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華為受到美國進行進一步商務限制的新聞,有兩張圖不停的在科技圈內刷屏:一張是任正非以前在提到過的破飛機飛行圖片,而另一張,則是日經中文網對華為手機零組件采購來源的拆解圖。
日經中文網的報道稱,日本專業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通過對華為Mate 30 5G版的拆解報告顯示,華為5G手機的國產配件金額占比從25%提升至42%,而美國配件的依賴已從11%降至1.5%,僅剩下玻璃外殼等。
玻璃外殼其實就是智能手機的玻璃蓋板,包括前玻璃保護蓋板和后玻璃電池蓋板。玻璃蓋板是智能手機人機交互的主要界面,用戶體驗的好壞不僅決定了整機的視覺效果、觸控靈敏性、握持的手感、信號的穩定、耐刮擦的能力、無線充電效率,甚至決定了手機能否通過跌落測試。
事實上據李星了解,華為早前曾向英國和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提交了兩份專利申請,分別是全新的Air Glass以及Super Sensing攝像頭。外界還曾猜測Air Glass就是華為自研的玻璃蓋板材料。
早年的玻璃蓋板加工工藝,康寧的蓋板玻璃基板確實擁有一定的優勢。不過隨著近幾年玻璃蓋板加工工藝的進步,中國內地的國產玻璃基板開始在玻璃基板的技術指標上追上康寧的水平,而且在某些指標上還要超過康寧的水平。而華為也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導入國產玻璃基板的蓋板玻璃產品。
在中國內地,能生產玻璃蓋板基板的企業有南玻A(SZ:000012)、東旭光電、凱盛集團、旗濱集團等,其中南玻集團更是建了全球最大的蓋板玻璃量產產能。
作為玻璃蓋板使用的基板玻璃屬于防護高鋁玻璃類別,防護高鋁玻璃最早應用在低速航載玻璃的非風擋夾膠玻璃上,由于效果不甚理想并沒有完全在市場上應用起來。
蘋果公司在開發電子產品的時候,把相關的防護玻璃技術參數給了康寧,康寧本來拒絕為其提供物理鋼化玻璃,因為生產難度太高,良率根本沒法保證。后來蘋果公司提出只是在顯示屏化學強化基板玻璃上進行優化即可,康寧才根據離子交換化學強化原理,重新翻出高鋁玻璃配方,替代普通的鈉鈣化學強化玻璃,從而完成了蘋果公司的產品開發要求。
蘋果公司最終在二個月內完成了康寧高鋁玻璃的認證,康寧也為這種當時表面強度最高的民用化學強化玻璃命名為大猩猩玻璃。后來在蘋果公司對外公布了大猩猩玻璃的大概分子團結構特征和生產工藝要點后,日本的顯示面板基板玻璃生產廠商及德國的肖特玻璃,也開始研發出了各自的化學強化玻璃。而高鋁玻璃也因為在電子產品上的廣泛應用,成為了玻璃市場上的一個大品類。
隨著中國內地以南玻為首的一些玻璃企業也開始為了中國的4G、5G行業應用,加大力度開始研發更適合中國內地本土市場的防護高鋁玻璃產品,在優化玻璃行業的量產工藝,結合合理的玻璃分子團設計后,即便是南玻利用普通的單空氣面浮法玻璃生產工藝,也能制作出性能類似與康寧、NEG和肖特玻璃三家廠商性能相似的產品,這些廠商都是采用雙空氣面下拉法玻璃生產工藝來生產產品,生產效率與批次產品穩定性,有時還不及南玻的大產能浮法玻璃產線產品。
事實上,美國康寧是中國內地高檔防護玻璃的主要供應商,但中國南玻卻是美國特斯拉最主要的光伏玻璃與防護玻璃供應商。如果說康寧供應不了特斯拉的光伏玻璃是其產能受限外,那么中國內地的企業遲遲沒有普及南玻的高檔防護玻璃,則是整個科技與產業界的不自信所至。
如果國內的科技與產業界,什么東西都還得讓美國來推動中國內地的國產化替代,在沒有壓力或動力的情況下,連南玻的防護蓋板玻璃都不愿一起來研發推廣使用,那么也不能怪別人瞧不起了。
事實上與科技界有關的一些貿易爭端,很多時候都是一些基礎技術與基礎材料之間的競爭,如果你沒有在基礎技術與基礎材料上做出應有的貢獻,那么就很難獲得先進經濟體的信任與認同,之前的日本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是基于這個原因。
很多人認為日本與美國后面能夠和平相處,是日本從各個層面的屈服。然而如果仔細的分析一下日本近三十年來的科技發展動態,你就會發現其實完全不是表面上的那樣。
日本近三十年來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基礎技術與基礎材料的研究上,并大力發展日本本土材料國產化替代,在日本本土企業內積極推行協同研發與協同驗證技術體系,持續承擔全球真正的基礎技術與基礎材料研究責任,從而獲得了全球科技界與商業界的信任,并成就了日本今天在半導體、精細材料、生命科學領域的國際地位。
實際上,去年日韓半導體貿易爭端的時候,日本除了勞工法案問題外,另外還有一種觀點,也是認為日本也指責韓國沒有在基礎技術與基礎材料上的努力投入與付出,就分享半導體產業帶來的龐大利潤,其實也是在“偷竊”日本的科技成果。
相信如果日本本土企業如果連自己國家生產的產品都懷有戒心,或不愿幫助其改善一起成長,仍然只是買進美國的材料與技術自己代工生產,然后再進行局部量產化技術優化后,以低價格傾銷或非兼容體系進行行業破壞性傾銷的話,日本仍然還是那個不受人待見的貿易大國,而不是現在的科技大國。
所以,天天宣傳國產化替代,卻沒有從基礎材料、基礎技術上進行中國內地本土化相互投資與扶持,只是專注于代工產能的拉升與貿易份額的增長,讓新材料與新技術難以真正引導經濟發展,造成全球以濟通縮的話,要得到貿易伙伴的信任基礎,仍然很難。
如果一個連自己本土企業都不愿扶持,連最基本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都做不到,一家企業還談什么其它的社會責任心與產業道德呢!
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計劃于2020年在上海至倫敦的中國路段,鋪設充電線路,使得純電動汽車跨國出行成為可能。這將意味著中國境內將會增加一條支持純電動汽車從東一直開到西的線路。消息稱特斯拉計劃于2020年在中國新增4000+個超級充電樁,其中包括V3、V2超級充電樁。
結合早前特斯拉將把家用光伏和儲能系統也推廣到中國內地,南玻作為特斯拉的光伏玻璃與防護玻璃供應商,被一家美國公司帶回到了中國內地的高端市場上來,不知道中國內地的所謂科技巨頭們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