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對于許多觸摸屏廠家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在觸摸屏行業發展趨近飽和、行業競爭愈演愈烈、行業整體毛利率不斷下降等不利環境構成的大背景籠罩下,導致不少觸摸屏廠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甚至有些廠家更是遭遇了虧損。
但是,在地理環境上不占優勢的青島元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元盛”)卻在行業中站穩了腳跟,并逐漸做出了名氣。這是怎么做到的呢?帶著這個疑惑,4月24日,《手機報》記者特別采訪了青島元盛的副總經理劉剛。
青島元盛的副總經理劉剛
據劉剛介紹,青島元盛成立于2010年8月份,是華北地區最早量產的電容屏廠家,公司成立最初就定位于F型電容屏,準確地把握住了電容屏技術發展的趨勢,公司銷售額每年翻倍增長。2013年銷售額達到1.3億元,雖然受到整體大環境影響,但公司整體年度事業計劃順利完成。14年公司本著健康、持續經營的理念,將銷售目標定在1.6億元。
對于去年受市場整體環境影響,處境不算太好的青島元盛來說,想要在今年實現收入上的突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此,劉剛卻顯得很有信心,而且還立志在2014年將青島元盛送上G1F產量行業第一的寶座。
談及信心的來源,劉剛對手機報的記者表示,“青島元盛所生產的產品以優異的品質取勝,并且公司對產品開發高度重視,積極實施產業鏈整合并進軍新興產品行業。這一系列的舉措,就是青島元盛成為G1F產量行業第一的有力助推器。”
重視產品研發,2014主推G1F
據悉,青島元盛的核心管理層和技術團隊具有多年外資和海外工作經驗背景,研發團隊出自日本松下電子,生產團隊出自富士康群創光電、臺灣華碩等著名大廠。青島元盛引進日本、臺灣等先進生產和檢測設備,現有月產能3KK。優秀的研發團隊,給了青島元盛在產品質量與研發上極大的信心。
“青島元盛以質取勝,堅持品質第一,信譽為本,不會偷工減料、不以單純低價作為競爭優勢,在行業內贏得客戶的信任,獲得客戶好評,樹立了行業標桿。”劉剛表示,在產品研發方面,不斷推出在技術、成本上具有競爭力的方案,已在電容屏、鋼化玻璃等領域取得多項發明專利。如G1F、曲面貼合、OPS、納米銀、納米碳管,還與中國科學院達成技術開發合作,推出了性價比更高、高透光率、超薄的產品。2014年,將主推G1F產品。
據了解,G1F與OGS和GFF相比,在大尺寸應用上具有天然的優勢。
OGS方案由于架橋電阻與視覺識別的矛盾,靈敏度不夠,早已被三星、蘋果等知名企業放棄,并且OGS尺寸越大,靈敏度越差,在15寸以上觸摸屏上幾乎無法使用,由于架橋黃光工藝,成本方面也沒有競爭力;G1F與GFF相比,由于減少了一層ITO FILM和OCA層,不僅厚度更薄,透光率更好,成本更低,而且由于一層ITO可以做到玻璃上,方阻可以做到50歐,所以靈敏度比GFF更好。
劉剛透露,青島元盛的G1F產品已經接獲了惠普、英特爾、東芝、DELL、中國移動的訂單。合作伙伴包括有敦泰、M-STAR、新思、匯頂、賽普拉斯、日東、尾池、3M、LG、韓華等企業。不僅如此,2014年2月份,更是迎來了三星電子的第一次工廠審查,與著名手機公司NOKIA的合作也在穩步推進中。
劉剛對于實現青島元盛G1F產量行業第一的目標底氣十足,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此。
產品線垂直整合,多元化發展戰略
手機報獲悉,青島元盛實行從SMT、COVER LENS、SENSOR到曲面貼合的垂直產品線策略,實行內制整合,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生產。這樣的產品線結構能夠帶來什么好處呢?
劉剛介紹,“垂直的產品線,可以使青島元盛根據客戶不同要求,全面對應,不僅大大縮短了樣品及量產的交付周期,還在價格上更有競爭力。”
結合自身優勢,青島元盛還推出了多種競爭策略。比如,在COVER LENS方面,推出了2.5D、3D、藍寶石、拉絲效果的多樣化產品,供客戶多樣化的選擇。配合京東方、同興達等LCD大廠,發揮COVER LENS和全面貼合的優勢,重點推進On-Cell、In-Cell產品布局。針對于7寸以下中小尺寸電容屏,主推超薄GF和GFF方案與GG\OGS方案競爭,針對7寸以上中大尺寸電容屏,主推G1F方案。這樣有針對性的研發和改善產品,會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積極整合產業鏈的同時,青島元盛還在2014年大舉進軍新興產品領域,推行多元化發展戰略。
2014年,青島元盛會瞄準了智能穿戴和白色智能家電領域。在曲面貼合和藍寶石電容屏方面,與索尼建立了合作;在智能家居產品方面,與海爾、海信等傳統家電大廠配合,在空調、洗衣機、冰箱方面建立了合作。