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功能性能上來說,國產芯片并不比海外的差,而且服務其實是更好的。”芯海科技產品經理的王偉兩個月前,在接受采訪時說道。中興事件以來,“國產替代”一直是半導體行業大主題,芯海和國內的同行都在抓這個大機遇。而最近的芯海,離這個機遇更進了一步。
9月22日,上交所官網公布了芯海科技IPO在科創板上市發行結果,芯海科技獲得審議通過,并已在中監會許可下完成注冊。IPO招股書顯示,芯海擬募資5.45億元。本次募集資金將投向于高性能32位系列MCU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壓力觸控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和智慧健康SoC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
芯海的成功上市意味著科創板信號鏈MCU領域迎來了第一股。在技術上,芯海科技是為數不多的同時掌握ADC和MCU技術的全信號鏈芯片企業。早在2011年,芯海自主研發的24位高精度ADC芯片在有效位數上已經達到了23.5位。ADC技術目前處于全球先進水平行列,應用于人體成分分析儀器、溫濕度測量、電表計量、醫療檢測器械、壓力觸控、地質勘探等方面。從今年疫情以來,單就額溫槍一項產品,就為芯海帶來海量的訂單。
MCU領域是芯海現主要研發方向,2018年便推出國內首顆USB PD3.0 32位MCU芯片。目前,芯海科技的MCU主要是8位MCU和32位MCU,目前8位MCU主要應用于TWS充電倉、小家電、移動電源和車充等;32位MCU主要面向高端應用,應用于電源快充領域。
王偉也對芯海企業發展方向提出“三條線”的說法,一是保住ADC主力產品線,圍繞人體健康測量的健康產品,在芯片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到可穿戴設備上,利用健康大數據和AI算法,通過APP提供健康領域的交互手功能。
二是高精度信號鏈MCU方向,主要是圍繞手機及周邊應用的開發。據王偉本人的說法,此產品線的靈感來自,蘋果的壓力觸控功能。以后的應用也會進入現在比較火熱的TWS耳機等手機周邊領域。
三是對通用的信號鏈MCU生態的開發,芯海希望為打造一個客戶創新的平臺,產品的規格可能不是那么極致,但是會預留空間給合作伙伴做創新。這是一個戰略型的考慮,以對應快速更迭的電子消費市場,為研發預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