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京東方鄂爾多斯低溫多晶硅液晶和OLED5.5代線顯示面板開始運行僅僅半年時間,產能位列國內第二位的民族面板企業華星光電就敲定了自己武漢6代低溫多晶硅液晶和OLED項目。雖然該項目投產必然更晚、規模也更小,但是卻在面板尺寸上稍稍領先,在主要技術路線上、市場方向上與京東方高度重合。
研究認為,國內民族面板業對OLED項目的投入,以及新興TFT技術:低溫多晶硅技術和金屬氧化物技術的投入,已經從早期的科研和試驗線為主,轉向正線和量產階段。這標志著,民族面板業在基礎技術上從實際落后國際市場一代,轉變為只是在“量產”時間上存在時間差而已。
在民族面板主流企業技術突破不斷的基礎上,民族面板業的任務也由傳統的解決有與無、行與不行的問題,轉向了逐漸實現企業良性發展、在自然競爭中不斷壯大的問題。這就使得,此前共同擔負民族面板產業崛起重任的兄弟企業,更多的產生了競爭關系。華星光電6代線,即是作為民族面板業老二,挑戰老大京東方的一個有效支點。
瞄準OLED時機已經成熟
4月份,有消息稱,LG8.5代OLED試驗線的成品率已經從三年前的5%提升到70%,同時LG8.5代OLED量產線將在下半年投產。
一條半導體顯示高世代線,成品率的提升到70%將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液晶顯示時代,每一條新的更高世代的生產線,基本都是從擁有7成以上的成品率階段,開始進入全球批量建設的。這一成品率,也將足以支持最終產品的廉價化和大規模市場化。很多彩電企業將此視為OLED時代正在加速到來的標志。
作為行業領頭雁,LG在OLED項目上的推進速度完全超過了絕大多數的競爭者。這已經是使得LG成為,作為后來者的我國民族面板業的追趕目標之一。
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已經先后在4.5代試驗線上,驗證了包括低溫多晶硅技術、金屬氧化物和OLED涂覆技術等許多次世代半導體顯示面板的“核心工藝”,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大量專利成果。這是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敢于緊隨韓系企業投資OLED量產項目的信心所在。在今年京東方合肥第二條8.5代線投產的基礎上,京東方還將成為第三個在8.5代這等最高世代線上驗證OLED量產技術的企業。雖然這已經晚于LG和三星3年時間,但是其依然領先于其它行業同仁的相關進度。
研究認為,京東方合肥8.5代線項目上OLED技術的驗證進度,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京東方重慶8.5代項目的“設備和產品”配置結構。
華星光電方面,也已經開工第二條8.5代線,第一條8.5代線則滿產滿銷。因此,現階段,在僅有一條量產線投產的情況下,華星光電驗證OLED等新興技術的平臺遠不及京東方豐富。這直接決定了華星光電在OLED項目上處于“跟隨”京東方的狀態。
不過,后發者也有優勢。如,京東方第一條OLED線,玻璃基板選擇了5.5代:因為三星和LG已經實現了同等玻璃基板產品的量產,市場和技術風險夠更小。但是華星光電則采用6代線作為首條量產OLED線的玻璃基板規格。這使得華星光電一旦在27個月后實現武漢項目一期第二步投產,其最終切割產品將更為靈活:如手機和電腦面板,四塊45寸級別、兩塊60英寸級別、或者一塊80寸級別TV面板。
實際上,華星光電武漢項目應是一個“小步快跑”項目。第一期160億投資,3萬片玻璃基板的產能,并不具有規模優勢。即便如此,一期3萬片產能還細分了第一步18個月完成1.5萬片產能,第二步27個月完成另外1.5萬片產能的精細進程—這表明,華星光電的思路是:小步快跑,確保該項目在技術形態和路線上的領先性,同時使得武漢項目實現與國際面板業先進水平的“零差距”。—這也將有利于縮小華星光電在技術水平上和京東方的差距,甚至為其追趕京東方創造機會和技術驗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