列入負面清單的情況下,海外市場對華為手機現階段如何銷售還沒有定論所制,如果哪天華為繼續采用跟當地運營商合作的模式,來貼牌銷售,華為提供手機硬件,運營商自己提供軟件對外銷售,華為的海外智能手機洪流,又會把OPPO、vivo,甚至小米吹向何方?
當哪一天,智能手機的硬件制造水平也拉平之后,品牌服務也成了標準之際,那么智能手機業務,會不會淪為與當前的PC和白色家電一樣的平庸化業務,或者如早年BBK吃透天下的DVD\VCD業務一樣煙消云散掉,再也沒有了以往產業激情與科技風光,還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