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租資本危機,觸摸屏成了名符其實的資本保護蓋板
不管是基于自愿還是被迫,觸摸屏行業在2013年這一年,都會因為并購潮,寫入行業發展史中。觸摸屏的大佬們都必須面對這樣的事實——觸摸屏的“土豪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了,日漸回歸價值投資的觸摸屏制造業已經邁入“并購時代”。不管是政府債務也好、土地財政也好、銀行或投資基金也好、個人私募也好,在前幾年瘋狂砸進觸摸屏行業的尋租資本,在上市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都要在觸摸屏行業進入寒冬之際退出,并盡量保證投資回報。這些錢要從通過觸摸屏企業給洗出來,只有通過借殼并購退出。而觸摸屏行業的高科技概念,也成了這些資本套現的過程中,名符其實的資本保護蓋板。
差錢是并購的動機
此次并購潮,并不是行業龍頭企業,并購行業中小企業,而是一些經營狀況不太理想的上市公司,送殼給觸摸屏企業,所以整個并購潮中,各方行為都十分詭異。浮盈的業績,是這些并購過程中華麗的裝飾。
很多人的印象中,并購行為的后面,應該是買方和賣方都很有錢。不贏利的企業怎么賣?沒錢的公司為何買?
可現實中實際情況呢?今年觸摸屏行業的資本大挪移過程中,不管是上市公司增發也好,還是借上市公司的殼也好,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大佬們差錢了。上市公司本和和觸摸屏企業,都要么是差供應商的錢,要么是差地方政府的錢,要么是差銀行或基金的錢,要么是差私募資本的錢。
概念炒作惹的禍
觸摸屏行業,在蘋果公司的推廣下,一夜之間爆發,成為市場熱門。2007年iPhone問世后,觸控面板產業成為臺股黑馬,洋華因此登上股王寶座,接口上市首年也交出好成績,F-TPK宸鴻更因為如此,2012年登上臺股獲利王寶座。這樣一來,在各方的炒作之下,導致大量資金一涌而入進入觸摸屏相關行業,然后很快達市場達到飽和,觸摸屏的盈利空間也被迅速擠掉。
資本退出回報率急速下降,是并購潮的主要原因
由于觸摸屏的盈利空間被迅速擠掉,價格戰硝煙彌漫,價格大幅下滑,導致觸摸屏行業的上市退出回報率下降。中國股市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表現最差的股市。從2012年11月16日至今,中國股市監管層又采取了迄今為止最嚴格的IPO財務檢查,導致IPO關閘時間已近一年,給國內觸摸屏行業的各方投資者帶來沉重打擊。并購借殼,成了觸摸屏行業尋租資本挪移的最好選擇。而送殼公司,正好可以借觸摸屏的概念殘值,進行定向增發,從股市抽血,以解并購雙方的資金之渴。
野蠻并購后的觸摸屏盈利空間
這種空殼并購,并沒有實際的現金投入,雙方僅僅是通過置換不良資產,在帳面上形成浮盈赤字。但是為了保證股市退出回報率,提升公司業績狀況,雙方又不得不做大交易額,這種情況下,只有利用上市公司的招牌進行背書,然后在技術與研發并沒有同步提升的情況下,再次降低觸摸屏的商品價格,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國內上市公司這種深度綁架供應商和客戶的情況下,整個行業利潤迅速攤薄,回歸到傳統制造業的水平。
觸摸屏行業又跟傳統行業不一樣,是一個技術與市場瞬息萬變的行業,如果相關并購企業在技術進步上,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那么市場變化之時,就是他們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