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本來就已經相對緊張的中國內地供應鏈來講,即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華為的訂單又回來了,發愁的是,除了自己的對上游的采購壓力大之外,崗位員工缺失也是頭疼的一環。
據供應鏈傳出的消息稱,華為在與高通完成專利費用協議,高通也拿到了美國政府部門允許高通繼續供應華為4G元器件的文件后,華為就立即重新啟動了對供應鏈的采購計劃。
不過由于華為出售榮耀手機品牌的風波引起的行業震動太大,所以大家都忽略了相關的信息,直到中國內地的一家OLED面板廠商發布了一條獲得客戶大額訂單的消息,才把華為重啟手機零組件采購的動作給重視起來。
維信諾近日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公司于2019年8月16日與某終端公司簽署《采購主協議》,具體產品采購信息以客戶后續下發的《采購訂單》內容為準。公司于近日收到該客戶下發的《采購訂單Purchase Order》,根據訂單約定,該客戶擬向公司采購柔性顯示屏與觸摸屏貼合組件,訂單含稅金額為9111.33萬元,交貨日期為2020年12月28日。
維信諾為了就近服務華為與中興兩個大客戶,并策略性的與OPPO、vivo展開合作,去年投資160億在廣州建了大型的OLED后段模組產能基地。
維信諾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連續十二個月與該客戶簽署的日常經營類訂單金額累計達到9.47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53.46%。2017-2019年度,公司與該客戶發生的銷售金額分別為0元、1942萬元和13.31萬元,占各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0%、1.19%和0.01%。
從訂單規模來看,業界認為比較符合與華為的合作規律。如果是中興的話,雙方合作時間要比這個周期長,而且都是中國內地上市公司,完全能從財報里體現出來,就不用某終端公司這種避諱的說辭了。
隨后很多臺灣和日韓的媒體,以及相關的產業鏈人士,都跟當地的企業核實了華為是否已經重啟采購計劃。華為希望能在春節前的小消費高峰中,讓華為手機銷量繼續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
據供應鏈傳出的消息稱,華為確實對原來安排的4G手機零組件訂單進行了重新安排,一些交期交長的元器件如攝像頭元器件、主板、顯示屏等,都要求開始排期生產,一些標準的通用元器件,則由通路庫存先調劑供給,再以補充訂單的模式,安排生產。
不過中國內地的模組組裝工廠的訂單排期則比較明確,基本上都是為了春節長假的華為手機消費做準備。如本次維信諾的訂單,算下來也應該是約為50萬部中高級手機機型的小訂單。
華為在9月15日美國制裁期限到來的時候,對一些上游供應商發出了暫停供應計劃的指令。接著華為就開始對主要以手機業務為主的消費者業務板塊進行重整,其中就包括了前面提到了出售榮耀手機品牌的決定,以及對華為汽車板塊業務與華為消費者業務合并的一些內部調整等。
事實上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鏈企業來講,與華為手要關聯的業務出現波動早已經在大家的預期之內。不過太多數的廠商都把產能機動的轉給了小米、OPPO、vivo,但一些為華為手機配置的專用產線,還是處于停滯狀態,只能把人員轉崗到其它品牌的產線上。
特別是小米手機,從目前的消息來看,小米的手機出貨量增長了三成以上,小米對上游供應商追加的產能,對華為手機暫停訂單所造成了產能富余形成了有效的補充。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手機零組件供應商都那么幸運,如一些日、韓、臺上游供應商企業,以及一些在疫情期間沒有進行有效員工管理的企業。
與日、韓、臺上游供應鏈企業重新接獲華為手機訂單的喜悅不同,部分中國內地的上游供應鏈企業,由于在疫情期間沒有照顧好員工的情緒與利益,粗放式的降薪、放無薪長假(變相裁員),導致很多崗位人員沒法得到有效補充。
據產業界傳出的消息稱,富士康的高額返崗補貼,以及較寬裕的員工年齡限制,讓一些原來在中國內地的手機上游供應鏈企業員工,開始出現以年青員工帶動父輩員工一起,“舉家”遷往富士康廠區的行為,特別是一些疫情期間被原企業降薪、放無薪長假的員工。
有些員工表示,按照富士康的返崗補貼政策,一家三四口人在富士康上班一個季度或半年的薪資+補貼收入,遠超過在中國內地其它企業上一年班所獲得的收入,而且還更自由和靈活,不用天天擔心沒有“感恩公司”被排擠、降薪或裁掉。
回到華為的4G手機業務上,僅管中國內地現在的上市手機,一半以上都是5G手機,中國內地也建設了超過70萬的基站部署,但從5G的基站覆蓋率和運行穩定性來說,5G對于太多數用戶來講,基本上沒有什么意義。
因為絕大多數的用戶,目前還只能使用4G網絡,甚至還是網速很差、也不太穩定的4G網絡。更多的時候,手機用戶的數據使用還是依賴免費的WIFI來進行。
而華為目前重啟4G手機業務,基本上不會讓有需求的消費者產生5G制式不支持的負面觀感,特別是千元機用戶群體,基本上還是以用4G網絡為主。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華為即便是繼續吃4G網絡的紅利,華為手機依然在市場上可以很能打,千萬別小瞧了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