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華社的報道,目前蘋果正在起訴一家中國政府機構和一家中國國內的公司,其導火索正是蘋果的個人語音助理“ Siri ”。
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我們看到,手機硬件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我們好像又回到了功能機競爭的那個時代。會場上的各方為了在移動終端市場上更好的生存下去,也在手機產品外,推出了一些并不成熟的可穿戴設備產品,博取觀眾的眼球。
移動終端設備中,在蘋果引領的電容觸控手機上,尺寸越做越大,漸漸跟平板跨界溶合。而在谷歌挑起的可穿戴設備上,人機互動的方面,卻沒有哪一家能給出像當初蘋果推出電容觸摸屏手機時那樣的劃時代方案,并輕易為大家所接受。谷歌眼鏡,因為提供了所有可能的互動接口,有部分試用用戶在堅持使用外,其它的可穿戴設備中,不管是智慧手表也好,還是智慧手環也好,幾乎都是手機APP的無線映射,多數還是利用物理交互界面在操作,在終端用戶手里的使用生命周期,基本上不超過一個月,就被束之高閣。
蘋果的個人語音助理“ Siri ”,本來就想承擔類似電容屏互動界面革命的使命,只是暫時在智能喚醒、智能學習、智能互動方面,還遠達不到助理的層面。但是由于它沒有無線傳輸協議和物理交互界面的束縛,在靈活性、方便性、安全性等方面上的優勢十分明顯,在信息交互中更貼近人們的自然交流方式,還是被視為是比較完美的人機交互方式之一,并被蘋果計劃引入最近炒得火熱的 IOS FOR CAR中。
中國語音識別方面的軟硬件技術水平,在國際上,沒有像在其他工業領域一樣相差那么大,一旦在這方面找到人機交互上的突破口,掌握工業網絡的接入端口標準,那將會打破目前由西方主導的整個生產力的生產制造生態,影響到新一波工業革命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