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1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人們常說科技是人類進步的主要能源,而真正影響人們生活最多的往往是那些比較渺小的科技結晶。觸控的出現由來已久,并且在近幾年快速地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有的時候觸控設備所擁有的功能甚至超過了用戶的需求,并開始逐漸替代其他設備的存在價值,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觸控鼠標的出現卻成為一個備受人們爭議的產品。
觸控鼠標的出現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情,世界上的首款觸控鼠標名為Magic Mouse,于2009年被蘋果公司所推出,由于是觸控被第一次帶到了鼠標領域,這種全新的控制方式讓很多人都為之興奮,并瞬間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伴隨著年輕潮流人士與“果粉”的擁戴,“Magic Mouse”與“觸控鼠標”一時間成為了人們在討論電子產品時所熱議的一個話題,緊接著而來的則是外設廠商爭先推出類似產品的熱潮,大量的觸控鼠標出現在市場,當時很多人都以為觸控鼠標將是段時間內的一個必然趨勢。
然而經過了短時間的過渡,觸控鼠標的話題似乎不再能勾起熱門的興趣,一些冷靜下來的用戶也不再對自己手中Magic Mouse 或是其他廠牌的觸控鼠標所著迷,而是將它們放到一邊去吃灰,轉而繼續使用傳統的鼠標。如此的現象同時也讓外設廠商在推出觸控式鼠標的積極性大打折扣。截止目前為止,在2013年中所推出的54款無線鼠標(目前推出的觸控鼠標均為無線鼠標)中僅有一款產品是觸控型鼠標。
從下面的一些數據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到目前觸控鼠標在市場中的狀態。在Google搜索引擎中分別搜索“apple mouse”與“magic mouse”兩個詞條,“apple mouse”的搜索結果達到了1.78億個,而包含有“magic mouse”信息的內容只有前者的六分之一。
并且在中關村在線的無線鼠標排行榜中,前十名均沒有看到觸控鼠標的出現,而在前二十名中也只有蘋果的Magic Mouse上榜。觸控鼠標的狂熱源自用戶的追捧,而如今它們在市場中受挫也是因為消費者的不買賬,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追溯觸控極速推進的年代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法考究觸控最早是被應用在哪個領域的,而4到5年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近期出現的觸控超級本的飛速發展無疑大幅推進了觸控普及的腳步。在觸控的世界里,用戶可以對他們所想要操作的區域進行直接的交流,相對于之前利用按鍵或搖桿移動光標的傳統操作,觸控點擊更加直觀并且操作簡便。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用戶利用傳統物理按鍵控制電子設備的過程看成是在抓娃娃機前拉動搖桿抓取玩偶的話,那么觸控操作則相當于直接用手將玩偶拿出來。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抓娃娃機需要借助搖臂來完成操作,能否準確接觸到目標在于用戶的技巧與準確定位,而另外一個則不需要任何媒介,用戶可直接觸碰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可以看得出觸控的出現不僅僅改變了用戶控制電子設備的方式,更是在人機交互上做了減法,使之變得更加直觀,它就像一個紐帶一樣將用戶與設備之間銜接得更加緊密,減少了中間環節,所有的操作都顯得輕松自如。
我們再將目光轉移到觸控鼠標上,雖然它們帶有所謂的“觸控”功能,但光標定位的方式并不是靠用戶在觸控區域中劃動,依然需要借助移動鼠標并通過鼠標底部的傳感器(光學引擎或激光引擎)來完成,絲毫沒有拉近用戶與執行設備(這里的執行設備通指臺式PC或筆記本電腦)之間的距離,“鼠標”這個媒介依然擋在用戶面前阻止用戶與設備的直接交流,這樣并不是在做減法,而是進行了元素替換。
除了沒有革命性的改變之外,觸控鼠標還面臨著比傳統鼠標更多的限制性。由于觸控鼠標僅有一枚微動,左、右鍵的觸發需要依照用戶接觸的觸控區域來判定,所以在按下某個按鍵的同時需要將另外一只手指抬起,無形中又增加了學習成本,操作的難度也變得更高。不僅如此,鼠標上僅有的一枚微動將要同時承擔起左、右鍵的功能,使用壽命也會大幅低于傳統鼠標。
一切源于Magic Mouse與Mac的基情
那么既然觸控鼠標有如此多的弊端,為什么在它們剛剛出現的時候還會引起軒然大波,導致眾多廠商不顧成本去研發呢?這一點可能要從蘋果公司開始說起了。
作為電子產業中最茂盛的一棵常青樹,蘋果的影響力不是一點兒的強,從最初的臺式電腦到幫助公司扭虧為盈的iPod 音樂播放器再到風靡全球的iPhone 智能手機,蘋果每一次推出新的產品都能吸引業界所有人的目光。而在外圍,他們又擁有全球最多的科技類消費群體,其中不乏將蘋果旗下產品視為神物的狂熱fans,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果粉”。
在2010年當蘋果iPhone 4 智能手機最火爆的時候常常有人會在網絡上說:即便蘋果推出一堆垃圾也有人會買。這句話無疑是對“果粉”以及蘋果公司的嘲諷,但是也從側面體現出了蘋果產品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那種讓人瘋狂追捧,卻又不惜承擔其昂貴價格的強大影響力。
現在讓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如果第一個推出觸控鼠標的不是蘋果,而是隨便一個鼠標生產商,即使這款產品擁有和Magic Mouse 完全相同的外觀和功能,它的影響力也要遠遠小于蘋果這么做的結果,不僅不會被跟風,還可能會被同行所嘲笑,更有可能會在面市后引來一片罵聲。我們很難界定一個人喜歡一款產品是出于他對產品本身的認可還是被品牌號召力所影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的品牌效應確實能為他們的產品加分不少。
品牌效應之外的那些事兒
除了品牌效應之外,另外一點讓消費者認可Magic Mouse 的原因則在于這款鼠標在蘋果Mac系統上的體驗效果,而那樣的效果也非Magic Mouse 能夠辦得到。眾所周知,蘋果 Mac OS操作系統一向以流暢而著稱,而Magic Mouse 則是一款根據Mac OS深度定制的產物,經過了蘋果自家的充分優化,在使用鼠標的觸控手勢時能夠體現出完美的操控體驗。
而由第三方廠商所為Mac OS所生產的觸控鼠標由于不掌握此提供的相關API接口,導致操作的流暢度遠遠低于Magic Mouse 的表現,以至于造成只有使用Magic Mouse 才能真正體現出Mac OS 強大手勢功能的局面。
那邊廂,微軟的電腦操作系統在推出Windows 8之前并沒有針對觸控鼠標做大量的優化,第三方廠商為之前的Windows 系統推出的觸控鼠標也只是根據后臺快捷操作來實現手勢功能,體驗并不理想。而目前的Windows 8操作系統在推出之時就一直備受爭議,目前市場占有率只有5%,雖然新系統針對觸控鼠標有專門的優化,但是在推廣上也只是杯水車薪。
在編寫本文的過程中筆者也采訪了一位有多年使用蘋果系統經驗的朋友,他對Magic Mouse 在Mac OS上的體驗贊不絕口,并且強調其要好過普通鼠標或是蘋果筆記本自帶的觸控板。但他同時也提到:如果用它(泛指觸控鼠標)的手感還不用普通鼠標,那我寧愿不用,不管它擁有多么高的科技含量。筆者認為外設廠商所需要聽到的正是這樣的聲音。產品的宗旨是為用戶服務,體驗則應該被擺在研發的首要位置,我們需要的并不是那些華而不實并且趨于半成熟狀態的新技術。
種種原因讓消費者對觸控鼠標又愛又恨,Magic Mouse與Mac OS的基情結合讓玩家過足了癮,而第三方廠商的產品卻又無力延續驚喜。觸控鼠標行業現在的狀態就像是一場即將落幕的鬧劇,演砸了每個人的心里都不好受,有的人看到風潮已過,想要就此罷休,而有的人卻又不甘心就這么結束,硬著頭皮把它演完。在消費品市場中,廠商對需求的解讀與用戶的真實需求不能達成一致是很常見的事情,只是這樣的現象在觸控鼠標上發生得太過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