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之所以敢殺進手機圈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砸西門子冰箱所引發的社會效應讓他積累了不少人氣,也進一步膨脹了其制造社會話題的野心;二是雷軍依托互聯網營銷迅速積累起來的品牌效應,讓他看到不必像以前那樣巨額投入就可以引發消費者關注,并塑造一個全新的品牌,而小米巨大的估值也勾起了羅永浩的欲望。
因此,一個英語培訓老師就這樣拿著一把錘子,標榜所謂的工匠精神來了,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一個在行業把玩不到兩年的人講工匠精神,這對于中國傳統上動輒幾十年傳幫帶甚至一輩子鉆研才能成為大師的工匠精神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誤讀,我只能說這是一種偽工匠精神。
然而,今天又是一個快時代,工匠精神顯然并不符合手機產業的競爭規則。尤其當中國市場消費者平均換機速度只有12~15月的時候,手機本身已經成為電子快消品,消費者更看重的是在這個使用周期內的體驗和價值所在。如果過分強調所謂的工匠精神,所面對的消費群體就必須重新定義,我認為工匠精神恰恰是諸如前諾基亞奢侈品牌vertu所追求的,甚至也可以說是蘋果過去所追求的。但對于一個中國的新品牌,盡管標榜自己是除蘋果之外最好的手機,但市場和消費者并不認同你具備蘋果的實力,更不認同所謂的工匠精神,那么工匠精神的提出就只是一個口號而已。
反觀雷軍,在小米手機4G版遲遲不來,更被榮耀逼到絕路的時候,不再拿什么4GLTE來炒作,而是拿出一塊再普通不過的304鋼板,打出所謂“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的口號,再次吸引了社交網絡和媒體眼球,引爆各種吐槽、各種神P、各種期待……
這些恰恰就是雷軍希望看到的。因為雷軍知道,無論是4核、8核,還是4G、全球模,甚至說手機的外觀設計、攝像頭參數等,已經很難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在智能手機高速發展幾年之后,消費者已經處于技術疲態,這個時候,更簡單、更普通的東西經過挖掘和包裝,反而可以吸引眼球。因此,一塊鋼板引發的效應遠遠超過了錘子所謂的工匠精神,所謂的各種設計,甚至蓋過了榮耀8核的吸引力。
究其原因,在智能手機高速發展的這幾年,隨著傳統廠商的沒落,新一輪手機的品牌效應在消費者心中基本成型,很難再有新的品牌可以靠個人魅力、靠某種炒作就能獲得消費者的光顧,就更談不上認可。而羅永浩恰恰就敗在這種被粉絲所簡單蒙蔽的理想世界中,認為粉絲的尖叫、數量不菲的預訂,或者媒體的正反面報道都是對錘子的認可。
因此,當錘子果斷向富士康下訂單,盲目推向市場的時候卻發現,做手機并不是光靠嘴上說說那么簡單,這個時候的確需要一定的工匠精神,是需要長期積累的,無論是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工廠生產和產品交付還是售后服務,每一項都需要時間和經驗去累積。
這看似一個矛盾的過程,一方面需要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又要面對快時代的競爭。事實上,快的前提是積累,是熟練,是膽識,是應變,是策略,是管理。只有這些跟上了,才能適應快時代的競爭,也只有這樣日積月累才會造就工匠精神。最終就體現在產品上,體現在消費者的認可度上。
手機行業之所以被人們看做一個競爭殘酷的產業,是因為每個時代的特征不同,需要廠商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同時這個產業也需要極強工匠精神的支撐方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贏得消費者的認可。甚至就算這些都做到了,也有可能只是取得階段性成功。
另外,羅永浩所學習的兩個對象喬布斯和雷軍,事實上都有長期的積累。喬布斯無需多言,雷軍在做小米之前,就已經在資本、軟件、媒體、渠道等多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做小米的過程中更是如此,把這些經驗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小米的跨界優勢,形成了小米能夠迅速塑造品牌和吸引力的優勢,而這些都是羅永浩不具備的。可以說,喬布斯和雷軍做手機取得成功是必然的,而羅永浩則是拿偶然當必然,結果也只能是偶然。
最終,可以驚奇地發現,也許是巧合,一把錘子和一塊鋼板恰恰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結合,一塊好鋼,惟有千錘百煉方可鑄造出神兵利器,從而獨步天下,也許二者結合之后,方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