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蘋果家族“新成員”iPad Air上市3天,就被曝出了“陰陽臉”的問題,iPad Air在使用時,左上角的顏色會呈現出淡黃色。曝出問題的不止中國版行貨,港版也“中槍”,還有外國網友在蘋果論壇上反映同樣的問題。而據不少網友反映,當初NewPad就曾出現過這種情況,但范圍沒有這么大。
最新的iPad,蘋果給它了一個新的名字iPad Air,除了更薄更輕以外,性能也有8倍的提升。Air也極大提升了自己的工業設計。新的iPad Air從之前的1.4磅減到了1磅重,從之前的9毫米到現在的7.5毫米,采用9.7吋屏幕。
為什么會出現陰陽屏?
專家表示,“從圖片上看,主要是兩邊的照明不均勻,可能是為了滿足超薄的造型,把背光源減薄了。”專家解釋,這個問題應該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有些產品肉眼無法看出來而已。“因為太薄,所以才出現這樣的情況,就現在的技術來說,這個問題短時間內很難解決。”
iPad Air為何這么薄?
原來iPad Air屏幕采用IGZO技術,這樣可以使得耗電更低更輕薄。
Ray Soneira的最新測評證實了iPad Air 的屏幕已從過去的非晶硅 (a-Si) 材料轉變為了氧化銦鎵鋅 (IGZO)。過去幾年,一直有蘋果將要使用 IGZO 的傳聞,同時夏普也在艱難的嘗試中,如今蘋果終于把它用到了自家產品上。
Soneira 表示,最明顯的證據就在 iPad Air 的電池測試中。相比起過去的 iPad,iPad Air 屏幕的能耗效率提升了 57%,而這樣的巨幅提升用 a-Si 是做不到的。 IGZO 的電子遷移率明顯高過 a-Si,所以對電量的需求也明顯下降。
跟4代比起來,iPad Air屏幕的參數均有提高,屏幕反射系數下降了23%,峰值亮度上升了7%,高亮環境下的對比度提升了32%。色彩逼真度和圖像對比度都不錯。
為何iPad Air與iPhone 5s的屏幕體驗效果差這么多?
iPad尺寸大,在同樣手握的情況下光線接受面積比iPhone大,造成反光現象比iPhone嚴重是應該的。而且iPhone 5開始使用的是in-cell觸控工藝,與iPad的GF2觸控工藝不同,在透光率上in-cell因層級少而較有優勢。而iPad 再跟iPhone對比,毛利薄太多,所有高級的制程和貴價零部件都會只先用在 iPhone 之上。
觸控設備上使用的顯示屏幕,我們粗略的可以將其分作三層:
A 顯示屏幕液晶面板 ── B 觸控傳感器 ── C 屏幕外保護玻璃 (由內到外)
1,陳舊的做法是將B和C部分貼合(膠水黏合),與A分離組裝。這樣,A和BC之間就存在空氣間隙,即所謂的air gap,帶來的壞影響就是反光率更高,室外使用需要更高的亮度。并且長久使用之后可能會進灰塵。現在和過往所有的iPad(包括iPad Air但不包括還未上市的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和iPhone 4之前的iPhone 第一代、iPhone 3G、iPhone 3GS都使用這種工藝。好處就是制造的良品率更高,報廢成本低,維修容易。
2. 2010年iPhone 4上市,帶來超高PPI的Retina屏幕,更為重要的是,它的顯示屏幕經過兩次貼合,A和B,B和C,三層都粘合在一起。這就是為什么當初很多人抱怨更換屏幕的價格太高。因為即便是外保護玻璃破裂,還是需要 ABC 全套更換。
3.然后是2012年的iPhone 5上市,帶來了in-cell 工藝的顯示屏幕,跟iPhone 4的區別就是,將A和B,即液晶顯示面板和觸控層,在液晶面板制造過程中整合一起,而不是膠水粘合了。當然,即便 AB 融合之后還是需要使用膠水跟C屏幕外保護玻璃(iPhone使用康寧的大猩猩玻璃)黏合。
4.另外還有一種是觸控模組廠商主導的低成本 OGS 方案,即觸控層跟外保護玻璃融合一起(不再通過膠水粘合),缺點是外屏幕保護玻璃的強度和韌性不夠太過脆弱,沒有被蘋果公司采納。
如何從技術層面解決iPad Air的反光問題?
1.采用no air gap的全貼合技術。解決方案就是使用OCA膠將上下兩部分的玻璃做貼合(分為真空狀態下的“真空貼合”和正常物理環境下的“大氣貼合”),解決折射率不一致的問題,增加“觸控+面板”整體的透光率。
2.通過設備正面的光線探測器進行屏幕亮度調節等技術。
而現在顯示器件追求廣視角IPS、MVA等技術,一定程度上需要與反光需求相協調。反光的技術解決方案,如光線探測器等,都比較耗電,本身也會受制于電源的容量。
專家建議:讓屏幕顯示一張全白的圖片,看看屏幕兩邊是否會出現色差。之外,還可以到黑暗的房間里,讓屏幕顯示一張全黑的圖片,看看黑色的程度是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