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作為中國觸控產業的重要基地,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集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好像每個事物的成型都有其自身的發展歷程一樣,江西的觸控產業亦是如此,需要引入、進駐、整合等一系列的發展過程。
專業致力于空氣凈化工程設計的深圳市永盛旺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盛旺”)的總經理兼工程師羅秋平就是站在這一發展歷程最初期的那個“引路人”。
之所以這樣說,源于他曾經為江西引來了觸控行業的巨頭——歐菲光。羅秋平和歐菲光的蔡榮軍董事長有著不淺的交情,是歐菲光進駐江西強有力的引路人和推動者,首次提出在南昌發展觸控產業的重要建議,并付諸實踐,與蔡董前往江西進行實地考察。
“其實,對于觸控產業在江西播種并發展壯大,我所扮演的角色,還沒有到達拓荒者那么重要的級別,頂多只是最初的引入者和建議者。”在3月20日羅秋平在接受手機報記者的采訪時說。
就是這次看似不經意的建議,促成了江西現如今龐大的觸控產業。僅僅用了三年時間,江西光電產業就聚集了歐菲光、聯創電子、正星光電、合力泰等觸控廠家。隨著這些廠家的越做越大,逐步發揮龍頭帶頭效應,吸引了更多的觸控廠家進駐江西。保守估計,江西的觸控廠家已有近50家。現如今不僅僅是南昌,九江、新余、吉安、贛州等地,也相繼發展成為觸摸屏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勢力可謂是遍布整個江西省。
拓荒者的回報
在iPhone的帶動下,不僅推動了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觸摸屏行業的繁榮。據報告分析稱,2013年,國內全年電容觸摸屏產量約為7.8億片,出貨約7.4億片。其中,手機應用約5.4億片,手機廠裝機出貨約5.1億片。
作為大宗商品的電容式觸摸屏,跟其它光電顯示器件件一樣,加工技術來源都是來自半導體的生產技術。眾所周知,半導體器件的生產需要在凈化車間里進行,并且隨著半導體器件里面的線路精密程度的升級,凈化車間的凈化等級也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時候,凈化車間的凈化等級直接關系到新產品能不能生產出來,即使生產出來了,如果凈化車間的凈化等級不好,也會直接影響產品的生產良率。所以凈化室對于觸控行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于把握住了市場的脈搏,讓永盛旺迅速的扎根到了觸摸屏領域。
羅秋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與蔡董,很久以前就是好朋友,自從歐菲光成立以來,我們之間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無疑為永盛旺成功進軍觸控業提供了一條捷徑。
不僅僅是歐菲光,永盛旺還相繼與駿達、平波等多家觸摸屏生產廠家達成合作。不難想象,觸摸屏行業的興起,給其帶來了發展道路上的巨大前進刺激,也使其獲利頗豐,是其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本是觸控行業助力者的永盛旺,也自然地跟隨著觸控產業大軍來到了江西,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在江西吉安設立分公司,在規模方面,分公司的工業園占地面積達到兩萬余平方米;在技術方面 ,擁有專業從事凈化產品開發研制,凈化工程設計、施工的高素質團隊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可以說永盛旺進駐江西的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羅秋平當初提議觸控業進駐江西,可以說成就的是雙贏局面,觸控和他自己的雙贏。
客戶匱乏曾是創業瓶頸
以凈化行業作為創業切入點,對于本就是該方面工程師的羅秋平來說,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幾年間,依靠自己對此行業知識與技術的透徹了解,以及對凈化市場把控能力的逐步提升,公司發展規模日益壯大,現已擁有了自己的工業園,產品輻射范圍也已經覆蓋了深圳、吉安、蘇州等地區。公司也成功加入了中國電子學會潔凈技術分會,成為其中的重要成員。不僅如此,經過多年不斷地努力,已躍升為深圳品牌企業。去年更是取得了全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傲人成績。
但是,在創業初期,羅秋平也和許多創業者一樣遇到了許多坎坷和困難。“主要是客戶比較缺乏,這是最讓我傷腦筋的事情。”羅秋平說。
羅秋平回憶道:在20世紀末這個觸控行業還沒有誕生的時期,剛剛創建的永盛旺主要瞄準的是生物工程、醫藥以及食品等領域,主要為這些領域提供凈化設備。這些行業的性質本來就不同于觸摸屏行業。一方面,相對來說比較穩定,變數也很小,也不太可能出現大批同類企業持續出現或者集中突現的情況,需求量自然也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另一方面,從永盛旺自身所提供的產品來看,例如,風淋室、超凈工作臺、FFU、高效送風口等等,多數都是可以長期使用的,更換周期較長,這進一步說明,需求量上不去的原因。
正如羅秋平所說的,客戶少,加之固定客戶在一定周期內的需求量不多,產量提不上去,公司想要真正發展起來,必須要有所行動。正在羅秋平為公司的發展出路一籌莫展的時候,觸摸屏行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興起為他和他的公司帶來了希望。看準了觸控行業對凈化工程的極大需求,羅秋平果斷的做出了打入觸控行業供應鏈的決定。
后悔不懂資本運作
企業步入穩定階段后,大都會有進一步擴張的考慮,想通過擴大生產規模來獲得更大的利益。
談及擴大規模的話題,羅秋平透露出了后悔的情緒,“之前也有很多公司希望我們能夠給他們提供一些無塵設備方面的產品,但是當時我考慮的是一旦訂單接多了以后,接下來的生產壓力就隨之而來,先不說資本力量方面的短缺,工作多了之后,會比較累,不論是員工,還是我自己。”
羅秋平表示,當時他沒有想到借助銀行來解決資本短缺問題,這些手段在那個時候的他眼里,風險太大,他坦率地承認自己沒有賭一把的勇氣,以至于錯過了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