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1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觸控技術大量導入大宗消費性電子產品才短短幾年時間,產業(yè)又有大變革。曾經因為Apple蘋果智慧型手機iPhone和平板電腦iPad採用而成為主流的雙層玻璃貼合型電容式觸控技術,隨著iPhone 5改用in-cell技術、iPad Mini轉向薄膜型電容觸控技術,市場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加上Google的Nexus及多款搭載微軟Windows 8作業(yè)系統的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大多採用OGS單片式觸控或薄膜觸控技術,9.7吋iPad無疑已成為雙層玻璃電容觸控技術的最后一道防線。
這道防線何時會瓦解,完全要看蘋果Apple的旨意。雖然業(yè)界還不清楚更新一代的iPad產品到底還會不會延用雙層玻璃電容觸控面板(業(yè)界簡稱為G/G電容觸控),或是改用其他類型觸控技術,不過,iPhone 5改用in-cell、iPad Mini轉用日本寫真提供的G/F2雙層ITO薄膜型電容觸控,似乎是一個警訊。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WitsView調查,蘋果Apple即將推出的iPad Mini,其所採用的薄膜電容觸控面板、使用的ITO薄膜係上下兩層ITO結構、亦即所謂DITO Film,并且是走黃光製程,而一般傳統觸控面板廠商的薄膜電容觸控使用的ITO薄膜為單層ITO結構即SITO Film,走的是印刷製程。雖然同樣是G/F薄膜型結構,但技術層次卻有不同。
稍早因為iPhone和iPad佔據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大量市場份額,讓雙層玻璃電容觸控技術蔚為主流,也導致薄膜型電容觸控技術的生存空間一度遭到嚴重擠壓。如今,iPad Mini採用了薄膜型電容觸控技術(儘管DITO Film外傳可能也綁了Apple專利),使得薄膜觸控技術重新燃起一線生機。
這是因為各類型行動裝置電子產品走向越來越輕薄的設計,手機要輕薄、平板電腦要輕薄,筆記型電腦也要更輕薄。把G/F結構的薄膜型觸控面板和G/G雙層玻璃貼合觸控面板、OGS單片式觸控面板相比較,G/F結構的薄膜型電容式觸控面板厚度無疑比G/G來得薄,若與OGS相較,也只多了一張薄膜的厚度,對于厚度和重量影響可說微乎其微(至少以人類的感受來說)。
另一方面,不論是G/G或G/F結構的觸控面板,其所使用的上層保護玻璃(表面玻璃、Cover Glass)都可以是全強度,但OGS因為把保護玻璃和Touch Sensor結合,造成強度減弱。據傳,即便OGS觸控面板已經開始量產出貨并且導入商品應用,但強度不足的問題仍未完全排除。這是薄膜型電容觸控能夠又重獲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無論未來觸控面板產業(yè)、觸控技術主流地位的演變?yōu)楹危梢源_定的是,G/G雙層玻璃電容觸控技術正面臨嚴峻的考驗、薄膜型電容觸控重獲發(fā)展利基、OGS則以成本優(yōu)勢正快速崛起。這樣的趨勢讓觸控面板廠商無不積極調整產品組合,尋求新發(fā)展。例如,TPK宸鴻(3673)、勝華(2384)全力投入OGS觸控技術,TPK宸鴻同時力推大尺吋薄膜觸控技術。洋華(3622)導入金屬薄膜製程新技術期許提升該公司薄膜電容觸控產品,介面(3584)計畫推出全新導電材料以求差異化。
至于市場版圖是否將因此重新洗牌?或是將出現何種新面貌?仍未可知。目前薄膜觸控技術仍以日廠領先,臺灣、中國大陸、韓國廠商正加緊腳步跟進,但個別廠商之間的技術層級差異甚大,勝負難料。而OGS未來在大尺吋電子產品市場能取得多少空間也備受期待。整個觸控面板市場/產業(yè)的后續(xù)發(fā)展,看來還很精彩,值得持續(x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