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米開發產品時,數十萬消費者熱情出謀劃策;當小米新品上線時,幾分鐘內數百萬消費者涌入網站搶購,數億銷售額瞬間完成;當小米要推廣產品時,上千萬消費者奔走相告;當小米產品售出后,幾千萬消費者又積極參與產品的口碑傳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消費者和品牌似乎從未如此相互貼近,互動也似乎從未如此廣泛深入。
事實上,借用互聯網營銷和互聯網思維,消費者往往無意之中扮演著小米的“產品經理”、“測試工程師”、“口碑推薦人”、“夢想贊助商”等多種角色,他們熱情飽滿地參與品牌發展的各個細節中。針對“小米現象”,無數人從各個“側面”探索小米成功的“秘密”。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在他的《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卻以內部人身份從“正面”毫不刻意保留地指出:互聯網思維核心是口碑為王,口碑的本質是用戶思維,就是讓用戶有參與感。小米公司內部稱之為“口碑鐵三角”,即“發動機”(產品)、“加速器”(社會化媒體)、“關系鏈”(用戶關系)。對于“讓口碑在社會化媒體上快速引爆”,黎萬強給出“引人入勝”的答案是“第一是參與感、第二是參與感、第三是參與感”。
用戶和企業之間,到底什么關系才最理想?傳統上,要么是企業“給用戶下跪”,仿佛說用戶是上帝,只要用戶肯掏錢買我的東西,怎樣都好,要么是企業高高在上“讓用戶下跪”,仿佛說“我們的產品最好,不喜歡就滾!”黎萬強認為上述這兩種方式,都是“弱用戶關系”,都難以讓用戶對品牌和產品發自內心的熱愛。傳統方法下用戶和產品之間,就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當消費行為發生之后,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基本上也就斷掉了。甚至有的企業還會希望用戶購買了產品之后,就最好不要再和企業發生任何聯系,因為那可能意味著“售后”、“投訴”、“糾紛”、“成本”、“公關危機”……
小米的用戶關系指導思想正好相反——強調“和用戶做朋友”和“互動營銷”。換言之,“和用戶做朋友就是和用戶一起玩,不是做形式化的用戶調查或‘高大上’的發布。和用戶如朋友般一起玩、討論產品,通過論壇、米聊或微博等溝通就是需求收集,就是產品傳播。”從“弱用戶關系”到“和用戶做朋友”的觀念轉變,小米注意到了當下網絡時代用戶和企業之間,不再只是單純的賣產品時代,而是賣“參與感”的新時代。
讓用戶參與,能滿足不少年輕人“在場介入”的心理需求,抒發“影響世界”的熱情。在此之前,多見于內容型UGC(用戶產生內容)模式的產品,比如在動漫文化圈,著名的“B站”(Bilibili.tv)就是典型例子。愛好動漫和創作的年輕人通過吐槽、轉發、戲仿式的再創作等諸多方式投稿,營造出獨有的亞文化話語體系。
構建參與感,按黎萬強的總結,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用戶參與進來,建立可觸碰、可擁有,和用戶共同成長的品牌,一切都變得那么的輕松而富有趣味。他由此總結出“做爆品”、“做粉絲”和“做自媒體”“三個戰略”,和“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和“擴散口碑事件”“三個戰術”,內部稱為“參與感三三法則”。
“做爆品”是產品戰略。規劃階段要有魄力只做一個,要做就要做到這個品類的市場第一。產品線不聚焦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資源太分散會導致參與感難以展開。“做粉絲”是用戶戰略。參與感能擴散的背后是“信任背書”,是“弱用戶關系”向更好信任度的“強用戶關系”進化。粉絲文化首先讓員工成為產品品牌的粉絲,其次要讓用戶獲益。功能、信息共享是最初步的利益激勵,所以人們常說“吐槽也是一種參與”;再次就是榮譽和利益,“臺風口上,豬也能飛”——這句話其實是雷軍對“順勢而為”很形象的調侃,他極為推崇“順勢”的做事理念。2010年雷軍創辦的投資基金就叫“順為”。“做自媒體”是內容戰略,讓企業成為互聯網的信息節點,讓信息流速更快,信息傳播結構扁平化,內部組織結構也要配套扁平化。鼓勵引導每個員工每個用戶都成為“產品的代言人”。做內容運營建議要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動”的思路,只發有用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每個信息都要有個性化的情感輸出,要引導用戶來進一步參與互動,分享擴散。
“開放參與節點”,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篩選出讓企業和用戶雙方獲益的節點,雙方獲益的參與互動才可持續。“設計互動方式”,遵循“簡單、獲益、有趣和真實”的設計思路,根據開放的節點相應設計,互動方式要像做產品一樣持續改進。比如,2014年春節期間爆發的“微信紅包”就是極好的互動設計案例。“擴散口碑事件”,先篩選出第一批對產品最大的認同者,小范圍發酵參與感,把基于互動產生的內容做成話題做成可傳播的事件,讓口碑裂變,讓參與感形成螺旋擴散的“風暴效應”。
“參與感三三法則”看似碎片化或泥沙,但正是這些“泥沙”里包含著金子,而黎萬強總結這些法則的過程本身就是在“沙里淘金”。
據黎萬強在書中透露,小米做社會化營銷主要論壇、微博、微信和QQ空間四個核心通道。從傳播屬性來說,微博和QQ空間都有很強的媒體屬性,傳播是“一對多”,很適合做事件傳播;微信基于通訊錄的好友關系,傳播是“一對一”,很適合做客服平臺;小米最早做的是論壇,更多用它來沉淀老用戶,其也是“一對多”,但論壇的即時性沒有像微博那么快,同時在信息編輯推薦上類似門戶,有版主的人工介入,容易沉淀信息。從用戶關系來看,微信是強關系,其次是QQ空間和論壇,最后是微博。尤其對很多微博大V來說,99%的用戶都是弱關系。
除了注意“用產品經理思維做營銷”和加強“做社會化營銷”之外,黎萬強還認為,小米的品牌營銷手法也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傳統品牌營銷手法,最常見的莫過于“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這個順序鏈條,對互聯網企業而言,路數有些變化,是“美譽度—知名度—忠誠度”。互聯網經濟是體驗經濟,產品即體驗也即品牌,然后再通過互聯網快速擴散,好比你用搜索引擎,通常不是因為看到某個搜索引擎的廣告,而是因為你的朋友在用。但傳統互聯網平臺通常難有“忠誠度”,用戶去留不過是因工具價值大小來決定,典型的就好比看網絡視頻,在那么多視頻網站之間,哪兒有得看就去哪兒,所以更多還只是“美譽度—知名度”。
小米呢?黎萬強指出其品牌營銷手法的“節奏”有點與眾不同:它的品牌成長路徑是“美譽度—忠誠度—知名度”。具體來說,小米和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先做出產品的“美譽度”,讓用戶知道小米產品好。但是接下來,沒有著急做“知名度”,而是先去培養第一波認可小米產品的用戶的“忠誠度”。小米直到在各種社區上認真維系核心用戶,贏得了眾多粉絲。
進入2013年也即創業后的第3年,小米才開始嘗試投放一點品牌廣告,擴大一下“知名度”。而此時認可小米的發燒友、信賴小米的粉絲已聚合起足夠的品牌勢能,讓投入推廣更有效率。
“對于一個品牌,知名度意味能讓用戶聽見,美譽度意味著走到了用戶身邊,而忠誠度則代表已在用戶心里。所謂的粉絲文化就是看你的品牌有多少忠誠的用戶。”這三個“度”,雖說只是排列的先后順序有所不同,卻隱藏著頗多值得人琢磨的學問和內在邏輯。
嚴格地說,小米的口碑營銷方式加深了商界對它的敬畏。當然,以“為發燒友而生”、“永遠相信美好事情發生”為開發理念的小米,并不貪圖利潤,也不貪圖“控制”用戶,而是貪圖用戶的“參與感”。小米已創建了商業史上精密而又先進的“參與感系統”,說它是“參與感系統”不僅僅是個比喻,而是真實的存在,一個由小米制定一切規則的別樣生存法則。這些相關細節,原本只是“傳內不傳外”,此時由公司內部人士和盤透露出來,難道不格外牽動外界的神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