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創始人雷軍預言“手機市場未來五年將是慘烈的五年”的話音剛落,在4月8日“米粉節”這天,小米就開始面對來自競爭對手的“攪局”。
同一天,華為、魅族啟動自己的購物狂歡“榮耀狂歡節”與“蜜蜂節”,針鋒相對的意味十分明顯,欲與小米分一杯羹。
和以往米粉節一樣,小米再次用刺激腎上腺素的方式實現海量銷售:小米官方數據顯示,在上午活動開場38秒時,首批整點搶購商品全部售罄;截至16點04分,米粉節總支付金額已經超過15.7億元,刷新了去年米粉節全天15億元和去年天貓雙11全天15.6億元的雙重紀錄。而截至18時48分,“米粉節”完成支付的手機出貨數突破190萬部,打破了去年雙十一天貓手機出貨總量1894867部的歷史紀錄。
從獨角戲到三國殺
以往的4月,是小米“造節”唱獨角戲,但從去年開始,華為加入戰局,啟動自己的榮耀狂歡節,矛頭直指小米。
為了和“米粉節”一爭高下,華為在“榮耀狂歡節”號稱要派發2億紅包,并拿出200萬部手機、平板及其他產品參與會戰,包括榮耀6Plus、榮耀X2平板、暢玩4X、榮耀6等,免預約開放購買。
華為還在今年打出了“國際牌”:此次榮耀狂歡節的促銷活動共涉及到18個國家和地區,跨越亞、歐、拉美等地區。
除華為外,魅族則聯手蘇寧啟動了“蜜蜂節”。
公開資料顯示,魅族手機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超越去年全年銷量;今年3月單月銷售量突破200萬部。在蘇寧的助力下,魅族副總李楠為“蜜蜂節”立下目標:魅族4月8日當天目標2億,在“蘇寧手機蜜蜂節”總銷售額突破5億。
但對小米而言,最大的競爭對手或許不是“攪局者”華為、魅族,而是小米自己。
面對米粉節的海量訂單,電商部門能否承壓?物流能否及時出貨?供應鏈是否能及時供貨?售后服務是否跟得上?這對5歲的小米來說都是挑戰。
小米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針對米粉節過億的PV訪問,小米團隊制定了100多項預案,進行了8次抗壓測試,并大量使用亞馬遜的AWS云服務,以確保米粉節當天系統穩定運行。
一個細節是,在今年米粉節開始前,小米工程師按照慣例舉行了燒香儀式,祈禱系統運轉順利;小米公司物流團隊員工也循例面對飛機、輪船、貨車燒了一炷香,祈求用戶訂單將會創紀錄。
為了備戰米粉節,米粉節當天小米客服約1800人團隊全員到位,從早8點一直服務到凌晨2點。小米客服團隊專門定制了米粉節服務貼士放置在每一個員工的電腦桌旁。
小米物流團隊在全國的12個倉儲配送中心、6個TVDC已經嚴陣以待,在4月8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發貨,并與物流承運商伙伴密切合作,進行不間斷提貨,增加中轉頻次,以實現產能和運力的最大化。
此外,小米物流團隊新招聘1300人,團隊總人數達到了2600人。在內部小米物流的各個倉儲中心將會進行各種排名評比,承運商建立了12個專門的項目組對接也參與到排名評比中,鉚足了勁要刷新去年米粉節物流服務的各項紀錄。而從米粉節當天起,小米售后在全國48個城市會推出“上門取件”業務。
手機業的生態競爭
米粉們狂歡的同時,在4月8日凌晨正式開啟的榮耀狂歡節也公布部分成績單:開場1小時訂單額3.5億元人民幣,截至15:30,榮耀全球訂單金額突破1.85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11.47億,打破去年榮耀在雙11創造的10.6億的紀錄。
事實上,盡管華為并不愿意把小米作為競爭對手,但小米的出現,確實給華為內部帶來了巨大震動,在市場上,兩個手機品牌也常常被拿來做比較。
華為終端CEO余承東曾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為是一家“競爭對手驅動型”公司,在B2B方面,愛立信、諾西等都扮演了“對手即能量”的角色,最終華為用長跑的姿態戰勝了對手,成功“登頂”。因此,即使華為內部很早就看到了互聯網做手機的巨大能量,但華為決策鏈太長,不能迅速反應,是小米的出現讓華為在組織上快速突破。
“短短3年之內就做成了2000萬部手機的銷售量,華為內部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原榮耀負責人劉江峰承認,小米的成功加快了榮耀獨立的步伐。
“手機行業的競爭恐怖得一塌糊涂。”雷軍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調研報告,2014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小米排在第一,占據12.5%市場份額,作為對比2013年的份額為5.3%,增長率為186.5%。排在第二的三星從2013年的18.7%降至2014年的12.1%;聯想和華為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位,分別是11.2%和9.8%,相比2013年都有小幅增加。
除了已有的傳統手機廠商等競爭對手外,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投資魅族5.9億美元,360聯手酷派再造手機,樂視即將發布“超級手機”,格力跨界造手機,當IT巨頭與家電巨頭們紛紛以真金白銀殺入手機市場,業內人士預計,國產手機的紅海競爭將涌現出更多打法。
不過,雷軍自認為小米已經從“手機的競爭”走向“生態的競爭”。
“過去大家看到的手機企業競爭,都是你出一新款我也出一新款,打得雞飛狗跳。今天我們導入的是全生態鏈競爭,就是在小米手機上應用、游戲適配得好,智能硬件可連接性好、配件比較多,這個產業鏈是完全不一樣的。”雷軍說。
雷軍曾對本報記者表示,手機企業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之后,將依賴生態鏈的成長,不再是賣一部手機,必須有周邊市場的可延展性,是全生態鏈競爭。
他強調,小米不是什么都做,只做三類共五個產品:一類是手機和平板;二類是盒子和電視;三類是路由器。這三個產品都是依照生態鏈在延展,所有設備、產品都與生態鏈高度相關。
雷軍在3月底透露,小米已經投資27家公司,未來目標是投資100家公司。
生態鏈競爭,短期看不到多大效果,但是3~5年內能看到。“現在生態鏈的變革才剛剛開始。”雷軍說。
瘋狂“米粉節”數據:
●活動開始8分30秒,已支付訂單金額順利突破1億元
●12點56分19秒,已支付金額破10億元
●16點04分,總支付金額超過15.7億元
●18時48分,完成支付的手機出貨量突破190萬臺
●20點44分,完成支付的手機出貨臺數達到20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