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高通技術峰會上,其獨家的超聲波指紋技術3D Sonic也帶來了升級換代版本3D Sonic Max。高通表示,3D Sonic Max比前代產品3D Sonic的面積大了17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指紋識別傳感器。
面積變大的一個好處就是,用戶在使用的時候不用再把手指放在“準確的位置”上,在范圍內按下手指即可實現解鎖。當然,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貴。
其實高通上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產品不但貴,而且用戶體驗并不怎么好,主要體現在反應速度較慢。由于上一代超聲波指紋識別產品深度綁定高通的CPU芯片,因此可優化的空間很小。
后來高通把優化權限開放給了三星,結果出現了三星旗艦機Galaxy S10還因此出現了安全漏洞,最后三星自查后發現其GalaxyS10和Galaxy Note 10兩款手機和Tab S6平板全部在指紋識別安全上翻車,存在漏洞。隨后多家金融平臺禁用了三星這些產品的指紋識別功能,直到三星更新了補丁程序后才重新開放。
在此次技術峰會上,高通的產品管理高級總監Gordon Thomas表示,在指紋識別傳感器的面積上由原來的4×9mm升級到了3D Sonic Max的20×30mm(600平方毫米),超大識別面積可以左右手指紋同時識別。
而在安全性上,Gordon Thomas稱要做到百萬分之一的精度,也就是現在蘋果在iPhone上使用的Face ID宣稱的精度。
而且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被視為是第三代感應式指紋識別技術,其中第一代為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依靠攝像頭模組攝取光學反射指紋成像進行識別,目前大部分中國國產品牌手機的屏下光學指紋技術就屬此類,安全性較低。
第二代為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通過電容感應芯片來感測指紋峰谷之間的電容容值差異合成指紋特征數據來進行識別,蘋果是推動這項技術在手機上廣泛應用的推手。由于技術較成熟的電容指紋識別技術,不用合成真正的指紋圖形數據,而且可以加入主動信號技術過濾部分介質雜訊,因此安全性要比光學指紋識別技術高一些。
第三代為射頻式指紋識別技術,其原理類似于主動式電容指紋識別技術,不過發射的主動信號為超聲波或其它射頻信號,同樣是收集反射回來的波動能量進行合成指紋特征參數。射頻式指紋識別技術可以穿透不同的介質,只選擇人體指紋介質層的反射信號數據,在原理上要比光學式和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更具安全性。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這三種反射式指紋識別技術,都很難避開真正的安全性問題。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比較難分辨指紋與真正的人體指紋,對于殘留在操作面板上的指紋印跡,也往往難以完全排除,甚至只要找到合適的反射材料,能夠依賴操作面板上的指紋印跡,通過光學式指紋芯片的安全認證。
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也一樣有著類似的問題,操作面板上帶有汗漬的殘留物,也能通過找到合適的反射材料,依賴操作面板上的指紋汗漬印跡介電常數差異,還原出指紋特征出來,讓指紋芯片通過安全認證。
而且通過在傳感器與手指之間加墊一層合適的可導電弱介電薄膜,電容傳感器基本上就失去作用,只要是人體皮膚接觸,都能通過電容式指紋芯片的安全認證。
對于射頻式指紋識別技術而言,則只要是指模,識別芯片就很難分辨出來。因此部分射頻類指紋識別產品,只要在操作界面上加貼一層合適的帶粘膠膜層,就可以收集到使用者的指紋模型,從而通過射頻類指紋識芯片的安全認證。
僅管每一次這類反射型的指紋識別技術出現安全漏洞后,相關的廠商都能針對特定的反應識別干擾物進行相應的屏蔽,但是不管是指紋識別技術提供商,還是智能手機廠商,都不敢保證后面會不會有新的材料出來,能夠用同樣的原理來通過指紋識別芯片的安全認證。
事實上,三星和蘋果很早就發現了反射型指紋識別技術的缺陷,因此三星很早就采用過更為安全的虹膜識別技術作為生物安全認證手段,但是由于用戶體驗上沒有指紋識別技術方便,加上信息數據安全處理方面的技術,得不到各地政府的安全部門認可,因此沒能推廣起來。
蘋果為了避開反射型指紋識別技術的安全問題,則推出了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而且也被行業認為是目前最為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由于FACE ID是非接觸式技術,沒有所謂的痕跡破解技術可用,同樣FACE ID也非平面成像技術,所以平面模具技術也沒法破解,不過FACE ID仍然不能完全避開1:1的3D模具漏洞。
而且有消息稱,蘋果并沒有解散其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團隊,并且近日也對高通的3D Sonic Max芯片進行了測試,讓GIS業成為其打樣,并與業成一起評估了采用高通指紋識別技術后的產能擴張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